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央视主持芮成钢:中国到了示弱之时 /

央视主持芮成钢:中国到了示弱之时

「中国人的自信始终来自长江长城、黄山黄河、56个民族繁荣富强,这样的自信并非基于平等基础,反倒特别脆弱。」昨天下午,央视主持人芮成钢携新作《虚实之间》在深圳举行首场读者见面会,接受媒体专访时他犀利如常。

作为央视最具国际风格的年轻主播,以及采访过数百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商学界领袖的媒体人,芮成钢的到来令深圳读者很兴奋,中心书城北区大台阶许久没有出现如此人山人海的盛况。「作为财经记者,深圳是我来得最多的城市之一,这真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芮成钢说。

中国到了「示弱」的时候

当大多数中国人为「大国崛起」欢欣鼓舞之时,芮成钢却在书中清醒发问:「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在书中,他从自己因为长着一张「中国脸」,在国外逛街被人跟踪、吃饭挨宰写起,引出一个关键话题:世界如何看中国?

他以媒体人特有的敏锐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年中国已经展示了过多的强大,到了有必要示弱的时候。「自信的人敢于承认缺点,不怕被别人批评两句,也不会一年被严重伤害感情若干次。一个强大的民族也应该敢于客观全面地展示自我——我们有高楼大厦,也有老少边穷;我们有奢华现代,也有平凡市井;我们与世界接轨,也需要世界援助。」

在芮成钢眼中,「价值观单一」是当下中国人的通病。对物质不切实际的追求,对一夜暴富的渴望,对金钱的颂扬,使得所有人为了一种价值观而活。他并不简单抱怨人们「素质低」或「没理想」,而是深入反思,为什麽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每个阶层的人,都没有足够的安全感?

与「大人物」平起平坐

芮成钢能说一口「比大多数美国人」还好的英语,他对此的解读是:「这个『好』指的不是发音,而是语言的质量和信息的深度。」凭着高超的英语水平,他曾与数百名国际政商领袖对话;并且通过真诚的交流,从这些头顶光环的人们身上,读出了人的共性。「不是因为做了朋友才平等,而是因为平等才能做朋友——不相信这一点,不践行这一点,就永远不能成为一个好的交流者。」

作为唯一一个两次在G20峰会上提问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中国记者,芮成钢讲述了背后的故事。第一次在G20伦敦峰会上,他得到了最后一个提问机会,因为一直举着手,表现得「很执着」。他透露说,支撑自己一直举着手的,竟是香港导演李翰祥在回忆录中提到的一句话:在香港做演员,一定要记住八个字,「旁若无人,死不要脸」。

而第二次在G20首尔峰会上提问奥巴马,芮成钢因为「代表亚洲」引起了一番不小的议论。为了还原事实,他特意在书中再现了当时与奥巴马的对话全文《我与奥巴马对话真相(国际未删节版)》,曝光未经剪辑的真实过程。「提问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国际礼仪』,相信读者会给出自己的答桉。」

一辈子不敢挣脱「纸枷锁」

今年34岁的芮成钢,刚好走到了「而立」与「不惑」之间。

他见过世界上「最有钱」、「最成功」的人,所以深知,「钱买不来快乐和幸福」,「任何一部英雄史的背后都有一部血泪史」。

他曾经在高考估分后填满了志愿表上的每一个空格,只要有学上,坚决不复读,哪怕只能读一个大专。他经历了姥姥姥爷相继去世的伤痛。「我能够揣着几个月的薪水飞回去,为姥爷付手术费,但却没能在他行动自由的时候多尽一些孝心。」

「人的一生,真正能拥有的财富,其实就是这些记忆。」在媒体见面会上,芮成钢说,人生在世,都背负着各种各样的「纸枷锁」,明明一挣就开,但是一辈子都不敢挣开。「我喜欢爬香山。傍晚华灯初上,在山顶可以远远眺望北京的五环路、四环路、三环路、二环路,圈圈环绕的灯光围起了一座城市。而这个城市里所有的狂喜和刺痛、幸福和挣扎,此刻都与我无关。往日的忧虑和困扰,此刻也都失去了意义。如果不曾登高望远,我们可能永远要用那些枷锁折磨自己,从而变得干涩、易碎,远离真实的自己。」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