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道歉背后的博弈:给足面子,保住钱袋 /

道歉背后的博弈:给足面子,保住钱袋

加拿大道歉既给足华裔“面子”,又保住了自己的“钱袋”。

渥太华时间6月22日下午3点,加拿大联邦政府总理斯蒂芬•哈珀通过电视直播,用夹生的广东话念出“加拿大道歉”五个字。对于这个移民国家曾经歧视华人的 历史,保守党政府给全加华人一个迟到的“补偿”:正式道歉,并支付在世的“人头税”苦主及遗孀每人2万加元(约14.5万人民币)的赔偿金。

自1983年马德伦(音译)要求政府为其当年交的500加元“人头税”给个“说法”开始,华人社团内部,加拿大各政党以及华人社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就从未 停止。对于这次结果,温哥华的《大华商报》社长、加华创业企业协会会长马在新先生向《新民周刊》表示:“尽管赔偿数额不多,‘人头税’后代也没有得到赔偿 金,但大多数加拿大华人对此结果比较满意。”

“枫叶之国”排华史

众所周知,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但在其移民历史的长河中,并没有给所有移民以同样程度的欢迎,华人所受的待遇非常不公正。

华人踏上加拿大的土地可以追溯到1788年。但第一波移民潮是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数千名华人来到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BC)省南部淘金。

1871 年,BC省加入加拿大联邦。作为加入的条件,联邦政府允诺建造一条横贯全国的“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把东部大西洋海岸地区和西部太平洋海岸地区连接起来。 由于施工条件恶劣,铁路直至1880年才正式开工。当时BC省尚未真正开发,当地除了印第安人就只有为数不多的欧洲移民,华人劳工就成了铁路的主要建造 者。1881年至1885年间,先后有1.57万名华工参与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其中4000多人客死异乡。1885年7月29日太平洋铁路终于完工。

从1885年开始,加拿大政府对入境华人强征“人头税”,数目从50加元一直涨到500加元,后者相当于中国劳工两年工资。约有8.1万名中国移民遭受这 种不公正待遇。1923年废除“人头税”后,加拿大政府又在同年7月1日通过《排华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从1923年 到1947年法案被废除的24年间,只有50个中国人获准进入加拿大,主要是商人和外交人员。

加拿大是效仿强大邻居的“立法排 华”。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有史以来第一个明文排斥单一种族移民的歧视性条文《排华法案》 (Chinese Exclusion Act of 1882),禁止华工入境,拒绝外籍华人取得美国国籍。华人是美国历史上唯一曾被国会及联邦政府立 法排挤和禁止移民的民族。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皆为二战轴心国,但美国并未立法严禁这3个国家的人民移民美国。《排华法案》直到1943年才被废除,因为美 国加入二战,成为中国盟军。

对于当时加拿大政府的这一歧视政策,马在新先生认为主要出于经济因素和白人的心理抵触情绪。在修筑完 太平洋铁路后,很多华人希望能够留在这个国家。但他们在当时的白人眼中,是“落后、卫生条件差、难以同化”的人种,且华人社区存在的赌博、吸鸦片等恶习也 让主流社会非常不满。更重要的是,华人对工作报酬的要求远远低于其他移民,无疑是和当地人抢饭碗。

尽管加拿大对华人的不公在1947年画上句号,但华人的伤痛并未停息。马在新说:“华人社会一直都在议论此事,但白人主导的主流社会却很少提及。歧视毕竟是歧视,即便这是当初的一种政策选择,但也不够人道。”

1983年,马德伦(音译)对温哥华下院议员玛格丽特•米切尔提起自己当年的不公待遇。翌年2月,米切尔议员向下议院提交要求偿还“人头税”的议题,至此引发全加华人向政府“讨说法”的活动。

