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汉斯:透视加拿大保守党对华外交策略 /

汉斯:透视加拿大保守党对华外交策略

10月12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中南海会见了加拿大农业和粮食部长查克·斯特拉尔(Chuck Strahl)一行。本来斯特拉尔此次中国之行是一次很正常的外交活动,但对于加拿大保守党政府来说,它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因为这是哈珀上台8个月后,第一次派出内阁部长访问中国,有媒体甚至将其称为“破冰之旅”,言外之意,加中关系此前曾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冰冻期,现在开始有回暖迹象。也正因为此,斯特拉尔访华被加中双方及密切关注加中外交发展的各界人士给予格外关注。

哈珀上台为何频向华社抛送橄榄枝

2006年1月,哈珀带领保守党在大选中击败连续执政12年的自由党,从而当选加拿大第22任总理,并于2月6日正式就职。很快人们就发现,保守党政府在对华外交政策上采取了冷处理的方式,并故意作出一些让中国政府头疼的事情,似乎只有如此才可以区别于前自由党政府的亲华外交政策。然而让人不解的是,保守党政府一边招惹中国,一边却对加拿大华人社区频频示好。
哈珀上台后, 第一件大事就是兑现竞选时对华社的承诺,宣布平反人头税。6月22日哈珀在众议院就人头税问题向全加华人作出正式道歉,并承诺向人头税苦主作出赔偿。哈珀此举,在华人社区和全加社会中产生何等的影响可想而知。要知道华人社区为平反人头税和排华法案奔走多年,人头税可以说是加拿大华人的一块心病。哈珀通过正式道歉的方式来纠正这一历史性的错误博得了华人社区的理解和支持,也使他自己在华人社区的形象瞬间提升许多。
不久前在多伦多召开的第十六届世界艾滋病大会,哈珀因为去北极视察而缺席。有媒体发表评论称其态度不端正。 有趣的是,哈珀宁愿挨骂也不肯出席这样一个全球瞩目的抛头露脸的机会,却不辞辛苦跑到多伦多亲自主持大多伦多中华文化中心二期工程竣工典礼,这好像不太好理解。大多伦多中华文化中心工程历时18年、耗资1550万元,是华人社区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哈珀祝贺之余,高度赞扬华人社区对加拿大富裕以及社区的贡献,感谢华人社区对加拿大多元化带来的积极作用。哈珀1959年出生于多伦多,在多伦多长大,自然对多伦多有很深厚的感情,这点不用怀疑,但他更在乎的可能是多伦多地区几十万华人的实力。

除了多伦多,另一个华人聚居地温哥华也成为哈珀的关注焦点。10月10日,在温哥华举办的“华人社区与哈珀总理挚诚对话”的晚宴上,哈珀动情地为到场嘉宾讲述了他自己的家庭与华人的故事。哈珀说,当年一位来自中国的叶先生来到阿尔伯塔省后,孤身一人,面对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几乎无法生存。是他的岳父收留了叶先生,雇佣他到家里做工。 叶先生的吃苦耐劳和勤奋努力赢得了哈珀岳父一家的友谊,并且成为家庭的一个成员,哈珀的妻子更是把叶先生当成自己的第二个父亲一样尊重。哈珀甚至说,“没有华裔社区的努力,就没有今天的加拿大。”

应该说,哈珀上台后与华裔社区的交流令华裔社区普遍表示满意,我们不怀疑哈珀的诚意。同时也应该看到,华裔社区人数的迅速增长以及经济实力的日益提升是任何一个执政者都不能小觑的力量。与过去的自由党相比,保守党政府毕竟是一个少数党政府,他的执政并不稳定。而今年又是大选年,像多伦多和温哥华这样的大城市的华裔历史上比较倾向于自由党政府,如何争取华裔选民手中的选票就成为摆在保守党政府面前的一件大事,这恐怕也是保守党政府频频向华社抛送橄榄枝的主要原因之一。

“招惹”中国并非“抵制”中国

自2月6日保守党正式执政以来,哈珀政府已经就多个话题对中国进行了指责,有意识地冷淡处理贸易问题。人们开始注意到,保守党的对华政策似乎完全改变了93年自由党执政以来,加拿大不理会人权等问题、以经济为主线的外交政策。中国人权等问题似乎已经成为该届政府主要的关注点。

今年4月,加拿大外长麦凯在电视上公开指责中国在工业和科技方面有“偷盗行为”,很快加各大媒体的头条就成了《加拿大担心中国剽窃商业情报》、《中国有1000名商业间谍潜伏在加拿大》,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其实工业间谍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哪个国家也不会承认有,但事实上哪个国家也无法拍胸脯说没有。一位分析家指出,麦凯将在很多国家司空见怪的工业间谍一事挑出来大规模炒作,完全没有必要,只能说他想在外交领域标新立异,或者想搞点什么动静出来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6月22日,加拿大议会通过了批准授予达赖喇嘛加拿大荣誉公民身份的决议。达赖喇嘛在47年的流亡生涯中,先后4次访问加拿大,可以说加拿大是达赖的一块福地。加拿大议会作出这样的决定本无可厚非,尽管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就此事向加拿大外交部提出异议,但这不足以直接伤害两国的关系。不过令中国政府头疼的是虽然这一决定由联邦议会作出,不是加拿大政府决策,但议会中连反对党在内的四个政党无人反对全票通过,这弄得中国很难堪。看来这笔帐还无法记到保守党头上。

在两国众多紧张状态和争议中,赖昌星和法轮功也是两个关键词。加拿大没有理会中国关于遣返赖昌星的要求,而是将此事一拖再拖,这会让中国感到很不舒服。而加拿大律师大卫?麦塔斯和大卫?乔高所做的 “关于调查指控中国政府摘取法轮功学员器官的报告”和个别议员对此事的参与,也无疑成为两国间的一个障碍,但这些还不足以动摇加中两国外交发展的走向。

