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美媒:林书豪引爆中国新民族主义潮 /

美媒:林书豪引爆中国新民族主义潮

美国华裔职业篮球手林书豪最近两周的惊人表现在太平洋两岸掀起一股旋风,并在中国大陆引爆新一波民族主义浪潮。不少中国人说,林书豪是有着一张中国人面孔的美国人,他的成功不值得国人去追捧。

美媒:林书豪引爆中国新一波民族主义浪潮 林来疯VS浮夸风

在中国时间星期一早上举行的最新一场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中,近来表现卓越的纽约尼克斯队后卫林书豪以进账28分和助攻14次的骄人成绩,率队打败达拉斯小牛队,延续这段神话般的体坛奇迹。

在美国,有人借用“疯狂”的英文字insanity创造了一个新的字Linsanity, “林来疯”,来形容人们对这位在美国出生成长的华裔篮球明星的追捧。

在中国大陆,林书豪成了网民最关注的对象之一。在用户众多的新浪微博,提及林书豪的信息接近4百万条。许多网民对他的精湛球艺和成长故事赞叹不已,但是也有许多人说,林书豪只是一位起了个中国名字、长了一副中国人面孔的美国人,不值得国人为他欢呼喝彩。他们说,要捧就应该捧易建联,因为他是目前唯一一个在美国职业篮球联盟NBA打球的中国人。

*众多中国人称林书豪不值得追捧*

新浪微博的一项投票就“应该支持林书豪还是支持易建联”征求网民意见,结果在近6千个投票者当中,百分之86的人支持易建联,只有百分之14的人支持林书豪。一位网民说,易建联的荣誉才属于中国。另一位网民说,“支持国货,抵制外国牌”。

另一项投票问林书豪是不是中国人这一点是否重要,结果百分之23的人回答重要,因为他的成功与否代表中国人或亚洲人。百分之43的人回答不重要,但给出的理由是林书豪不是中国人,所以不重要。也就是说,参与投票的近七成人认为,林书豪如果是中国人才值得去关注。

*莫之许:狭隘民族主义不好*

中国网络作家、独立评论员莫之许说,各国民众对自己的优秀公民感到自豪无可厚非,但许多中国人仍然持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

莫之许说:“ 我觉得对自己更相近的这种名气的亲近感和愿意去支持他,这是人类自然的一种心态,所以中国人喜欢林书豪是正常的。你喜欢他就好了,不要往别人身上加很多不必要的负担和压力。我觉得网上有这种声音,可能体现了一种比较狭隘的民族主义或者爱国主义这种不够开放的心态,这是一种不太好的心态。”

人们对林书豪疯狂追捧无疑对同样在美国NBA效力、来自中国的选手易建联造成很大压力。2007年进入NBA、前不久转入达拉斯小牛队的易建联在过去一段时期里表现不佳,在比赛期间常常坐冷板凳。在中国时间星期一早上小牛队与林书豪所在的纽约尼克斯队较量中,易建联再次全场坐冷板凳,没让上场比赛。

易建联星期六在前往纽约比赛途中在微博上承认,目前的状况对他来说是个考验,是他篮球生涯中最大的挑战。他说,“我不知道何时能跨过,但我会最努力地自己去跨过它。”易建联还感谢中国球迷的关心和鼓励。

*时政评论员:运动员不应承受爱国压力*

香港时政评论员李怡说,易建联当然应该得到国人的支持,但要求他以为国争光的目的去打球,反而给了他不必要的压力,而这种不必要的压力别的中国运动员过去也体会过。

李怡说:“象刘翔也有民族主义的压力。在中国社会里都有。这种压力对运动员非常不正常。任何比赛,任何竞技,不管是钢琴也好,篮球也好,你一定要身心放松才可以有好的表现。如果身心不能放松,很紧张,有其它的压力,有其它的顾虑,就不可能表现得很好。”

*官方媒体鼓励林书豪加入中国国籍遭质疑*

另一方面,中国官方的新华社上星期在一篇报道中称,中国球迷希望林书豪加入中国国家篮球队参加伦敦奥运会的呼声高涨,但按规定他必须放弃美国国籍、加入中国籍。报道说,“如何将呼声转化为现实则需要中国篮协作出切实努力,更需要林书豪下定决心,抓住机遇”。

时政评论员李怡说,官方媒体的这种提法听起来很幼稚。

李怡说:“从种族来讲,自己种族的,它比较会高兴。比方说台湾也对林书豪高兴,甚至亚洲人也觉得比较光荣和高兴,这本身没有错,也很正常。但要把他拉到自己的政治体系里面,做它的国民,这是另外一回事情,是一种非常幼稚的想法。”

许多网民对官方媒体的这种说法也不以为然。有人带着讥讽的口气说,“人家是美国人,跟中国基本没关系,大家干嘛这么激动。”

官方的环球时报星期一在一项相关的民意调查中,没有问林书豪是否值得关注或追捧,而是问那些正在关注林书豪的网民为什么关注他,结果三分之一的人选择了他的华裔身份,但有三分之二的人选择了他的出色表现。

星期天(2月19日)林书豪和纽约尼克斯队主场战胜去年冠军队达拉斯小牛队,林书豪煽起的林旋风势头不减,继续猛刮。与此同时,大洋彼岸有中国官媒对林旋风别有一番心情,呼吁“收敛浮夸风”。

最近两星期,尼克斯队打了九场比赛,除了输给黄蜂队,其他都赢了。先发控球后卫林书豪功不可没。林书豪热散播到了全美国甚至全世界华人聚集的地方,中国半官方中新社在尼克斯队输给黄蜂队后发出一篇“评论报道”,题目是:林书豪失误频频回天乏力,浮夸“疯”宜收敛 。

