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移民子女如何尽快适应加拿大学习生活 /

移民子女如何尽快适应加拿大学习生活

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新移民怀着各自的理想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来到加拿大,其中包括了大量的来自祖国大陆的同胞。而这些同胞中又有不少是携儿带女登陆的。这些新移民的子女往往处于适学年龄。我们中国人有着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底蕴,历来重视教育。因此,在这部分新移民的安居立业的各项计议之中,子女的教育问题通常是头等大事。

本人因为工作关系,有幸接触了不少这类家庭,包括家长和子女。接触越多感触越多,不禁就想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能为类似的家庭提供建议和参考,为他们的子女能够尽快融入新社会,适应新环境献上一份绵薄之力。

通常我所接触的家庭是其子女被学校(包括小学和中学,从幼儿园到12年级)认为正处于学业风险之中,需要进行母语评估的家庭。我的工作就是和这些孩子的家长或监护人沟通,并和学校取得联系,然后访问学校对孩子进行评估。评估按照多伦多教育局(TDSB) 的Multilingual Education Services 所订定的规范进行,内容分为语言和数学两大块。语言部分包括母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评估,数学部分包括数觉和计算、度量、几何和空间感、图形和代数、以及数据管理和概率几方面的能力评估。下面我就具体谈一谈我工作中的感受和应对之策,希望对大家有所助益。

语言

虽然加拿大是双语国家,英语和法语都是官方语言,但在现实社会里英语还是占据了强势地位。因此我所讨论的话题仅仅针对英语。我们通常认为,对于英语非母语国家来的成年新移民来说,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语言问题。其实作为新移民的孩子也并无二至。在各学校向TDSB提交评估申请的报告中,语言原因名列第一位。而其他的原因(比如难以适应新环境,以及抵加前未接受系统教育)也和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移民孩子往往因为语言问题无法和老师以及同学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听不懂说不出”或者“听个半懂看个半明说个半白”的状态下,自然容易被认为“处于学业风险之中”。而母语评估的优点就在于能够与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对孩子的学业能力做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

我们认为学习语言的能力和使用语言的技巧是相通的,是可以转换的。如果这些孩子能够熟练地使用汉语,那么当他们真正处于英语环境中,假以时日,同样能够体现出相当的使用英语的能力和技巧来。然而,同样是能够熟练使用汉语的新移民,同样在公立学校里接受教育,为什么不同的孩子英语能力差别会很大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孩子的性格;2)学校原因;3)家庭原因。

1)孩子的性格

在我评估过的孩子中,性格外向的比性格内向的更乐于主动和同学、老师以及其他人接触,在相同时间里更多地尝试使用新语言,一般也更容易实现能力和技巧的转换而掌握新语言。这些孩子往往在1,2年的过渡期之后就很好地融入了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有些性格内向的孩子来到加拿大之后,因为语言问题变得更加内向,不愿意和同学老师交流,反而给适应新环境添加了障碍。所幸的是适学期的孩子通常性格并未定型。如果学校和家庭能及时发现问题,多给予关心和疏导,孩子也能顺利地度过适应期。

2)学校原因

学校原因是家长很难把握的原因。有些家长往往认为选择名校就万事大吉了。我问过不少家长为什么选择名校。他们异口同声地说选择名校是因为看中了名校的教学质量。殊不知趋同心理的结果是名校不一定就是最适合。而且学校教学质量的评定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同时也随着教师结构的改变,生源成分的变动时时在发生变化。我认为不能盲目迷信名校。尤其是在孩子抵加早期,有必要为他们选择一个合适的学校,而不仅仅是看学校的名气。我还清楚记得一个例子。有一个移民家庭,原先在国内的时候条件还不错,来加后为了孩子能进一所据说不错的学校,一家三口含辛茹苦租住在学校附近拥挤的地下室。而学校所提供的ESL课程差强人意,班级里也没有能说普通话的华人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基本处于半封闭的状态,语言进步比预期的要慢不少,其他课程也受到了明显的影响。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居住条件的显著变化在孩子的心理投下了些许阴影。

