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今年加国食品价格全面上涨5%至7% /

今年加国食品价格全面上涨5%至7%

(本网综述) 受全球粮食价格上升的影响,今年本国的食品价格也将面临全面上涨。据本国经济学家近日的预测报告,今年本国食品的平均涨幅为5%到7%;而某些商品价格的涨幅更可能高达百分之十几甚至更高。一个每月花费400元左右购买食品杂货的中型家庭,一年可能要多付340元。

国民经历食品价格连续上涨

早在去年,本国居民曾经历过某些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据联邦统计局的数据,去年一月至今年一月,本国食品总体价格上涨2.1%,几乎与总体通胀率一致。然而,某些食品如小麦、玉米、糖和蔬菜油价格却上升了50%到100%,几乎创下新的纪录。同时,去年糖类的价格也上升10.7个百分点。糖是重要的食品加工原料,会在长远影响很多食品的价格。

除了去年累积的涨价因素,今年全球作物收成不佳、经济复苏的推动都是导致食品杂货价格上涨的原因。

更糟糕的是,北非及中东的紧张局势、将油价推至新高,对升势旺盛食品价格又是火上加油。油价飙升不仅推高农作物及食品的生产及运输成本,而且会鼓励农民缩减种植原本作为食物的农作物,转而种植可以提炼生物燃油的作物(如玉米),而这将进一步拖累粮食供应、推高食品价格。

本国的经济学家表示,今年的食品涨价将比去年更广,从谷物、肉食、蔬菜,到油类、糖类,再到啤酒、咖啡,无不大幅加价。

满银 (BMO Nesbitt Burns)副首席经济师波特(Doug Porter)指出,本国食品涨价只是时间问题,居民在超市货架上将看到越来越多的食品标上了新的、更高的价格。根据他的过往经验,食品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大约要用9到12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全转嫁到超市货架的食品上。他据此预计,年底前本国居民会看到上升速度快得多的食品价格通胀。

波特还指出,目前全世界都没有经济危机的迹象,不存在拉低食品价格的因素,所以这次的涨价有可能会比2008年食品价格触及纪录新高时持续更长时间。

成品食品价格随之上涨

为了应对成本增加,本国众多的食品公司也相继宣布涨价。烘焙食品公司George Weston Ltd上周表示,其产品从4月1日起涨价5%。如果成本继续上涨,公司可能在年底之前还会涨价。

肉类和烘烤食品枫叶食品公司(Maple Leaf Foods Inc)也称,由于制作面包的面粉价格和在即食肉类食品中使用的猪肉、牛肉和鸡肉价格上涨,公司会在3月底将新鲜烘焙食品每单位价格上涨20%。枫叶食品去年底已经上涨冷冻烘焙食品价格,并预计在今年下半年还会进一步涨价。

本国的快餐店如麦当劳也表示,将通过涨价来抵消不断上升的成本。

此外,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本国居民最常喝的饮料——咖啡和啤酒的价格也将面临上升。Tim Hortons曾上月表示,由于咖啡豆价格目急升至去年6月水平的两倍,本国消费者不久之后就要付更多钱购买咖啡。事实上,Tim Hortons在美国分店已经将咖啡和烘烤食品价格上升三个百分点。

咖啡豆价格飙升

由于可酿酒的大麦收成欠佳,明年此时市民的上酒吧饮酒将要“大出血”。据悉,加拿大是全球最大的大麦出口国。去年夏天,西部地区气候潮湿,对收成造成严重影响;与此同时,作为世界第2大大麦供应国的澳大利亚也遭受洪水侵袭,大量大麦作物被摧毁。虽然加、澳两国今年仍取得大麦丰收,但是其中很大部分已不适合制造酿啤酒所需的麦芽。

经济学家指出,麦芽短缺势必推高其价格,而将导致酒吧及啤酒店的麦芽类酒变得更昂贵。不过,由于多数大型酿酒厂与供应商签订期货合约、锁定价格,涨价潮预期要到明年初才会来到。

超市竞争令安省加价潮延后

令消费者欣慰的是,由于超市之间的激烈竞争,以及加元坚挺令进口商品价格降低,本国普通居民至今尚未感受到明显的食品价格上涨压力。然而,随着时间的过去,居民会发现越来越多的超市加入了涨价的行列。

据悉,在本国、特别是在安省,连锁超市Loblaw、Metro和Sobeys的母公司Empire Co. Ltd.三者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而其他零售商,如Zellers和Shoppers Drug Mart,也在增加食品的供应,加入超市的竞争战。同时,美国的沃尔玛(Walmart)还计划今年在加拿大新增40家卖食品杂货的新店铺,这些都将打压食品的涨价潮。

加拿大独立杂货商联盟(Canadian Federation of Independent Grocers)总裁兼行政总裁斯科特(John Scott)表示,竞争意味着食品杂货店会尽量延迟将制造商的价格上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零售商会尽量降低成本以跟上竞争者的价格,但可能会减少折扣商品。

面对食品价格全面上涨,普通市民只能采取适当策略降低影响,包括有计划地购买食物、注意减价信息、多用优惠券、减少外出就餐等。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