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更多移民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更多移民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加国移民部长日前宣布加拿大在未来数年将大幅增加移民数量,从目前每年大约22万增至30万左右。而这个30万大致相当于加拿大每年可增加总人口的大约百分之一。尽管英文主流媒体批评这个计划“既无细节,也无新意,还缺乏任何资金方面的承诺”,但在以移民为基本国策的加拿大,这一举措还是引起了加国各个社会层面的不同反应。

笔者供职的公司不大,职员们却来自四面八方,有的自己本人就是移民,有的则是移民后裔:美国、西班牙、波兰、俄罗斯、意大利、乌克兰,还有个黄皮肤的中国人。前天与祖籍意大利的同事共进午餐(不是那种宴会式或公司提供之工作餐,而是他拿出一个自制的三明治和一大包蔬菜,我拿出自家的鸡蛋青豆炒米饭,所谓共进不过是恰好同一时间在同一地点而已),随便聊聊政府最新的移民计划。想不到一向温文尔雅的白人朋友竟然一下子激动起来,大声指责移民部长是白痴,移民部官员全是一帮浪费纳税人钱财且养尊处优的混蛋。

他的观点说来也简单,移民来得太多,不仅抢了本地人的饭碗,抬高了房价和物价,还到处打黑枪,弄得大伙提心吊胆;八九成的恶性案件基本都是移民所为,他强调说,“你们那个可爱中国小姑娘的失踪案件就是如此”;更令人担忧的是,按他的说法,不少恐怖分子借移民名义来到加拿大,埋下了巨大的社会隐患。他的慷慨激昂与用词刻薄使我这个头上还戴着新移民帽子的中国人颇为难堪。但这就是老外的可爱之处,怎么想的就怎么讲,该讲的就讲,不管你听了是否受用。

无从知道他的观点在当地人中有多大的代表性,但就笔者所知,无论是加拿大还是美国,对国际移民的利与弊已经争论了好多年了,两国的移民政策也是反反复复,不断改变与调整。这里面最大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民主国家所奉行的自由理念与实际利益之间的冲突。而美加之间的区别在于:美国利用世界上运作最为有效的人才吸纳机制和最为优厚的福利待遇在过去整整一个世纪中将全球最优秀的人才网罗到新大陆,同时移民政策的不断改变诱使发展中国家(尤其亚洲和拉美)合法与非法移民大量涌入,加上后者正处旺盛生殖阶段,美国不仅没有劳动力缺乏之虞,而且还逐渐形成了高中低科技人才兼备、熟练半熟练技术工人与非熟练一般劳动力皆有的合理结构。

反观加拿大,地盘比南面邻居还大(固然可利用国土面积不如后者),但总人口仅及美国(今年7月估算为2.95亿)十分之一。尽管全球范围内加拿大是接受移民的模范,把国门打得大开,对难民也是最宽容大度的一个,但据官方说法本国仍有百万劳力缺口。不仅本地加人,尤其身怀一技之长者如工程师、医生、教师、护士等不断“雁南飞”,连不少的技术移民也借移民加国之名乃行“暗渡陈仓”之实 -抓住机会就往更富有、更温暖据说也更开放的山姆大叔家里跑。

另一方面,加国移民在生育方面的表现与移民接受国的期望相去甚远,也让自以为具有远见的政治家与人口专家大跌眼镜:原指望引进的不仅是年轻力壮的劳力,而且还寄希望于移民所具有的生殖潜力。但今年加拿大统计局有份资料显示,移民并不比当地人生更多的孩子,也没有更强的生育意愿。原因其实简单不过:找工难、学习忙、打工累、生存已属不易,不想再添个新的麻烦。等到语言说顺溜了,工作有点安稳感了,房子车子都弄齐整了,无奈生儿育女的黄金季节已经错过 - 用咱们中国人的说法,“牙齿好的时候没有豌豆吃,有豌豆的时候牙齿已经不行了”。

再套用毛主席一分为二的观点,世间很多事情的发生都会产生得益者和失利者:股市起伏、利率变化、房价涨落,一项政策的变化或计划的实施也会牵动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更多移民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私下揣摩身为移民的我们可能也是各有各的想法:如果已经安稳了,也许会无所谓;要是还过得去,也不想多关心;比较极端点的两种情况可以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谁在那儿暗地高兴呢?其直接受益者包括政府有关部门、航空公司、新闻媒体、房地产商及中介经纪、金融机构、移民律师与公证、车行与汽车教练、职业培训与中介机构、还有房屋出租户等等;间接受益者更是一个长长的名单,涉及一系列商业与服务业部门,即使一家小餐馆、一个华人超市、一家理发店或者录像DVD出租屋都或多或少从中受益;还有隐性的,比如增加某一种族的声音,一不小心多了一个可以交往的朋友,诸如此类。

谁在那儿暗地发愁呢?如果你还没有稳定工作,生怕大批新来者构成了职场上的威胁;特别是新来者具有和你相似的背景(比如语言和专业)但比你更为年轻更为勤奋;也许你还没有安家置业,担心不断涌来的新移民不知不觉中抬高了房价,让你辛苦打拼、来之不易的加元无形中缩水;可能你的孩子正在念书,担忧子女在未来求职路上增添了竞争对手;虽然你衣食无忧,但害怕移民太多使得购物要排长队、坐地铁象在北京一样拥挤不堪、或者冷不丁从暗处冒出个歹徒欲行不轨 ....

我们有理由高兴,也有理由发愁,但是我们应该为新来的移民们设身处地想一想:想当初我们自己作出个移民决定多不容易!中断蒸蒸日上的事业,不顾可望又可及的辉煌前程,告别朝夕相处的亲朋好友,离开生于斯养于斯的熟悉环境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睡梦中正与要好的朋友谈笑风生,醒来时却是窗外的落叶与呼啸的北风,无边的寂寞与孤独不请自来、挥之不去;一切都要重新开始,而对前途却是一片迷茫。

尽管技术的发达与媒体的高效率使得人们对加拿大的移民生活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不少人对枫叶之国完全不是遍地黄金心知肚明但仍然照来不误。人们由于各种各样的动机与五花八门的原因还是要走出去,还是要迁移。或许是“人以出为贵”的传统在作怪;或许是“树挪死,人挪活”的观念还有残余影响,人们怀着一个又一个梦想,怀着追求美好生活-更好生活的愿望,虽然背井离乡,两眼茫茫,但是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我劝高兴者别光顾自己高兴,我们要想方设法、力尽所能去帮帮他们,为他们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而不是漠不关心只顾自己挣钱,更不能唯利是图而以哄骗手段欺负新来者,以便让他们顺利成为这个移民大家庭之一员;我也奉劝忧愁者莫太发愁,我们有责任告诉他们各人所经历的坎坷与曲折,让他们别重蹈复辙,再去重演以前发生过的人生悲剧或重犯我们已经犯过的大小错误,我们要和他们一起增强少数族裔的声音,让政府议员们更为善待我们,也让本地人不要小瞧了我们,只把我看作麻烦与噪音的来源。

俗话说,“在家时时好,出门处处难”,也有流行歌词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我劝大家都帮衬一点,多理解一点,大伙儿出门在外均不容易。再说,加拿大不只是你的,我的,或者我那位白人同事的,加拿大是大家的,既然来了,我们是一家人。

(李慕蓝)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