10月6日,美国媒体的一则报导称,加拿大总理哈珀的国会事务秘书肯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加拿大决定暂停与中国举行的年度人权对话。取消每年向中国无偿提供的6000万美元的发展援助资金。然而肯尼本人于10月6日当天就否认了美国媒体的说法。肯尼对外澄清说,他只对美国媒体表示,中加两国可以寻找更具建设性的方法讨论人权问题。“我没说加拿大已决定改变政策,我没宣布在人权对话或对华援助问题上有政策变化。”明眼人都可以看出,尽管肯尼否认了传言,但保守党政府对中国人权状况的关注是不言而喻的。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与社会制度差异会是加中两国间人权对话的障碍,这需要双方的努力。

保守党政府何以对本来发展良好的加中关系突然摆出一副冷面孔呢?有学者分析,由于13年来没有执政经验,保守党没有意识到应转变角色,仍保持着一种选举心态,导致战略意图不明确,思路不清晰。同时,保守党的亲美立场众人皆知,哈珀上台后随即提出与美国全面加强合作。哈珀政府亲美是现实的外交需要,十几年来第一次执政的保守党政权希望借助美国的策应稳住宝座。实际上保守党政府认为自己掌握着对华政策的底线。一方面要在国际上树立加拿大新政府的形象,呼应美国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另一方面也关注加拿大商界热切盼望和中国做生意的需求。

虽然保守党政府上台后对华政策出现了变化,但它很难脱离两国关系发展几十年来形成的大框架。一旦保守党政府理顺了国内政治关系,其必然重视发展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相信斯特拉尔之后还会有更多的内阁部长访华。因为发展同中国的关系对于加拿大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俗话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9月28日,加拿大前总理克雷蒂安、外长麦凯和加政界及工商界精英参加了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7周年而举行的招待会。麦凯在招待会上表示,加拿大保守党政府珍惜加中两国的友好关系,希望进一步加强双边合作,他还表示希望总理哈珀能有机会早日与中国领导人会面。这意味着保守党政府对国内政局的掌控已经基本稳定,现在可以腾出手来和中国打招呼了。

经济发展决定加中关系未来走向

很显然,保守党政府在对华外交政策上采取了冷处理的方式,中方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像一位评论家所说,中国的人权状况有许多值得检讨的地方,不能一味以东西方文化差异一以概之。众所周知,中国的人权状况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改善,但中方应该看到其中的差距,在人权对话方面更积极主动一些,期待别人采取将贸易和人权脱钩的看法既不现实也不是长久之计。同时,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的作法也值得反思。为什么保守党政府上台后长达8个月时间外长麦凯没有与中国大使有过任何的正式接触?多伦多一位分析家指出,这与大使馆长期以来厚此薄彼不无关系。自由党执政期间,加中关系发展迅速。特别是去年胡锦涛访加会晤加拿大总理马田后在渥太华宣布,把中加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大使馆与自由党政府保持了非常友好的关系,但对在野党联系明显不足,这也是导致保守党政府上台后不能很快理顺关系的主要原因之一。

说一千道一万,加中关系发展的根基还是经贸关系。1989年“六四”事件之后,西方国家纷纷制裁中国,中国政府面临外交的空前孤立,是加拿大政府率先在九三九四年间首先主张贸易和人权脱钩,全面恢复两国关系,帮助中国政府打开了外交僵局,走出孤立。应该说中国对此是心存感激的,中国目前已经跃居加拿大第二大进口国,在过去9年中与加拿大的贸易发展快速,无疑让中国经济受益。据加拿大统计局公布,1998年到2004年,加拿大出口中国的金额增了三倍,达到70亿加元,年均增长21%。与同期对美出口年均增长7%相比,显然中国已成为加拿大出口的一个重要市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加大了对原料的需求,不仅增加了加拿大的商品出口,而且商品价格也大幅走高,以镍为例,2002年以来加拿大镍的出口价格翻了一翻,这使加拿大的资源业获益。

2005 年4 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 )用1.5 亿加元收购了位于卡尔加里的MEG 能源公司,获得了1/6 的股份。同年5 月份,中国石化集团投资1.05 亿加元,收购了位于卡尔加里的思能科能源公司,获得了阿尔伯塔省诺森莱茨油田项目40%的股份。 来自中国的紫金矿业集团以195 万加元投资位于温哥华的加拿大顶峰矿业公司,成为首家成功入股加拿大公司的中国企业。
加拿大是资源大国,中国又恰恰是因快速发展而急需资源的进口大国,可以肯定二者会一拍即合,目前的小摩擦只是两国之间外交关系发展的小插曲,不足以改变两国间长期形成的关系框架。哈珀政府目前采取的忽视对华关系的策略有他自己的考虑,但他已经感受到了来自加拿大反对党、商界和侨界的批评所带来的压力,其中加拿大的旅游、资源、教育部门压力最大。

2005年,加拿大自然资源部长约翰·麦考伦访华时宣布,中国每天将从加北部油砂矿获得45万桶原油输入,这将意味着对华输油将占加拿大石油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目前有85%的加拿大石油出口流向美国,是美国最大的石油供应方。加拿大正在修建通往亚洲市场的Gateway输油管线项目。该管线东起阿尔伯塔省油砂矿,西至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沿海深水港,建成后将打开加拿大石油走向亚洲的门户。哈珀来自阿尔伯塔,他很清楚阿尔伯塔的石油对中国的重要性,为此他有资本“招惹”一下中国,但他掌握着这一游戏的分寸,那就是保守党政府在对华外交政策的底线。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