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诺曼底纪念日:想起了二战老兵约瑟夫 /

诺曼底纪念日:想起了二战老兵约瑟夫

昨天是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战役的67年纪念日,想起了我第一次拜访我的忘年之交,二战老兵约瑟夫先生家时,他给我看的保存了67年的诺曼底战役期间的军事地图,二战期间使用的步枪等实物,以及1995年去荷兰参加纪念荷兰解放50周年活动的照片;我也看到了加拿大政府雇人为他安装的安全设施,紧急呼救设备等,真切体验到了加拿大政府对国家做出奉献的二战老兵们的关心照顾。

我的忘年交朋友二战老兵约瑟夫.考奇,这是2011年4月3日我在他家拍摄的,他今年88岁了,身体硬朗,记忆清晰,友善健谈,依然开车送他太太到我店旁的理发店做头发

约瑟夫的家是两室两厅的一层平房(Bungalow),约瑟夫夫妇在这里住了四十多年了。他们的一双儿女生活条件都很好,儿子是TD银行的中层管理人员,女儿在牙医诊所工作,他们都有自己的大房子,但约瑟夫夫妇还是愿意住在自己家里,他女儿家与他只隔两个街区,可以经常回家看望父母。

1942年6月约瑟夫在加拿大魁北克训练营,第二排正中,前排指挥官后面的就是约瑟夫

一进到约瑟夫家就看到厅里,走廊的墙壁上挂着全家合影,儿女孩提时的照片,约瑟夫夫妇五十年婚庆的纪念照,约瑟夫过去的宠物狗,以及他曾拥有的佛罗里达别墅照片等等,让人感受到了浓烈的家庭氛围,可以体验出这个家庭的浓浓亲情。我和约瑟夫聊了一会儿,他开始领我参观他家。政府雇佣专门的保健公司人员给他在床边和卫生间浴缸上安装了固定的扶手,约瑟夫觉得非常实用;看似简单的扶手,政府可花了不少银子,仅床边的扶手就需要300加元。在卧室的桌子上,有一个紧急呼救系统,只要一按动呼救按钮,急救中心的救护车就会赶来,这是防止老年中风,心脏病等专门设置的。

政府为约瑟夫提供的紧急求助系统,若发生紧急情况,只要按下按钮,救护车就会及时赶来,这是为防止老年中风提供的

当保健公司的专业人员受政府委托来约瑟夫家查看时,看到约瑟夫床上有几个大枕头,得知约瑟夫需要软的枕头垫在后背,他们给约瑟夫订购了1000多元的电动按摩椅,约瑟夫将电动按摩椅安置在地下室内,这里是他的世界。

地下室铺着厚地毯,约瑟夫自己年轻时装修了一个小酒吧台;四面墙壁上有许多照片,约瑟夫的家庭合影,有他从德国归国时家人欢聚的;与战友在荷兰,德国等地的战时照片;还有他儿女及兄弟姐子女的。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张长幅合影:一张是约瑟夫于1942年6月在魁北克训练营的照片;另一张是约瑟夫于1943年5月在英格兰的集体照。

约瑟夫在1995年纪念荷兰解放五十周年访问房东时,兄妹三个的合影

大家生活在加拿大都有亲身体验,每到战争纪念日时,很多加拿大民众自发地参加各种纪念活动,人们积极为老兵们捐款,他所在的老兵分支,去年战争纪念日期间为老兵筹集了五万加元。

约瑟夫告诉我的一个小故事很令人感动,他去年曾在一个繁华购物中心身穿戎装为老兵协会筹款,一位年迈的女士缓步走来对他说,我是德国人,战争期间我丈夫参加了军队,曾是你的敌人,他因事故伤残,不过我感谢你们参加了战争,她掏出5加元投入了募捐箱,约瑟夫深受感动。听起来似乎难以置信,不过,听了约瑟夫讲的故事,相信能有所理解吧。

约瑟夫二战时的遗嘱,二战期间加拿大的每位军人都有这一法律文件,约瑟夫填写的受益人是他的母亲

约瑟夫参加荷兰解放50周年纪念活动时,他们的一个庆祝活动安排在靠近德国边境的小城进行,德国国防军士兵将兵营中的餐桌和椅子用军用卡车运到荷兰境内给加拿大老兵们使用,而且,德国军营的厨师们为加拿大二战老兵烹制的午餐!我听后非常感慨,德国人二战之后深刻反省历史,真诚道歉,得到了包括以色列等受害国家的原谅,德国摆脱了历史包袱,德国人以严谨,智慧,高效将德国建成了一个富裕民主的发达国家。世界各国的很多民众与德国人往来也不大受战争创伤的困扰,从中大概可以理解我以前介绍过的约瑟夫和他的德国朋友的父亲,二战的德军伤残军人的交往,以及那位给约瑟夫捐款的德国老妇人的行为吧。

约瑟夫给我看的影集中有许多珍贵的照片,比如有他在1944年与荷兰房东奥德瑞(Audrey)和女儿挪亚(Nonja)的合影;荷兰房东的三个孩子在战后1946年和约瑟夫1995年访问荷兰时的照片;约瑟夫和太太在1995年5月3日访问荷兰探望重病入院的女房东奥德瑞的留影可谓珍贵,因为仅十天后奥德瑞就去世了。奥德瑞于1970年曾来加拿大探望过约瑟夫和太太斯泰拉,当约瑟夫和太太在她病重期间看望她时,处于弥留之际的奥德瑞不记得斯泰拉了,但依然记得约瑟夫。荷兰人民至死都铭记着加拿大军人将他们从纳粹手中解放出来,在他们几近绝境之时给他们送来了救命的食物,奥德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加军在荷兰的二战烈士陵园

约瑟夫还拍摄了荷兰的加军烈士陵园;在一个战后重建的教堂前留影,这个教堂的塔楼曾隐藏着德军阻击手,后来被加军消灭了,教堂也毁坏大半。1995年重访故地时,约瑟夫曾故意问教堂里的神父这个教堂何时修建的,神父说这是二战后损毁重建的,约瑟夫笑了,说,我当时就在这里打仗!还有让约瑟夫刻骨铭心的那座铁桥,也是战后重建的。这条河流与德国边境很近,德国人拼死保卫这里,加拿大工兵为架设浮桥伤亡惨重,约瑟夫当时被派到工兵连帮助架桥,德军的阻击手无情地射杀加拿大工兵们,约瑟夫侥幸生存,他说这是他战争期间与死神最接近的一次。

无论是荷兰人民还是加拿大民众都没有忘记这些浴血奋战的老兵们,约瑟夫两次访问荷兰都受到了政府和民众的真诚欢迎和热情接待,而加拿大的孩子们对老兵们也非常尊重,约瑟夫墙上的一幅与依桃碧谷选区的自由党国会议员波利斯(Borys Wrzesnewskyj)和老师孩子们的合影就是最好的明证!

波利斯在照片上题词是“感谢你和所有的二战老兵的杰出奉献,我们能够生活在自由,民主和繁荣的加拿大”(Dear Mr. Joseph Cauch, Thanks to your sacrifices and those of all of our Vets, We live in freedom, democracy and its consequent peosperity. Respect Fully)。

第一次拜访了约瑟夫的家后,我由衷地感到生活在加拿大的老兵们真是幸福!他们确实值得后代的尊重,也应该拥有幸福安宁的晚年!

仅以此文向那些为打败德,日,意法西斯的加拿大,中国及各国的老兵们致敬!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