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美媒关注中国女童被碾案 讨论道德人性 /

美媒关注中国女童被碾案 讨论道德人性

小悦悦车祸遭路人无视一事,在中国引发了一番关于道德与人性的讨论。就此,美国时代杂志网站刊文关注了这一事件,在赞扬大义施救的陈贤妹之余,还对中国近来屡次发生的对伤者麻木默然事件的根源,进行了一番探讨。

文章编译如下:

两岁的王悦遭遇了车祸,肇事司机逃逸,接着又遭到超过一打路人的忽略,如果说这个悲伤的故事还有哪怕那么一抹色彩的话,那便是57岁的拾荒者陈贤妹,这位唯一停下脚步来救助重伤幼童的路人。

这次事故在网络上引爆了巨大的民愤,同时也引得人们扪心自问,面对一个遭遇了如此不幸的孩童,如何会有这么多人麻木不仁。

中国媒体报道称,陈贤妹早年由广东的一个小城搬到佛山,平日上午的时间用来做一份厨师的工作,而下午则用来搜集瓶罐。从网上的视频和照片可以看到,小悦悦悲痛欲绝的父母在他们女儿的恩人面前跪倒,而这位瘦弱女人的身型看起来并没有比小悦悦大过多少。

在南方都市报的一次采访中,陈贤妹谈及她的善行引发的反响时,显然乱了分寸。当地政府给与了陈贤妹3000元作为奖励,同时据报道一位商人向她提供了另外的15000元。陈贤妹告诉南方都市报,“我只是做了一件平常的事情”。

但是事实证明,陈贤妹的所为并不平常,其提出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近来,中国出现了许多围观者拒绝向受伤者施救的案例。据官方媒体中国日报报道,上个月在武汉,一位老人在市场内摔倒,最后因流鼻血而窒息身亡。当时有大量人群聚集围观,但却没有人伸手相助,这位老人在事发一个多小时之后才由其家人救起送往医院。

对此种现象的解释,其一是因为许多中国人害怕可能招致的麻烦,乐善好施者有时可能还会被受帮助者反咬一口。2006年,南京就发生了一起有名的事件,一名女子从公车上摔下,而上前帮忙的年轻人反而遭到了诉讼,女子称年轻人是推倒她的人之一,同时法庭最后判决年轻人负有部分责任。

此外,还存在一种所谓“围观效应”的解释——聚众围观可导致人们更少地去帮助伤者。诚然,有一些人在讨论,中国巨大的经济成功之上,笼罩着道德感减少的阴影。但是在这里提出这样的问题意义并不是非常大,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社会就认识到了这些。

中国人类学家费孝通在他1939年出版的《江村经济》一书中就曾指出过,社会责任感是由关系的亲疏来决定的。费孝通“将这称为社会关系的同心状模式,其位置由一人与另一人关系的紧密程度来计量,”1998年出版的《边缘化与中国的社会福利》一书的作者黄黎若莲说道,“位置距中心越远,责任越弱,所以最终一个人可以对另外一个陌生人完全没有社会责任。”

在陈贤妹对事件的描述中,就有着以上论述直接的回声。陈贤妹告诉南方都市报记者说,在那些她寻求过帮助的人中,许多人还劝她说如果这不是她的孩子,陈贤妹不应该去管她。但是谢天谢地,陈贤妹有着足够的正直去无视这些建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