上述例子说明,家长在替孩子挑选学校的时候,不能只考虑学校的名气,还要去了解学校能给初来乍到的孩子提供什么具体的帮助。另外,名校附近的居住区房价也往往水涨船高,权衡房价支出和居住条件还要考虑到孩子的感受。还有就是家长要去了解学校里华人孩子数量的问题,尤其是自己的孩子所在的年级。我们不希望孩子在一个华人孩子扎堆的环境里学习生活。但是有一点容易被忽视的是,如果在班级里能有几个能够说普通话的孩子,而且他们能更熟练地使用英语,那么新移民的孩子将会在早期得到很好的帮助。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学校常常会将持相同母语的孩子配对,让那些孩子帮助新移民子女澄清概念、词汇、作业、以及老师的指导。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年级划分的区别。在中国,年级往往具体到出生月份来划分。而在加拿大,年级通常只按照出生年份来划分。这种差异对上半年出生的孩子一般没有太大影响,而对下半年出生的孩子可能会有影响。在目前学年下用1998年出生的孩子来举例说明,这些孩子在加拿大的年级是二年级。而在中国,上半年出生的在二年级,下半年出生的往往在一年级。这种差别会导致孩子登陆后在年级上出现“跳跃”。这种情况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我遇到过下面这样的例子很有代表性。一个1995年12月出生的孩子,2004年4月份来到多伦多。当时他在国内还没读完二年级。登陆以后按照出生年份他被安排在三年级,读了一个多月就放暑假了。假期结束后他又升到了四年级。这种短时间内的大幅度“跳跃”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登陆时机也应该在家长的考虑范围,这涉及到对孩子合理的年级安排。

3)家庭原因

我在工作过程中体会到家庭原因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也是家长能够主动做出调整和配合的因素。有些非常情况,诸如家庭暴力、婚姻变故、因工作关系父母长期两地分居等等,涉及到林林总总的因素,就不在本文的讨论范畴了。下面我重点谈谈行之有效却容易被家长疏忽的几个方面。

因为到了一个新的国家,有些家庭对孩子的关心比在国内的时候少了很多。家长往往以生活压力大、工作忙做借口。我承认这是实际情况,但是如果真的重视孩子的教育,是不是就能拿来当借口呢?其实孩子的心灵同样敏感细腻。大部分孩子都期待和父母交流,尤其是在他们困惑迷茫的时候。家长的态度孩子能够很容易体会到。在孩子需要帮助疏导的时候,忽略、不耐烦、甚至责备会使孩子怯于向父母表达。而正确的判断力在孩子身上又没有形成。久而久之,孩子容易养成贪玩厌学的情绪。等到问题出现了再去扭转,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将会是巨大的。等到那时候,当初的任何借口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我评估过的一个2年前来加拿大的四年级的孩子,就是因为长期疏于和父母的有效交流,难以适应新环境而出现了不合群、厌学、脾气暴躁乃至打骂同学的倾向。因此哪怕工作再忙再累,父母都应该尽量抽时间和孩子交谈,了解孩子的想法,了解他们遇到的问题,从而进行引导。处于移民早期的孩子尤其需要细致的监护。

孩子校外活动的问题也应该重视。我发现很多华人的孩子在放学以后大多待在家里,只和父母或者其他华人孩子交流。他们虽然身处加拿大,课余却仍然生活在普通话的环境里,没有更多去和当地的同龄孩子交往。也就是说,他们只是在学校的时候才是真正处在英语环境里。这一点很多家长都非常困惑,觉得无从下手。我认为家长应该多带孩子出门走走,比如去社区中心、附近的公园、图书馆等能够接触到同龄孩子的地方。在这些场合,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主动去和其他孩子攀谈。甚至是给孩子下达任务,诸如“你能不能去了解那个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几岁了,读几年级,在哪个学校上学”等等。一回生二回熟,孩子容易交上不同的朋友。孩子的语言能力也会不知不觉地进步。

家里的学习环境对孩子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有一次我去学校做评估,发现一个孩子特别容易受外界的干扰。但凡外面有一点响动,他都会分神。在评估过程中孩子不停地移动身体,显得坐立不安。对于交代给他的任务,他总是匆匆忙忙去完成,从而导致了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错误,需要大量的督导才完成评估。我和家长交流了以后,发现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家里的学习环境。当孩子在家里学习的时候,父母并没有在边上辅导,而常常是看电视。孩子就是在一个嘈杂的氛围里学习的。我委婉地向他的父母建议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哪怕只有半小时一小时的时间。可能的话还应该在孩子边上督导,及时地帮助孩子并鼓励孩子。父母很坦率地承认了他们的疏忽,并表示马上配合。过了一段时间我再和父母联系,他们说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确实有了改善。新移民的确会面临一些条件限制,但尽量给孩子提供不受干扰的学习环境,并非是有心的家长力所不能及的。

