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天宫一号发射,中国航天战略霸气外露 /

天宫一号发射,中国航天战略霸气外露

【多维新闻】“天宫一号”发射成功,让中国航天战略迈出关键一步,尽显霸气。虽然“天宫一号”在重量、技术等细节上仍与美俄有较大差距,但仍被认为是中国加快争夺太空资源步伐、国家实力上升的标志。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太空资源的争夺将成为国家之间互相竞争的重要内容。目前,舆论对于“天宫一号”一片向好,但航天事业本是高风险行业,万无一失的背后是百密一疏,赞美宣传的背后潜藏隐忧。另外,发射时间选择在国庆前,也让“天宫一号”有“献礼”之疑。

这次发射被中国政府和媒体认为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的又一次大“跨步”。西方媒体解读为:“天宫一号”背后有着宏大的航天计划,中国显露霸气,正在展示自己的“太空肌肉”。对于这个“霸气”,是西方媒体眼中的咄咄逼人,还是中国政府一直宣扬的“和平目的”,引发诸多评议。



胡锦涛温家宝分别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和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观看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温家宝、贺国强出现在发射现场。胡锦涛、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周永康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实况。

作为“秦皇始兴地,汉武御酒处”,只有酒泉戈壁的大漠孤烟,朔风凛冽才能磨砺出秦皇汉武荡平七国、征伐匈奴的“霸气”。自秦汉以降,朝代风气日疲,中华民族的神气早已归耕于陇亩,不复“舍我其谁”的古风。伴随着崛起,在强大国力支撑下中国正在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屡屡作出成绩,这也让一直宣扬“中国威胁论”的西方媒体感到不安。

担负四大任务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解放军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说,“天宫一号”是中国全新研制的载人飞行器,陆、海、天基测控网将完成飞行任务的测量、控制与通信支持,它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寿命最长的低轨道飞行器,相当于一个简易的太空实验室。

“天宫一号”发射后,未来两年,中国将依次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与其进行交会对接。

“天宫一号”的四大任务是:第一,与“神舟”飞船配合,完成空间交会对接;第二,完成飞船与“天宫一号”组合体的控制和管理,包括姿态和轨道的控制、舱内的大气环境控制等;第三,开展相关实验,包括空间科学实验、空间医学实验、再生生(命)保(障)实验等;第四,进行空间站的技术验证,为中国未来建造太空站奠定技术基础。“天宫一号”完成历史使命后,中国还会发射正式的太空实验室“天宫二号”,并在2015年发射小型太空站“天宫三号”,届时与其对接的除了载人的“神舟”系列飞船外,还会有货运飞船来往穿梭。

此次“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之所以被称为开始展示“肌肉”,是因为继俄、美之后,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发射组装空间站的国家。正式加入 “太空大国俱乐部”

如果“天宫计划”进行顺利,2020年,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将投入运营,同样在这一年,目前唯一的“国际太空站”将结束服役。如果美俄及其同盟国无法拿出更好的替代品,届时中国将成为在太空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虽然“天宫一号”作为空间站雏形仅仅重8吨,与美国1973年发射的“天空实验室”重 80吨、俄罗斯1986年发射的“和平”号空间站核心舱重22吨相比,“天宫一号”显得小巫见大巫。不过在美国缩减太空计划规模、中国却展开多项太空计划的氛围中,中国发射“天宫一号”才被媒体解读为“国家实力天平往东倾斜的标志”、“中国加快追赶美国和俄罗斯的步伐,太空权力将实现更替”。

更令西方国家不安的是“天宫一号”是中国完全自主研发的,包括试验舱、动力舱以及空间站最为关键的核心技术——交会技术、空间对接技术、高压电源系统,其中前两个都是上海航天局承担的。尤其用在“天宫一号”上的对接机构,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空间机构,技术难度非常大。目前世界上,除了俄罗斯之外,只有中国掌握这项技术。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教授焦维新表示,人类太空科学发展的历史已有50多年,这期间,真正推动科学发展的主要是欧美俄。相较于其他空间站长达5至 10年的使用期,“天宫一号”的寿命只有两年,航天员只能短期驻守;而且“天宫一号”空间小,对接口少,没有扩展能力,所需燃料和给养要一次带齐,而其他空间站则可以用货运飞船定期补给。因此较发达国家技术还有很大差距。“天宫一号”的主要目的是突破交会对接技术,为未来空间站的建设进行技术实验。

经济科技考量重于军事

仅仅在8年前才将第一位自己的宇航员中校杨利伟送上太空的中国,再过8年将可能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永久载人空间站的国家,这种发展速度在航天领域可谓“高速”,这让西方国家开始大肆宣扬中国加快争夺太空资源步伐、发展太空军事的声音,在中国民间也有声音质疑:中国耗费如此大的人力、财力去发展空间站技术是否有必要,“天宫一号”的升空除了提升国家形象的象征意义外,是否还有更加实际的作用。

地球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高速增长后,各种能源已面临开发殆尽的局面,如何开拓新的能源成了各大国必须关注的话题。太空中蕴藏着丰富能源和资源,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使太空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成为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比如有“超黄金”之称的氦3,只要核聚变技术发展成熟,100吨氦3提供的能源就够全世界用一年,而氦3在月球上的储量高达300万吨。

