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欧美经济如果衰退 中国隐藏高通胀危机 /

欧美经济如果衰退 中国隐藏高通胀危机

上周五标普将美国信用系统降级使周一各大股市大跌,未来国际金融市场很可能会持续震荡。欧 美债务危机加之金融市场走向的不确定性,这肯定会对中国经济,尤其是相关出口产业产生不小影响。相比欧美经济衰退所带来的打击,当下中国高通胀率同样将对其经济产生很大威胁:中国7月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了6.5%,工业生产者(PPI)消费指数7月同比增长了7.5%。高通胀率将使中国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面临严峻考验。

美国纽约时报8月9日刊出文章,分析如果通胀率持续攀升,中国政府所面临的困难,文章原题为“随着通胀率攀升,中国决策者将面临重大挑战”,文章作者为纽约时报记者凯瑟.布拉德,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受到各方面的冲击,包括美债务和欧洲债务危机影响,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缓慢;作为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也不例外。在今年7月,中国工业、零售业、建筑业都增长缓慢;与此同时,根据政府官方数据,中国的通胀率却加速增长。

如果欧美经济体继续衰退,这会对中国的出口产业造成很大负面影响。不仅如此,由于标普将美国信贷系统降级,这使周一全球股市大跌。汇丰银行经济学家屈宏斌和孙骏威说:“国际金融市场最近的跌荡起伏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不少影响,而且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高通胀压力也很大”。中国民营企业的经济学家也普遍认为,相比现阶段各主要行业发展过缓来说,高通胀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产生更大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未来一定非常希望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发展,但面对如此之高的通胀率,中国政府的处境将非常尴尬:降低利率会导致更高的通胀率,而保持利率的高位会抑制经济发展。

有经济学家预测,在未来几个月中,中国央行应会密切关注究竟中国出口下降到底会给股市带来多大冲击,同时央行还会关注到底欧美各大经济体的发展会下滑到何种程度。在未掌握确切信息之前,中国央行应不会过快升高利率。

中国7月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了6.5%,这要比政府所预期4%的通胀率高出2.5个百分点;并且该上涨幅度亦是自2008年6月以来的最大涨幅,当下通胀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食物成本越来越高。另外,中国国家统计局本周二称,工业生产者消费指数7月同比增长了7.5%。

中国温州百家乐设备公司销售经理汤米.叶表示,去年员工的薪资涨幅为10%,同时所有原材料价格都在疯涨,这使得公司收益不断缩水,他说:“我们只能通过升高产品价格来抵消成本的增高,但是消费者显然很难接受现在的价格涨幅”。

今年7月西方主要经济体在工业、零售业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增长让人叹为观止,不过这些行业在中国的增长幅度却低于经济学家预期。

7月份中国工业产值同比增幅14%,比6月份15.1%的增幅要低1.1个百分点。中国在今年整个春季的工业产值增长幅度为13%至14%。

中国7月零售业同比增长17.2%,比6月份17.7%的增幅低0.5个百分点。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如对新办公楼、公寓楼、以及工厂厂房的建设投资,相比去年头七个月,今年的前7个月增幅为25.4%;从收益角度看,相比去年上半年,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收益增长25.6%。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固定资产投资7月份增幅还是基本符合预期的。

对于中国的高通胀危机,也有其他专家持不同看法。美国摩根大通银行中国区市场总裁李晶在一份调研报告中表示,中国通胀将很快升至最高点,之后会逐渐下降。她还称,虽然上月的消费指数增长有些高于预期,但工业生产者指数增长幅度其实要低于预期。

和李晶女士看法相似,一些经济学家从七月份消费者指数数据中看到了未来通胀压力可能有所缓解的些许希望。虽然7月食物价格同比增长了近14.8%,但非食物类价格增幅仅有2.9%;与7月数据非常相似的是,6月非食物类价格增幅也只有3%。这表明,非食物类价格增幅已经到达最高点并开始逐渐下滑。

中国上次经历高通胀危机是在2008年春,当时由于经济体发展过热,通胀率持续攀高不下。但从2008年夏季开始,美国次贷危机所导致的金融危机开始影响全球经济,中国的出口贸易从那时起开始迅速下滑,这也自然而然使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开始下降。在当时,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并非毫无益处,因为这无疑使得高通胀率问题得以缓解。而在2009年初,为了刺激经济继续高速发展,中国政府开始实行宽松货币政策。为了向经济体中注入大量资金,国有银行开始对外大量贷款。此举虽然对中国经济复苏有很大帮助,但也同时为之后再次爆发高通胀危机埋下了伏笔。

需要重申的是,最近的主要经济数据对中国执政者提出了挑战:究竟在刺激经济增长和解决高通胀危机之间进行决策该如何抉择呢?一旦继续升高利率,这势必影响银行的信贷,虽然这也许能暂时控制通胀,但升高利率必然会对经济发展有所抑制。也许中国政府在全球金融市场稳定以后才会出台相应的经济政策,只是希望在未来几个月里,中国通胀率不会攀至太高。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