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北大洋毕业生:加国推广中国当代艺术 /

北大洋毕业生:加国推广中国当代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对加拿大人来讲或许还很陌生,但在欧洲的艺术品市场已经备受关注。一名因为热爱艺术,相信用艺术来传播文化的加籍北京大学毕业生,希望用自己对中国的认知,激发更多本地艺术品爱好者收藏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兴趣。

陈庆庆、邢丹文、苍鑫……,当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何婷(Christine Platt)娓娓道出这些如今在中国颇有名气的当代艺术家的名字时,令记者感到自愧不如。为了在本国推广中国当代艺术,何婷于不久前开创了顾问公司「Art Ventures」,为中国当代艺术品买卖提供谘询。

几年前,拥有皇后大学历史系和剑桥大学中国经济系学士学位的何婷,因为对中国历史和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前往北京大学修读经济硕士学位,在北京求学的一年中,她遍访当地画廊、博物馆及访问了不少艺术家,对中国当代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它可以反映一种文化或历史,中国当代艺术很多时候更贴近现实」何婷继续告诉记者,「对于加拿大艺术界来说,中国当代艺术的还是非常新的概念,而新艺术家尤其是中国艺术家,往往能给艺术界带来不同的思想观念,这就是艺术特有的价值。」

也正因为如此,何婷希望将全新的中国当代艺术带到加拿大来,为西方的艺术爱好者带来一种新鲜的方式去感受生活。

然而,要引起北美艺术界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兴趣,还需要一个文化灌输的过程。何婷计划发展的第一步,是筹组会社﹐筹集到一定的会员人数,为他们展开有关中国艺术背景文化的教育,令他们从兴趣爱好者,成为真正能够购买这些艺术作品的人。

有本地艺术品收藏家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形式「代表性」不足,其创作形式複製了不少西方艺术模式。

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拥独特视角

何婷为此反驳道:「複製艺术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事实上全球的艺术界都在互相複製,这并不影响艺术本身的价值,最重要的是艺术作品在複製的同时有没有添加新东西,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就是添加了他们感知生活的独特视角。」

1949年以前的中国艺术界对西方世界基本是封闭的,随?近年来中国与世界的接轨,新兴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们观念大胆开放,在吸引了欧洲艺术界的目光的同时,也让当地政府产生了警惕。北京着名行为艺术家艾未未,用艺术作品针砭时弊之馀,还以公开发表人权言论而引起西方媒体的极大关注。

何婷承认,带有政治色彩的中国现代艺术作品不可避免的成为西方艺术收藏者更有兴趣的「猎物」,但她个人更倾向于围绕艺术本身去讨论它的价值。「艾未未是一个很特别的艺术家,除了创造艺术之外,他还发表很多言论。我欣赏他的艺术,如果有本地的收藏者对他的艺术作品感兴趣,我愿意为他们引荐,但我希望他们就艺术本身价值做更多的交流。」

在中国的一年时间里,何婷见过不少当地着名当代艺术家,在交流的过程中她感受到,这些艺术家们对能够用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念非常强烈,令她坚信他们的作品非常具有在北美推广的价值。她说:「过去30年当中,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在欧洲已经佔有了一定的市场,这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我的目标就是让这些作品也在本国打开市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