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移民之后婚姻的距离美不美:候鸟爱情 /

移民之后婚姻的距离美不美:候鸟爱情

给我一个栖所只要有梦可停泊
在你留给我的天空我可以永远有我
给我一个渡口只要有路可以走
在你需要梦的时候你可以随时有我
我飘飘扬扬的奔波反反覆覆一场梦
一生一世过不完的寂寞
在深情悲欢两头无怨无悔奔走
过尽千帆你心头
每当红叶狂吻深秋时
是我无尽天涯的寂寞
我飞著天长地久来来回回穿梭
潮起潮落你眼中
每当深秋离别红叶时候
你是我的永远

从刘若英和黄品源的电影《候鸟》开始,“候鸟”这个词儿就成了一种特殊而专有的称谓。像候鸟一样飞来飞去,但是目的地和航线稳定而牢固;在北美,候鸟夫妻主要指的是老公或者老婆在国内做生意,另外一半在这里蹲“移民监”拿国籍,单身一人带着孩子在这里生活。在国内,候鸟夫妻又称“周末夫妻”;这种“候鸟夫妻”平时各干各的,互不相扰,只在周末或心情好的时候生活在一起。

一个是没的选择,不得不做“候鸟”;另外一个却是主动保持距离,选择做“候鸟”;候鸟一样的爱情,到底会不会如最初设想那样既亲近又保持彼此的空间;既甜蜜又各自独立;而迁徙的候鸟,是否会就这样飞行下去,永不停靠?

候鸟夫妻,我的痛说给谁听?

Wendy和Mike就是其中的一种候鸟夫妻。Mike和Wendy是投资移民来到多伦多的,一家三口匆忙登陆了一个星期,Mike就夹着公文包急急忙忙赶回国内了,剩下Wendy领着孩子在多伦多生活。Mike在国内做房地产生意的,最近刚又圈了一块地准备盖最新的商品楼;每天Mike跟Wendy都会通20分钟的电话,讲讲工作生活谈谈孩子。都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男女之间的距离,最近的距离也是男女之间的距离。真正好的感情,拉得开但又扯不断,如果两人没感觉了,即使天天粘在一起,也是同床异梦。没有感情的婚姻,就像缠在模特身上尚未缝制的立体剪裁,徒具华丽的样式,却经不住外界的任何一点干扰,稍微动一动,别针和布料就掉了一地。

最开始Wendy和Mike设想中的这种候鸟式的关系,遵循了“距离创造美”的游戏规则,确保了婚姻的弹性,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两个人的生活品质。因为爱是一种平静而欢愉的感受,但在恋爱之初,男女之间的相互消耗就已悄悄地开始了,特别是成为夫妻后,他们被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若想保留美感,就不得不戴着面具、夹着尾巴做人。爱不再是甜蜜的回忆,而是相互指责、一堆麻烦,是精力和体力皆被消耗后的一声叹息……令人不断想要逃离,而分居两地,定期见面,则可以将平时一些小的磨擦与矛盾减少到最低限度,还常能有小别胜新婚的感受。

但是现实跟想象永远都有相当大的差距。最开始就是两地的时差问题,往往是这边Wendy有事情搞不定想给Mike打电话的时候,那边正好是深夜入睡时分了。日子久了,每天的电话减到每个星期一通;而且越来越变得例行公事,报报流水帐,说说孩子,平静而琐碎;Wendy放下电话的时候身边的女友惊讶得说,刚才打电话的是你老公啊,怎么一点看不出你有任何惊喜呢?“惊喜?”Wendy摇摇头,我在这边的生活,他越来越不了解;他在国内的生活,我也越来越不理解;两个人可以谈的话题最后只剩下孩子了,可是这边的教育和生活又跟国内截然不同,本来简短的电话又增加了一些口角和摩擦。后来,Mike基本半年都会飞过来看看Wendy和孩子,但是每次来最多也就呆上两个星期;其中的一个星期基本都在倒时差,每天睡得昏天黑地,Wendy苦笑着说,Mike来了一个星期两个人连手都没拉过。想到放弃一切回国算了,可是孩子一天比一天更适应加拿大宽松自由的教育制度,这边的空气和环境又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益;想让老公到加拿大又不现实,无法继续做国内的工作,人脉圈和生意圈又处于零基础状态,语言障碍更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就这样拖着,对两个人的感情都是一种挑战。对于Wendy和Mike,这种候鸟夫妻的生活,苦涩而无奈。