*中新社:林书豪可能“飘飘然”,令人“大跌眼镜”*

报道说,尼克斯队的美国华裔新星林书豪在这场比赛中,竞技水平并未发挥到极致,失误频频。被称为“林疯”的他最终也回天乏力。“此前被美国和中国媒体大加赞美的林书豪当晚表现得确实属一般。比赛上半场,林书豪7投3中,罚球6投4中,得到10分、2个篮板4次助攻2次抢断,而失误竟然达8次之多,以‘大跌眼镜’形容也并不为过。”“对于尼克斯的败北,不少华人球迷深感失望”。

报道还说:林书豪17日第一次跻身NBA官网每周公布的最有价值运动员(MVP)排行榜,还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最新一期亚洲版封面,已在纽约等地拥有了大批支持者,“可能他自己都有些飘飘然”。

报道的结论是:“虽然林书豪和他的球队此番表现欠佳,但对于林书豪本人的职业生涯来讲绝不是坏事。他可以冷静地思考未来的职业生涯,让所谓“林疯”的“浮夸风”暂时收敛一些,无疑能令他更好地在高手如云的NBA成长,而不是日后变成昙花一现的匆匆过场人物。”

*林书豪谦卑低调,并无飘飘然*

这篇报道称林书豪“飘飘然”的逻辑是:只要林书豪“冷静地思考未来的职业生涯”,就可以让“让所谓“林疯”的“浮夸风”暂时收敛一些”。然而林书豪是在用其“战绩”来征战球场、征服球迷乃至所有迎风欢呼的大众的,同他自己是否冷静思考自己的未来并无关联。

事实是,在结束对黄蜂队的比赛后,林书豪的确流下眼泪。他对记者说,他也的确考虑了自己的未来,实在不行就到海外打球,甚至可以放弃,关键是要有个良好心态。作为基督徒和哈佛毕业生的林书豪在接受采访时一直是不卑不亢、落落大方、非常得体。他从来都是把荣誉归功其他球员,总在深刻剖析自己的不足。

*苹果日报:林旋风如何成了“浮夸风”?*

苹果日报星期二发表署名评论:林旋风怎么成了“浮夸风”?评论说:“泱泱大国竟心胸狭窄,中新社是官方机构,代表着十数亿人民和崛起中的大国,对此纯粹用负面的语气报道,透露出强烈的酸葡萄心理,这个泱泱大国的心胸竟如此狭窄?”

评论说:“林书豪小兵立大功的故事触动到全世界广大群众的内心深处,激发了有志者事竟成、以小博大、以弱胜强的励志精神和普世价值,所以才在短期内得到这么多媒体的 关注。特别是亚洲的年轻人多以他为傲。林书豪只在专心打球,并没有刻意追求名利。为甚么只有中新社不喜欢林书豪的故事?”

*不少中国网民宁愿支持易建联*

其实,并不是只有中新社不喜欢林书豪的故事。据美国之音记者黎堡星期一报道,很多网民认为,对许多中国人来说,林书豪只是一位起了个中国名字、长了一副中国人面孔的美国人,不值得国人为他欢呼喝彩。他们说,要捧就应该捧易建联,因为他是目前唯一一个在美国职业篮球联盟NBA打球的中国人。

“新浪微博的一项投票就“应该支持林书豪还是支持易建联”征求网民意见,结果在近6千个投票者当中,百分之86的人支持易建联,只有百分之14的人支持林书豪。一位网民说,易建联的荣誉才属于中国。另一位网民说,“支持国货,抵制外国牌”。”

*易建联们在NBA的不易*

中国曾有王治郅、巴特尔、孙悦、刘伟、姚明等在NBA打球,现在姚明已退役,其他几个早已回中国,在CBA效力。现在只剩下易建联还在达拉斯小牛队,打替补、坐板凳。

2月19日达拉斯小牛对纽约尼克斯,中国好多媒体都报道,这下该是“林易大战”。燕赵都市报还说:奥巴马总统要现场观看林易大战。结果,奥巴马没出现,倒是前总统克林顿到了现场。而且,由于“战况吃紧”,易建联始终没有捞到上场的机会。

*易建联:我的努力没得到回报*

中国媒体报道说,面对林书豪的成功,易建联说:“林书豪的努力已经得到了回报,而我的努力,则没有。”网易体育报道说,只是如果找不清究竟差在哪儿,纵然努力也未必能得到回报。

该报道说:“原因多种多样。首先与林书豪相比,阿联始终无法,或者说很难真正融入到一支球队中。在雄鹿,他几乎没有任何朋友;在篮网,同样也没有什么知心死党;在奇才,他与布拉奇倒是有时会去餐馆打打牙祭,但也仅限于此;而加入小牛队后,地位本就边缘的阿联变得更加沉默。这与林书豪在尼克斯里与队友打成一片有着天壤之别。或许这其中有林书豪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因素,但站在任何一名球员的角度来讲,如果不能融入一支球队,又何谈发展?”

现在看来,除了姚明好一点,在NBA 无法发展下去的王治郅、巴特尔、孙悦、刘伟都有这样的问题,他们都无法真正融入一支球队。

*“浮夸风”专利早有所属?*

至于林来疯是否浮夸风,香港苹果日报的评论说:‘浮夸’本是中共专利,听到党的宣传机构批评别人有‘浮夸风’,就特别具有讽刺性。‘浮夸’本是他们的专利。亩产万斤、‘土法炼钢’......

中国在大跃进年代要超英赶美,浮夸风最盛,导致许多地方瞒产虚报,饿死了大量民众。

这篇评论说:不敢诚实面对自己的过去,就不断向大家说谎圆谎,篡改历史,涂抹照片。长此以往,人的心态会严重扭曲变形。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