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美国抛弃台湾论为华府学术圈投下炸弹 /

美国抛弃台湾论为华府学术圈投下炸弹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关係学者格拉瑟(Charles Glaser)在今年3/4月号的《外交事务》期刊中,提出「美国抛弃台湾」观点,再度为华府学术圈投下震憾弹,引爆美国对华政策新一回合的论战。

类格拉瑟观点不乏先例

格拉瑟认为,美国需要重新审视盟友的重要性。日、韩这两个盟友是重要的,但台湾与其他美国盟友性质不同。首先是北京政府坚持的对台拥有主权的「不可谈判性」,其次是华府和北京对台湾现状的看法不同。所以,随着中国核武能力的发展,美中如果不选择「外交解决」台湾问题,双方核战的风险就越来越高。要想避免这一危险境地,美国只有放弃台湾。

事实上,类似的观点在美国学界已不乏先例,这一两年更扩及到军方与外界圈,自然更让台北不安。2009年1月29日在乔治华盛顿大学举行的一场两岸关係新发展的研讨会中,美国学者沙特(Robert Sutter)唿吁欧巴马政府进行对台政策检讨,除了讨论如何帮助马英九政府强化对北京的谈判筹码,美国也应考虑,万一台湾决定和中国走在一起,美国应放弃台湾。

2009年9月17日,已经成为美国私募股权基金AEA ASIA董事长的前参谋首长联席会议副主席欧文斯(Bill Owens)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指出,军售台湾并非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好办法,只有美国放弃《台湾关係法》与对台军售,就能改善美中关係与解决「台湾问题」。

2011年4月1日维吉尼亚大学密勒公共事务中心的一场学术研讨会上,前美国驻北京大使与美国太平洋军区总司令普理赫(Joseph W. Prueher)表示,他很瞭解马英九总统与大陆谈判时需要以实力作为后盾,但是台湾的实力是民主与经济,而不是军事,建议美国应全面检讨《台湾关係法》与对台军售。

波特兰州立大学玛克哈特费德政府学研究所助理教授基列(Bruce Gilley)在2010年1/2月号的《外交事务》期刊中则指出,美国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继续武装台湾、担任其保卫者而对抗崛起的中国,或是让台湾人民自行抉择未来??最好是让台湾走向芬兰化。

反映多元观但站不住脚

其实,他们的许多论点并不完全站得住脚,只是反映美国多元观点中的一小部分而已。首先,沙特说,万一台湾决定和中国走在一起,美国在这个情况下可以不要台湾。问题是,台湾如放弃美国,在理论上不无可能,但安全上的代价将会太高,不啻是政治自杀。

欧文斯则显然未认清「台湾问题」的背后,是中共一直不愿放弃武力。何况,随着职务的转移,他是否代表美国政府利益的观点,已不无疑义。

基列提出「台湾走向芬兰化」的观点,似乎有点时空错乱与一厢情愿,更忽略了两岸政府与人民的多元看法。

格拉瑟说,美国不应夸大「中国威胁论」,但美国一旦「抛弃台湾」,台湾自然成为中国大陆突破第一岛链的前进军事基地,亚太各国将会更直接感受到中国的威胁。

最后,普理赫既然瞭解马英九总统与大陆谈判时,需要以实力作为后盾,就不应主张全面检讨《台湾关係法》与对台军售,而应建议强化该法的执行效果,让台北更有信心与对岸谈判。

所幸从规模、内容、凝聚程度以及是否主流来看,这次美国对华政策新一回合的论战,显然未若1966年中国政策大辩论。但是,台北若掉以轻心,或是华府挡不住北京的金融压力,这场论战却也足以为台湾带来困扰。

(作者为淡江大学美洲研究所教授)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