相较于西方国家,正处于复兴过程中的中国,对于能源更是表现出一种“狂热”,这也是中国大力推动航天事业的重要动力之一。正如2008年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在《中国航天报》发表题为《太空经济:未来航天发展的主战场》的文章中所认为的那样:“航天技术的发展使得太空资源的利用成为可能,而拥有这样一种能力将成为突破地球极限、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砝码。”

对于外界质疑中国空间计划的潜在军事目的,虽然中国政府一再表示反对太空武器化,但这种说法并不能打消外界的疑虑。美国国防部发表的2011年中国军力的年度评估报告作出结论,北京正在发展“广泛的太空战技术”。而美国太空防务政策副秘书长格里戈里•舒尔特也曾猜测称,中国正在开发“太空战”武器,用于击毁卫星或阻拦卫星信号。

对此,美国智囊机构传统基金会的中国政策与安全问题专家成斌(Dean Cheng)认为,中国发展太空技术的意愿很直接,就是希望对美国的军事行动形成制约;因为中国在军事能力方面与美国有着显著差距,因此非常希望能在空间领域赶上美国。

而“天宫一号”以及未来空间站在太空中的主要目的更在于科研领域,例如空间物力探测、对地观测实验、空间医学实验以及再生生保的实验。据悉,此次 “天宫一号”将搭载珙桐等4种濒临灭绝的植物种子进入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从而使它们更加适宜繁衍和存活。而且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总装备部副部长张建启透露,中国已和欧洲签署合作协议,将在神舟八号上为欧洲空间局搭载一个生物实验样品。

在经济方面,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也将为国家经济注入强心剂,如广播通信卫星产业链就带动了3,000亿元的产值。而根据数据显示,在载人航天工程方面,中国目前投入不到200亿元,据推测,这对科技、经济的拉动效益将达到10倍以上。

对此,有北京军事专家认为。从国家利益角度来说,不仅是中国,世界上所有拥有航空技术能力的大国,为了满足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利益的需要,都会大力发展航空航天工业,加紧对太空领域的争夺。

赞美宣传潜藏隐忧

西方媒体感慨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对中国发展太空技术目的表示担忧。而中国媒体对于此次“天宫一号”的发射是一片“唱好”之声。在发射前的一周里,中国中央以及地方媒体已经开始为其“成功发射”造势,关于“天宫一号”的新闻占据了各大报纸的头版,主流网站也纷纷作出专题,大力推广。而CCTV 更是在发射前对其进行了“铺地毯”似的报道。有消息称“天宫一号”的发射吸引了数百名记者赶赴现场,在酒泉市,所有的宾馆都被记者住满,从各地飞往酒泉机场的客机上也有一半的乘客是各路记者,甚至有消息称某县级媒体都派出两名记者前往现场进行报道。

在中国媒体看来,“天宫一号”已成为一个象征,表明中国在30年经济繁荣积累的财力、政府主导的研发努力的支持下,在一度只有少数国家掌握的技术领域开始缩小差距。对于中国民众来说,虽然有声音质疑中国政府在如今高通胀的现实之下没有将这些资源用于对国民生活的改善,而是发展空间站此类与民生无直接关系的“面子工程”,此举是否妥当。不过这种声音很快被“轰炸式”溢美之词淹没。因为更多的中国民众更加理性地认为国家发展太空事业与民生改善并无直接对立关系,他们觉得此类技术上的“面子工程”是中国复兴的一部分,将让中国重新获得应有的全球大国地位。

不过,对于中国媒体毫不吝啬地赞美“天宫一号”仍然值得警惕。因为航天事业本就是高风险行业,虽然中国政府在此类国家行为上向来是考虑周全,但万无一失的背后是百密一疏,9月18日“实践十一号”卫星发射失败便是眼前的实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原定于9月中旬发射的“天宫一号”推迟到29日才正式发射。无论如何,升空探索一旦失败就非同小可。美国“挑战者”号、“哥伦比亚”号的悲剧发人深省。所以有关部门在宣传成就的同时,也应该让民众有一种“平常心”,明确任何的探索都会有代价,甚至牺牲,而不是盲目地认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仿佛一定是平安无事,“欢声笑语”。

而且此次“天宫一号”发射时间定于国庆之前,虽然10月前后是飞行器发射的最佳窗口,但无论主管部门是否有意为之,在某些已经开始厌恶此类献礼工程的民众眼里,此次发射都脱不了“国庆献礼”之嫌。国庆、党庆献礼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各部门的保留项目,每当各地有重大项目,都会留在“七一”、“十一”之前赶工完成,或留待那时才揭幕,这已成为各级政府一个不成文的“惯例”。但这种赶工完成的项目的质量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常常面临着完工即返工的尴尬。不仅浪费大量资金,由此产生的安全隐患更是不容忽视。“7•23”温州动车事故便是因为赶在90年党庆之前通车而“缩水”了空车试行的惯例,从而造成惨祸。

(王雅 撰稿)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