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义工心声:从黄婉贞败选浅议华人参政 /

义工心声:从黄婉贞败选浅议华人参政

历时数周的世嘉堡爱静阁选区教育委员补选工作结束了,本次竞选最有希望获胜的黄婉贞女士最终不敌对手,以171票之差惜败身为爱静阁区国会国会议员詹嘉礼助理的sam,使得华人小区错过一次绝佳的再送一名代表进入政坛的机会,在唏嘘之余,作为一个参与本次选举的义工,我有很多感受,不吐不快。最后还是决定写出来,希望通过回顾,和大家一起了解我们的小区,一起反思,即我们华人究竟该如何参政议政,使得我们华人参政之路在今后越走越宽,越走越明晰有力。一点拙见,不当之处,还请指教。

一. 华人面对拜票人士的问题

本次 补选,身为国会议员和省议员助理长达20余年的黄婉贞女士,用其丰富的选举经验,在选区内展开了非常专业的选举攻势。虽然面临资金短缺与人员匮乏、时间仓促等不利因素,但还是在一班义工的支持下,利用仅有的5-6周时间,黄女士深入学校、小区和居民区,挨户拍门,插牌、送选举单张,与选民交谈,介绍自己,了解民情,搜集民意,基本上覆盖了绝大部分华裔聚居区,功夫不可谓不足。这也是黄女士后来者居上,剑锋直至教育委员宝座的原因。在对黄女士的敬业表示钦佩的同时,也想说说选民们对候选人和本次选举的反应。纵观起来,很多人都知道即将举行的本次教育委员补选活动。在上门拜票过程中,大部分华人都能礼貌地应对候选人和有关义工,有些居民还表达其深深地谢意,以及明确的投票态度。有一些华人还提出很多具体的问题,其中有些,非常犀利,切中要害,这一点让人感到欣喜。但与此同时,也有少部分华人,表现出淡漠、粗鲁和无礼的一面,给人感觉或避之不及、或与我无关,这里面,讲广东话的老人占了一大半,讲国语的中年人士占了一小半。反而很多中学生、大学生和年轻人,能够饶有兴趣地聆听拜票人士的讲解,并且允诺要认真对比几位候选人的数据之后,再行决定。

另外,一些大楼的管理人员,面对拜票,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绝大多数面对我们的到来积极配合,而个别楼宇管理人士(还是华裔),却百般阻挠,即便因政府规定不得不放行,也对待循规蹈矩的我们如贼人一般,令人很不舒服。

二.华人面对投票的问题

本次拜票,我们基本走遍了选区内华人聚居区,在介绍了本次选举的总况和黄女士的背景之后,很多华人表示会考虑前来投票。但是在选举现场,对照下来,有很多华人并没有履行承诺,前来投票,反而是其它族裔的人士,很早就来到投票站,排队投票。本次选举时间是从上午10点到晚上8点,基本上为各个时间段的选民提供了便利,但是有很多人士,还是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前来。这一点,归结起来,不是对此事重视不够,就是公民意识不够强吧。

三.华人面对选谁的问题

最近在网站上看到一些文章,就华人是否一定要选华人,进行质疑。本人曾经几次帮助过各级议员的选举工作,并参与到一些议员的日常办公之中,最后得出的感受是,目前华人在从政方面,才蹒跚起步,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沈淀 ,才能真正造就一批像邹郅惠、陈国治这样成熟老练的政治家,而他们,也才能有真正的实力,为华人小区代言和谋求利益。因此,无论其隶属那个党派,只要是华人,愿意走上从政这条艰辛之路,我们都应该用积极的热忱去支持和培育,这样,才可以做到,无论在哪个党派里,只要有华人,就会有华人小区的代言人,就会有华人的社会影响力。至于那些以党派来划定是否有利于华人的想法,应该是在同为华人参选人,但是代表不同党派的前提下,才可以予以考虑的,虽然我的想法有些片面,但是,在残酷的现实下,我们华人,不应该只成为一颗被别人利用的棋子,我们应该造就自己的政治力量,真正地体现出与华人人口相符的影响力来。

华人参政人士的问题

本次竞选,包括黄婉贞女士在内的很多参选人之前并不为人所熟知,尽管黄女士在东区非常知名,但她也是直道1月中旬宣布参选后才引起小区关注。所以,我建议那些有心参政的华裔人士们,如果你争得希望投身政治并取得成功,请尽早和小区挂钩,建立你的形象,不要等到选举时,才来宣传,这方面,我们已经有很多惨痛的教训。也希望我们的媒体,能够发现和识别人才,为他们进军政坛,铺路架桥。

本次赢选的Sam 先生,上次和原本是教育委员的黄素梅女士对决,仅以数百票之差落败,已经表明我们华人小区在政治参与方面的意识不强、力度不够。此次其卷土重来,最终以微弱优势胜出个方面条件都非常不错的黄婉贞女士,这对爱静阁区这样一个典型的华人聚居区,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警醒,希望我们的华裔选民能够深究其因,也希望我们的华裔参选人能够不断加强学习和积累,扎根华社,胸怀全局,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本地政界人士。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