候鸟夫妻,走在围城的边缘

“我们要天天思念,但不要天天相见;只需要悱恻缠绵,绝不要柴米油盐;有共同生活经验,绝不用共同的房间……”曾几何时,一些年轻的夫妻悄悄过起了歌中所描绘的那种生活。他们早已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不同的是,虽然居住在同一城市,却并不每天都生活在一起。他们依旧孑然一身,独来独往,只有到了周末或某一个约定时间,才“集合”在一起。

这种“候鸟夫妻”与传统的婚姻模式相比,各自独处的空间大大开阔了。他们不会天天在一起吃饭、睡觉,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其实也是,并没有谁规定结了婚就一定要天天在一起。“平时各管各,周末属于我”,“候鸟夫妻”给婚姻模式以全新的诠释。每次相逢,双方都以一种新的容姿展现在对方的面前,你看我美丽,我看你潇洒。小别,令麻木的心重新害一次青春的相思。“我是多么盼望相聚的日子,每次要跟老公见面,总得涂脂抹粉半天,甚至有些心跳地等待见面的那一刻。而他,也会穿着整齐,偶尔还会带上一束鲜花,充满了柔情蜜意。这样的浪漫是天天在一起时所不能体会的。”“候鸟夫妻”中的妻子如此袒露心迹。

推崇候鸟式生活,是夫妻生活的一种技巧,也是提炼夫妻感情的一种手段。每日形影相随,在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里磕磕碰碰的夫妻,如果双方有几天不照面,就立刻“执手相看泪眼,更无语凝噎”了,平淡的家庭生活,就会凭空多出一份温馨,就会多一种情感的佐料。“小别胜新婚”,是许多“候鸟夫妻”的感受。他们平时各自自由活动,分开居住,周末双双回到家里,一起烧饭,一起逛商店购物,或者一起骑车到郊区去旅游,正儿八经地做一次夫妻,过一次小日子。每次见面他们都有说不完的悄悄话,都能够找到初恋时的感觉。

有些前卫青年在婚前干脆订立“协议”,婚后做“候鸟夫妻”。凌宽是个喜欢自由的人,婚前他就和女友坦言,“和你在一起固然好,可我也喜欢和哥儿们踢踢球,打打牌,喝喝酒什么的。这样吧,我们先领证,我还在单身宿舍,过段时间再说。不好的话我再搬过来”。于是,他又继续做快乐的单身汉,可以在朋友家聊天、打牌到深夜而不必随时报告行踪,也可以踢球、泡吧,和哥儿们把酒论英雄。

当然,“候鸟夫妻”也懂得,婚姻的责任和约束对两个人来说,仍然是存在的。一旦你结了婚,你就要受约束。你不能随心所欲地和异性朋友频繁约会,也不能和前任情人继续眉来眼去。如果老公买了房子,老婆也得责无旁贷地共同还银行贷款。
和谐的婚姻,应该使男人和女人都获得充分的自由,夫妻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保存婚姻的新鲜魅力,提高感情浓度。在这个前提下,年轻人“叛逆”做“候鸟夫妻”也是能够理解的。只是有一天有了孩子,“候鸟夫妻”恐怕就不能再飞来飞去了。

两个人结了婚,并不意味着与过去的生活全部割断了联系,这种过去的生活有时甚至还对我们的人生起着关键作用,这就需要我们给对方一点自己打理自己的空间。可以说,认识到夫妻需要一定的距离是人类婚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它表明了人们对爱情、婚姻已经有了更多的理智,夫妻之间留点距离还便于我们反省自己婚姻的得失。然而,婚姻要有距离,并不是非得做“候鸟夫妻”不可,婚姻的距离也要有一个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婚姻一样会疲劳甚至夭折。

在婚姻中,距离与信任、亲密是有直接关系的。没有距离,婚姻会失去活力;有了距离,缺少亲密,两人之间也就逐渐失去了信任,婚姻又会变成一个不定时炸弹,把夫妻的感情炸得血肉横飞。

婚姻像我们的身体,两人之间的充分信任,以及由此产生的亲密就是喂养它的粮食,你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吃饭,否则的话,你就会被粮食撑死,然而,你也不可一天不吃饭,因为吃饭毕竟是一个人生存的前提。其实,绝大多数男女走进婚姻的根本目的绝对不是为了寻找距离,而是为了满足一种归属感。换句话说,在婚姻中,制造距离永远是一种手段,追求信任、亲密才是婚姻的最终目的。

(专栏作者夕子)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