另外一个能够帮助孩子提高英语能力的是儿童电视节目。这些节目通常安排在下午放学后到吃晚饭这段时间,以及周末的许多时间段。这些节目是针对学龄儿童的特点来制作的,情节简单,语速较慢,发音清晰,选词考究。这对英语非母语的孩子特别有益。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收看。

我还发现在学校提交到TDSB的评估申请中,男孩子的比例要高很多(在我负责的案例里男女比例为3:1)。我不知道女孩子比男孩子更具语言天赋的论断是否科学,但数据说明问题。现实的案例确实向我们提示了在面临新的语言环境的时候,男孩子更容易遇到困难。

新移民的孩子在度过了适应期之后,英语的听说能力常常和当地长大的孩子相去不远。相比之下滞后的通常是英语的读写能力。我认为是阅读量的差异所导致的。这里长大的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阅读,老师布置的作业里阅读部分的比例也往往比较高。而移民的孩子并没有这样的条件,尽管他们在国内的时候也有机会接受英语教育。我和不少家长讨论过这个问题,家长们通常觉得无可奈何。我认为除了老师布置的阅读作业以外,家长还应该进行针对性的加强。这边的图书馆(包括学校图书馆和公立图书馆)条件非常好,很多书能借到,而且一次能借大量的书。图书馆里还有许多适合儿童的影音材料,都是免费的资源。当然图书馆运作的资金是从大家身上通过税收取得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加以利用。但是让家长困惑的是,在汗牛充栋的图书海洋里,到底如何选取呢?我经常向家长推荐多伦多公立图书馆编写的一本阅读指导手册--Great Reads: Kids, Introducing your Child to Books。这本手册编列了多年来深受读者欢迎的适合从刚出生到12岁的孩子,从托儿所童谣到民间故事、童话传说,以及为父母准备的读物。它不仅详细列出了书名、作者、出版年份,还概述了书本内容,并标示了是否有影音材料,是非常有帮助的。家长们可以去就近的图书馆索取,作为参考指导。

数学

通常大家认为从祖国大陆来的孩子,数学是最不需要操心的。我基本同意这种观点。但是,因为中国和加拿大在教育观念上的差异,侧重面各有不同。并不能绝对地说我们的孩子比当地长大的孩子数学水平高。另外,新移民的孩子来到新环境以后,需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去适应,并且受到语言能力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数学水平也在逐步发生变化。这些方面是应该引起家长注意的。

我们的孩子往往计算能力较强。无论是心算还是笔算,当一个题目用纯粹的数学语言表达的时候,他们通常会比当地长大的孩子更快得出答案。但是,当一个题目用英语来表达的时候,特别是一些应用题,他们常常不知所措或者心里没底。并不是他们不懂数学概念,或者不会使用学到的数学概念来解决问题,而正好相反,他们常常对基本的数学概念有着很好的理解。他们觉得无从下手就是因为这些数学术语被换成了英语来表达。对于以英语形式来表达的术语不懂或者不确定导致了他们迟迟不能下笔。我常遇到这样的孩子,不是看不懂问题,就是把周长当成面积,或者把半径理解为直径等等。因此家长有必要帮助孩子正确理解和规范使用用英语表达的数学术语。一本英语的数学字典能够提供很好的帮助。

还有一个问题大家会觉得比较奇怪。我在评估过程中发现,华人移民孩子出现错误最多的地方恰恰是我们引以为傲的计算部分。我观察到这些孩子多数习惯了快速的心算而不愿或不屑采取逐步的草稿运算和笔算。当算式趋向复杂或者需要多步骤运算的时候,错误就容易出现了。

当孩子能够熟练并正确理解和应用以英语表达的数学概念之后,数学应该是家长操心较少的功课。而到了那时候,孩子也许已经采取了新的思维方式来面对数学这门课程,并且当初的习惯也许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们也不用去扼腕长叹。我认为只要是适合孩子快乐成长的,就没有必要去区分孰是孰非,孰优孰劣。

总之,孩子的教育并非一朝之功一夕之事,也许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给孩子提供帮助和指导。我上述的建议源于我工作中的所遇所思,很多是从事情的细微之处发现的问题,写出来给大家做参考。祝愿每一个华人新移民的孩子都有良好的开端,祝愿每一个同胞都有美好的未来。

(同路)

以上文章为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作品
■ 非合作媒体如未征得加国无忧网站许可,请勿转载此文 ■
诚征写手 欢迎来稿 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