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香港惧怕:国际角色变了未来走向何方? /

香港惧怕:国际角色变了未来走向何方?

作为中西交流的桥梁,“东方之珠”曾经拥有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然而随着中国的崛起与开 放,香港所扮演的中转功能弱化,从前的优势正在悄然消退。香港未来将走向何方?学者丁伟认为,香港对内地依赖增加意味着其“中国性”正在增强,但“中国性”与“国际性”并非此消彼长,香港应该继续发展自己的国际优势,才不必整天惧怕被上海或者其他内地城市超越或者取代。另一位本地学者沈旭晖指出,香港可以善用“一国两制”的模糊性,去做一些中国内地不方便做,而又有利于国家的事情。

香港教育学院管治与公民研究中心联同通识教育事务处举办的“人文香港”系列讲座,昨天首次开讲。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教授丁伟和香港教育学院文理学院副教授沈旭晖博士,围绕“香港百年的国际角色:有无之间”这一主题,与香港教育学院管治与公民研究中心研究员洪清田博士对谈。

丁伟指出,回归以来,香港对内地的依靠越来越强,作为中国内地“门户”的作用也在逐步消退。回顾1998年,香港的外来投资者,半数以上来自美日欧,只有少数来自内地;而今角色互换,半数以上的外来投资者来自内地。经济领域之外,其实香港在各个方面的“中国性”都在不断增强。

在这样的背景下,香港的“国际性”是否在减弱呢?丁伟认为,“中国性”与“国际性”并非此消彼长,完全可以双头并进。香港应该继续寻找并发展其国际优势,只有这样,才不必整天惧怕被上海或者其他内地城市超越或者取代。

他说,香港面临两大问题:第一是香港在中国怎样定位?第二是香港在世界可以扮演什么角色?可惜的是,回归以来,香港的政治和经济精英并没有好好思考这些问题。香港政府虽然提出发展六大优势产业(包括检测认证、医疗服务、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环保产业、教育服务),然而尚未能有效地落实推进,以至于香港仍然缺乏长远规划,没有对未来的清楚愿景,感到前途茫茫。

沈旭晖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香港的角色转变。他指出,《基本法》赋予香港一定的涉外权限,其中第151条指明:“香港特别行政区可在经济、贸易、金融、航运、通讯、旅游、文化、体育等领域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单独地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关系,签订和履行有关协议。”

他说,上述涉外权限,为香港在涉外关系上留有不少“灰色地带”,发展港台关系或展开保钓行动等,都可以利用其中的模糊性质有所作为。再比如在中外关系上,香港也可以作为不错的“中介”发挥作用。另外,香港的警队和海关一直可以独立与国际交往,这使得香港在国际反恐和打击洗黑钱方面,得以扮演重要角色。9.11后,美国成立货柜安全计划,参与单位不是国家而是港口,香港同意加入,成为中国境内唯一开放予美国检查的货柜码头。以上种种事例都证明,香港对于中国内地和世界都在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沈旭晖认为,香港可以善用“一国两制”的模糊性,寻找空间去做一些中国内地不方便做,而又有利于国家的事情。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