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粮价稳定:成功抵御国际市场波动 /

中国粮价稳定:成功抵御国际市场波动

新华网南昌10月3日电(记者 林艳兴)10月1日,美国芝加哥农产品期价全线暴跌,玉米市场创下今年4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小麦市场当周5个交易日持续下行,大豆市场创下8月份以来最大单周下跌。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6月份以来的国际粮价暴涨可能已告一段落,进入调整,世界再次度过了一轮粮价上涨的威胁。

过去4个月,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主粮供应充足,价格平稳。继2008年世界粮食危机期间成功实现“世界粮荒、中国不慌”之后,中国再次续写了奇迹。

今年6月-10月,中国零售市场主要粮食品种价格保持稳中略涨态势。新华社农产品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显示,10月2日,中国零售市场籼米、粳米、特一粉、标一粉每斤价格分别为2.07元、2.42元、2.03元、1.73元,比6月2日分别上涨0.06元、0.12元、0.10元、0.02元,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10%-20%。

这一期间,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剧烈。由于俄罗斯8月5日宣布停止小麦出口,芝加哥期货交易所9月交割软红冬小麦涨停,触及23个月来最高位,比6月份上涨80%。次日,欧洲小麦价格也上涨12%。受此拉动,国际玉米、大米等粮食品种价格随后均迎来一轮涨势。

受严重高温干旱天气影响,今年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小麦产出大国农作物大幅减产。中国也相继经受了北方低温、西南旱情、南北方洪灾,全国夏粮七年来首次减产,早稻产量有所下降。加上宏观经济通胀预期强烈,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

粮食专家普遍认为,2008年世界粮食危机平稳度过了,今年中国粮市仍可保持平稳。只要国内外不发生大的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粮食市场供应将有可靠保障,粮价将继续在国家调控下稳中有升。

“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中国对世界的一个重大贡献,也体现了中国的负责任。”农业专家、江西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尹小健说,从接连两次从容应对国际粮价波动看,中国已较好地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中国粮食将近40%的库存消费比,远远高于国际公认17%—18%的警戒线。”南方粮食交易市场总裁助理熊学华说,这是今年中国粮食市场稳定的“定海神针”。

2004年起,中国相继取消了除烟叶外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等“四税”及各种附加,每年全国农民减负约1250亿元,人均140元;逐步推行直补、良种等补贴政策,力度逐年加大。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四项补贴1230.8亿元,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良种补贴实现全覆盖。

2005年,中国出台了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当年对全国500多个县实行财政奖励,2009年奖励产粮大县1000多个,资金达到175亿元。中央财政还完善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减少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资金,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转移支付力度,设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支持粮食产业。

通过努力,中国粮食产量连年增长。2009年,中国粮食播面16.35亿亩,比2003年增加1.44亿亩;粮食总产10616亿斤,比2003年增加2002亿斤。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从2004年起,国家还连年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为中国粮价应对国际波动竖起了一堵坚实的“防火墙”。目前,中国粮价已由2008年时的“国际洼地”悄然变身为“国际高地”。

熊学华说,2008年世界粮食危机时,国际粮价是国内粮价的2倍;而今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形势与2008年情形相反,中国大米、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价格普遍高于国际粮价,降低了国际涨价传导到国内的可能。

在世界粮食形势频繁波动的今天,中国经验也为世界提供了崭新的“粮食安全观”。

——在“工业发展”与“粮食生产”之间,“红线+底线”确保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对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如果粮食和农业出了问题,谁也帮不了我们。”目前,18亿亩的耕地红线、95%的粮食自给率底线,已成为共识。按照这一思路,中国先后实行了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发展农业科技。

——在“能源安全”与“粮食安全”之间,坚持替代能源“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一边是能源安全,一边是粮食安全,面对这道全新的课题,中国果断求解,坚持以“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开发生物能源。

——在“农民钱袋”与“国家粮袋”之间,创立“农民种粮食,国家买安全”思路。“谷贱伤农”,“米贵伤民”。粮价过低影响种粮农民收入,粮价过高又使消费者难以承受。从2004年起,中国实行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当市场粮价低于最低收购价时,国家委托符合一定资质条件的粮食企业,按最低收购价收购农民的粮食,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