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妈妈发愁:这是个有暴力倾向的孩子? /

妈妈发愁:这是个有暴力倾向的孩子?

讲述者:Lucy(化名),几年前移民加拿大,来自江南某城市,现就职于多伦多某公司。

子女教育,对于大部分移民家庭来说简直就是头等大事了。多少做父母的舍弃国内的闲适生活,漂洋过海到异国从头打拼,还不都是为了孩子?

这对我虽然是个比较遥远的事,但在生活中依然无法避免地要接触到一些问题,还是比较感慨的。

中国家长们大多接受的是中国式教育,很多人会有“深受其害”的感觉,总觉得自己是在强制和压抑中长大的,因为中国式教育是填鸭式的应试教育,一方面不利于小孩的心理发育,另一方面也会造成所学的知识脱离实际。而在他们眼中,西方教育不压抑小孩的个性和思想,给他们更多的空间去自由发展,教学方式灵活,寓教于乐。

所以,他们觉得如果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应该会比较轻松,而这种尊重孩子天性的教育氛围,也让孩子能很快地接受和融入其中。

但其实,事情往往并没这么简单。尤其对曾在中国上过学的孩子来说,东西方教育的碰撞所带来的不适感,可能不是短时间内就能磨合好的。

儿子又闯祸了

还记得我来多伦多的第一个房东家庭,夫妇俩都是高学历,但一直都没找到专业工作,只好在工厂里打工。不过,他们用带来的积蓄在一个好学区买了房子,原本以为儿子在这里读书应该不至于很操心,但没想到问题更多了。10岁的儿子经常被同学欺负,学习也受到了影响,他们去找老师投诉,老师却每次都跟他们“告状”,说他们儿子只知道读书,太不合群,不Popular,所以才会被同学排斥。

可他们跟儿子说,那孩子委屈得很:我很乖啊,为什么说我错了?他们也挺难受的,孩子虽然确实天生比较内向,但在中国老师眼里一直是个好学生,没想到在这里,不Popular居然也成了缺点。

一直到2年后我搬走,这个小男孩得到的老师评语依然是:不Popular。其实我也比较困惑,内向型的小孩如何做到Popular?还是这种性格的小孩在这里必须“转型”?那不也是变相地压制了天性吗?

不过,这次故事的主人公Lucy,她儿子Mark(化名)的性格却正好相反,非常外向,但在学校的境遇却和上述那孩子差不多,同样不招老师和同学喜欢。

Lucy告诉我,Mark就快12岁了,刚刚上初中。他很喜欢交朋友,脾气也很好,喜欢说话。“他爱说话爱到什么程度呢?上课不举手就发言,老师很不高兴。”Lucy无奈地笑了。

而其实,这不算什么,比起他的那些“暴力”事件来说。尤其是前几天的一个下午,Lucy在办公室里接到了Mark老师的电话,原来Mark又在学校里闯祸了。打电话的老师语气非常严厉,并且警告说如有再犯,就要Suspend了。“那一刻,我突然有种万念俱灰的感觉。”Lucy叹了口气。

她匆匆赶去学校,找老师了解情况。老师说,Mark用铅笔戳一个同学的后背,都戳破皮了,情节很恶劣很严重。学校决定,让Mark停学一天,好好反省。

可Mark的说法是,这就是个Game:他和那个“老外”同学在课间休息时闹着玩,两个人互相戳着玩,闹着闹着那个同学的笔掉到了地上,他就弯腰去捡,而这时,完全沉浸在“打斗”状态中的Mark就趁机戳到了他背上。但当时,Mark马上说了对不起,两个小孩当场就和解了。不过,被老师看到了,这问题就大了。

听了儿子的“堂上陈述”,Lucy在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气。但可能正是因为她的表现太平静了,老师很不满,“老师很严厉地问我是否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问我有什么情况要交待的吗。我听出来了,她的意思是想知道Mark是不是‘惯犯’,是不是有‘暴力倾向’,是不是需要接受专门的教育。”

老师的怀疑让Lucy很难受:“儿子居然和‘暴力倾向’扯上了。Mark真是一个‘暴力’小孩吗?我不觉得,但为什么他老是闯下类似的祸事呢?”

比如,Mark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生病了,Lucy去学校看他,老师就告诉她,Mark最近又犯错了,他在楼梯上用Pizza打同学。可小家伙的解释是,他觉得那天带的Pizza特别好吃,下楼的时候正好看到有个关系不错的同学在上楼,他就把Pizza扔给他,想让他吃。结果那个同学误会了,而正好也被老师看到了。

需要磨合多久?

这几天,Lucy一直都在想这些事,她觉得似乎可以理解儿子的行为:在中国,小朋友之间打打闹闹很平常,Mark已经习惯了,但在这里,非常忌讳人与人之间的身体接触,学校更不允许孩子们身体有碰撞。而这些,Mark很难心领神会,仅仅靠管制,似乎很难从意识上根除。

Mark在中国上了幼儿园,读了小学一年级,二年级开始到这里,Lucy发现,自己的儿子是个自信和固执的小孩。自信表现在,他觉得老师讲的很多东西他在中国都学到了,老师让大家做题,他经常当众就说出答案。也正因为自信,所以他觉得自己在学习上的观点都是对的,所以在做Team work的时候,他会坚持自己的答案,不断去纠正别人的,显示自己比别人强。如果别人不听他的,即使是大多数人都反对,他也会固执下去,甚至会干脆不做作业了。

这种固执狂妄让同学们很不喜欢,所以老师一直跟Lucy反映,Mark和同学相处不好。

但他真的是个“暴力”“强势”的小孩吗?Lucy真不同意。她说,Mark和小朋友闹矛盾,过一会他自己就好了,就会嬉皮笑脸地去找人家,套近乎,拍拍肩膀什么的,而这却会让人家更烦他。他没想到会这样,会很委屈。可在中国的时候,他的朋友很多,大家都喜欢他。

来加拿大的第二年,Mark就被老师推荐去考Gifted Program,得分还特别高,从三年级就开始上Gifted班,虽然有些偏科,但Lucy对他的学习并不太担心。

中国家长有点头疼的早恋问题,Mark似乎也挺让妈妈省心的。他好像比较晚熟,小学快毕业时,有一次他才突然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诉妈妈,他有点喜欢一个女生。还在毕业照上指出来给妈妈看。Lucy以为会有“下文”,但却再也没听他提什么了,看来是不了了之了。

今年9月新学期开始前,要到新学校读初中的Mark跟妈妈说:第一个月我一定要好好表现,给大家留下好印象,因为如果一开始印象不好,别人就不会喜欢我。以后再怎么想变好,都很难……

这番话让Lucy很欣慰,但没想到,开学第二个月就出了这档子事。

“老师跟我说,有些问题需要孩子自己去意识到需要改正的必要性,才会真的改正。我一直在等着这一天。”

小Mark,希望你不要让妈妈等太久。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