给了面子,保住钱袋子

成立于1980年的全加华人协进会(CCNC,又称“平权会”),在代表华人社会与政府交涉方面表现十分积极。从1984年起,平权会为人头税及排华法反 复向联邦政府提出平反、赔偿和道歉等要求。他们组织各区社团开会收集受害人资料,向其他的组织及有影响力的人寻求支持。他们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言论,出版相 关的刊物,去学校举行展览,并在相关的纪念日组织游行。

在马在新先生看来,平权会要求政府正式道歉,并给所有“人头税”苦主、遗 孀及其后代予以经济补偿,“这样比较激进,毕竟赔偿金是花现在纳税人的钱对前人的不妥政策负责。”他表示,任何一个执政政府,无论是自由党或是保守党,都 不愿对此进行大量赔偿,否则其他族裔也会“如法炮制”,会给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

事实上,曾经遭受不公待遇的不仅仅是华人移 民。非英法移民,都或多或少受到歧视。联邦政府已经拨出22亿加元对原住民的不公待遇做出补偿,但这还远远不够。二战期间,就有1.4万名日本移民被当时 的加拿大政府非法拘役,这批人在1988年获得加拿大政府每人2.1万加元的赔偿金。1939年,加拿大拒绝载有907名德籍犹太难民的“圣路易斯”号登 陆,在犹太人心中留下阴影。如今,犹太裔、乌克兰裔、意大利裔、印度裔与德裔团体,也在向政府“讨说法”,歧视移民的那段历史给现在的加拿大政府带来不少 麻烦。

缩小赔偿范围,始终是前加拿大华裔部长陈卓愉先生的观点。在自由党执政期间,身兼内阁要员和华人身份的陈卓愉,曾建议拨出 一笔钱建立“加拿大华人社区基金会”,以平反华人人头税冤案。他主张政府“道歉”但不“正式”,并认为与其给每位“人头税”苦主及其家属予以一定的赔偿, 不如让政府拨款的基金会开展“表扬、纪念和教育”活动,抚平加拿大华人遭受种族歧视的伤口,纪念人头税问题的历史,表扬加拿大华人对加拿大社会的贡献。

陈卓愉表示,在人头税和排华法案问题上,“加拿大现政府不负有法律责任,但有道义义务去解决这一问题。从公义和道德角度讲,人头税造成很多华人家庭妻离子 散,对华人影响很深……我们不能忘记种族歧视、不平等对我们华人的伤害、对社会的伤害、对加拿大的伤害。应该让一代又一代加拿大人、加拿大华人都要记住这 些惨痛历史。平等与人权来之不易。……多元文化就是讲究平等,是教育人们不能再走回头路。”

陈卓愉的建议遭到平权会等华人团体的 批评。自由党政府的这一方案,由于在2005年末提出,成为大选中的靶子。因为全加拿大华裔人口已超过100万,其中以多伦多和温哥华两大城市最集中,华 裔选票也在两党竞争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在马在新看来,“哈珀领导的保守党和新民主党一起抨击自由党的这一政策,如今只是兑现承诺而已。”

在今年5月28日多伦多举行的加拿大华人保守党协会的晚宴上,哈珀总理的国会秘书兼国会议员詹森•肯尼(Jason Kenny)说:“很长时间以来,很 多加拿大华人把7月1日(加拿大国庆节)看作耻辱日。那天是《排华法案》的生效日。我保证,从这个7月1日起,所有加拿大华人将骄傲地把加拿大国旗看作自 己的国旗,把这一天看作他们融入加拿大的开始。”

肯尼没有食言,哈珀总理在25天后就直播了道歉仪式。显然,哈珀政府很聪明,虽然是“正式道歉”,但赔偿总数远远低于平权会的要求(根据政府目前确切的登记数字,全国范围内人头税苦主目前有19人,遗孀不满300人)。既给足华裔 “面子”,又保住了自己的“钱袋”。

1999年移民加拿大的马在新先生说:“当年的华工后代大多已经融入加拿大主流社会,有些甚至都不会说中文了。”奉行多元文化政策的加拿大,已经把“歧视”保持在较低的限度。(记者金姬 汪伟)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