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因为钱我曾失去的朋友:最终又回来了 /

因为钱我曾失去的朋友:最终又回来了

读了加国无忧上的一篇文章“不知对错:为了钱,我失去一位好朋友”,心中感触很深。其实,我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因为钱而险些失去一位不错的朋友。只是时过境迁,现在我们又重新做回了朋友。

大约三四年前,我的朋友一家来加拿大落地。他们的女儿当时正在读高中,所以我朋友准备留下来陪孩子上学,而她的先生计划在安顿好她们母女以后就回国工作。

来加之前,他们并没有买房子的打算,只想租一个条件比较好的condo。可来了以后很多人都劝他们,说在加拿大租房不如买房不划算。朋友和丈夫盘算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买房。
他们很快就选中了一所某名校区的房子。按说这几十万的房款对他们来说跟本就不是问题,可由于是临时才决定买房,手头的钱就有点不凑手,差了三万加元。朋友说她不喜欢贷款,就和我商量,能否先借给他们三万块钱拆兑一下,等她老公一回国,马上就把钱给我汇过来。

朋友可能不会想到,她这是给我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我自己的房屋贷款还没还清呢,哪儿来多余的三万块钱可以借给她?以我和国内亲友打交道的经验,如果对朋友实话实说,她多半不会相信;可如果不说实话,我又能怎么办?

果然,当我对朋友如实相告,她露出了一副难以置信的神情,说:“真的?你们来加拿大都好几年了,怎么连这点钱都没有?”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你不会以为我会赖账吧?”
我虽然也笑着,心里却非常不是滋味。我了解朋友的为人,所以丝毫也不担心她会赖账。况且,凭他们夫妇的经济实力,也完全没必要欠债不还。如果手头宽裕,我当然愿意帮朋友这个忙。然而,没有就是没有,我也没那个本事变出三万块钱来给他们呀。

对国内的许多白领来说,这三万加元也许确实算不了什么。可对于我这个年纪的普通加国移民,却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了。成天辛辛苦苦地养房、养车、养孩子,好不容易有点余钱就赶紧想着多付点mortgage,想存点儿钱谈何容易?

很想对朋友推心置腹地把这些话好好说一说,可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在人家需要帮忙的时候,我没能帮上忙,再多解释恐怕只会有“此地无银”之嫌。

朋友很快就通过其他途径解决了这个问题,此事我们以后也就都没再提起。可从那以后,我们的关系却明显生疏了不少。她搬家时“温居”,甚至都没有请我们去。大家彼此都清楚,那件事儿在我们心里还是留下了一根刺儿。

去年夏天,我突然接到了这位朋友的电话,说她女儿已经被大学录取,她也准备回国和丈夫团圆了。临行前,想请我们这些朋友一块聚聚。

那次聚会,朋友当着大家的面一再感谢我,说刚来加拿大时给我添了不少麻烦,我们开车带着她买菜、看房子、办各种证件,给她帮了大忙。她还一再嘱咐我,要是回国时遇到什么难处,一定要去找她。

听到朋友这么说,我感觉特别开心。虽然当初帮她并不是为了图她感谢,虽然曾经也有过误会,可看到她终于理解了我对她的善意,心里还是热乎乎的。

和朋友一聊,才知道她这两年其实过得也不容易。尽管经济上没有后顾之忧,可毕竟和先生两地分居,所有的事情都得她自己扛。她自己又要读书,又要照顾女儿,还得打理房子。劳心劳力不说,就连花钱,也不再像在国内那样大手大脚了。

用她的话说,回中国时花几千块钱买件衣服是常事儿,可在加拿大花几百加元都得掂量掂量。总觉得丈夫在国内挣钱不容易,自己在加国又没有收入,不知不觉就精打细算起来。听她这样说,我也会心地笑了。

朋友其实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只是以前对加拿大的情况不太了解,才会对我产生误解。在加国生活了几年,她对移民生活的酸甜苦辣有了切身体验,自然就理解了我当初的苦衷。

说起来,加拿大真是个好地方,青山绿水的自然景观和宁静随和的社会氛围,让人的心态不知不觉中就平和下来。在这里呆久了,就会对生活产生感恩之心,也逐渐学会了理解和体谅别人。

以上文章为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作品
■ 非合作媒体如未征得加国无忧网站许可,请勿转载此文 ■
诚征写手 欢迎来稿 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