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留学中介市场咋这么乱? /

留学中介市场咋这么乱?

《南方日报》 28 日的报道《拿签证惹来大堆烦心事》引来不少“烦心人”,其中有自己想办出国读研究生的在职工作人员,有为孩子办出国读本科的家长,甚至还有两位家长是为孩子办赴新西兰读中学的。他们各自向记者讲述了在办签证过程中碰到的种种不顺心、奇怪的事,感觉留学中介市场的确存在不少问题。

为此,《南方日报》记者梅志清走访了数位圈内人士及有关部门负责人。

据了解,1999年,教育部、公安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了《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明确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一定要经教育部和公安部进行资格认定,才可办理企业登记注册手续,并且要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备案。随后,两次对全国的中介公司进行了资格认定,对这个市场进行了一次大清理。

广东在这两次资格认定中有8家公司获得通过,其中广州市5家。也就是说,整个广东省只有这8家公司双证(资格认定书和营业执照)齐全,可以经营这项特许业务。

近几年来,不少机构其实暗地里都在从事留学中介服务,他们中间有些是有营业执照的公司,但没有做留学中介的经营权,于是打著专业咨询、技术签证讲座的名义,偷偷做留学中介;有些根本就是“地下公司”,几个人利用各种关系拉“散客”,做一个算一个,各显神通;有些则是外商代表机构违规从事出入境中介业务。

这些非法经营留学中介的公司虽是暗地操作,广告却做得不少,利用各种手段、采取各种方法吸引消费者。

其实,《南方日报》 28 日报道的这家“中心”属于双证齐全的正规公司,而且据说做这项业务已有不少年头,在行内信誉还是可以的,在这件事情最后的处理上也表现得不错,但是,为什么会在办签证过程中出现那么多枝节,让家长学生们烦不胜烦呢?就是公司虽然正规,也有越轨之举,特别是忘了开门做生意最根本的东西:诚信。

据圈内人士说,“中心”与北京公司的这种项目合作方式其实不少公司都是这样操作,毕竟有些生意只有一方不可能做得过来,需要一个合作者。但是,既然你收下了消费者不菲的中介费,你就应该对所有事情各个环节负责任。在这起争执中,“中心”起码应该对德国学校的情况、对北京公司的情况之前都要充分了解,以确保消费者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

有人说,非法经营公司是这个留学中介市场的一个黑洞,但正规公司的越轨操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小,不能不正视这个问题。因为是正规公司,消费者非常信任,前来办理业务的也特别多,在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时,几乎是公司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是什么就是什么,如果公司在其中有什么越轨操作,那么,受伤害的总是无辜的消费者。

做留学中介的人都知道,在签证的过程中有很多不定因素,难免各种变化。但为了引诱消费者报名,拿到高额中介费,“中心”刚开始的满口承诺就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到时事情办不成,就只好出尔反尔,丢失诚信。连正规公司也采用这样的伎俩,不能不让人警惕。

现在,对留学中介市场虽有教育、公安、工商三个部门进行监管,可监管的力度还不够大。

例如,对非法留学中介的问题,虽说各部门也曾联手大规模打击过,取缔了一些非法中介,可还是一年半载地来一次,时间间隔比较长,不能做到发现一个取缔一个,威慑力还不够大。

再例如,到目前为止,这个市场还没有一份统一、规范的合同文本,也没有一个可参照的相对的收费标准。不少圈内人认为,这个行业的确特殊,情况也纷繁复杂,很难订立一个统一的收费标准,应该按市场规律来调节。但这种调节,前提必须是这个市场是规范有序的,没漏洞可言。在现在这种状况下,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有关部门就应该加强监管的力度,把这方面的政策法规健全起来,管理工作抓起来。目前这个市场可遵循的政策法规主要还是1999年7月三部颁布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广东也出台了一个实施细则,然而对这个市场新涌现出来的问题,对一些较为隐蔽的问题,还没有充分涉及,监管力度不够。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