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屡遭越菲日围剿 中国硬起来呼声高涨 /

屡遭越菲日围剿 中国硬起来呼声高涨

【多维新闻】连日来,中国与邻国的领土争端事件频发。越南21日通过《海洋法》宣示对中国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中菲黄岩岛对峙持续至今仍无任何实质性进展;日本右翼集资购买钓鱼岛的活动还在继续。面对此类领主纠纷,与中国官方“强烈谴责”、“严正交涉”等说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益高涨的“中国该硬起来”的呼声。

将越菲日等小国围剿中国的动作集中在一起,便容易勾画出一幅中国屡遭邻国欺负的图画。就此也可以解释,为何中国民众会以“中国该硬起来”、“硬起来才是真正的中国人”等口号作为攻克之举。因为在他们看来,无论是对强大的美国,还是对越菲日等国,中国都无一例外表现得“很软弱”。高呼“中国硬起来”的群体,最不能忍受的,是中国始终不能提振大国雄风,且一味地向比自己武力差的国家示弱。

至于怎样才算是不软弱,才算是“硬起来”,最直接有力的举措便是把那些试图在中国固有领土上分得一杯羹的国家“打趴下”、“打服气”。一种有代表性的说法是,世界各国面对中国N次的“强烈谴责”和“严正交涉”已经耳朵起茧了,美越菲日等国正在观看中国的“喜剧片”。其他国家也在跃跃欲试,加入到这场游戏中来。

一方面是民众日益高涨的“硬起来”呼声,一方面是中国官方“综合考量”后作出的和平外交结论。两者之间似乎很难“左右逢源”。因为前者的“硬起来”是以中国会否动用武力为标准,而后者却是以不动用武力为前提作出的。虚胀的民意,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出口恶气”上,很少会考虑和平解决领土争端给中国带来的后续发展。并想当然地认为,“和平外交”不过是中国用来愚弄民意、从而避重就轻的挡箭牌。

此外,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纠纷中,美国似乎从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过。在黄岩岛问题上,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为两国的军事安全同盟关系夯实了基础,加之奥巴马政府出于“重返亚太”战略的考量,很愿意将菲律宾当做牵制中国的代理人。然事实上,美菲之间同床共枕之余,也有着各自的私情存在。这种表里并不尽如一的现象,在中越南海、中日钓鱼岛问题上也有类似的情况存在。中国每遇领土纠纷,就首先将“美国捣乱”、“中美对立”的情绪表现出来,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还容易受此羁绊“迈不开步子”。

中共官媒《环球时报》25日发表题为《三沙市锻炼全中国的意志和胆略》的社评,称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主动性是越菲等国“倒逼”出来的。并直言,中国过去在南海问题上投鼠忌器,顾虑很多,担心被西方制裁,才担心国际形象受损。这可以看做是对中国以往外交模式的批驳,亦可以看作是对中国以后外交道路的建言献策。“南海局势最糟糕的局面”,不是战争,而是“越菲等国越来越嚣张,它们在美国的帮助下形成以小制大的成熟模版,最终在中国周边打造起捆住中国手脚的锁链”。而中国的内部,则是怨声载道,“硬起来”大大受挫。

至于“以小制大成熟模版”的形成,一方面得益于美国的主动和越菲日等国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还有中国的无形助推。在中美第四轮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开幕式上,胡锦涛指出要“打破历史上大国对抗冲突的传统逻辑,探索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大国关系的新路径”。从中不难看出,中国之所以不能顺应部分民众“硬起来”的呼声,原因在于其不愿意加入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中,不愿意把国际交往看成是一个你有我无的零和游戏。中国的这一“良善”目的,在“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的国际规则面前,显然很难让力吁“中国硬起来”的民众满意。

抛开越菲日等国的不间断“骚扰”,以及此起彼伏动用武力的呼声,中国如何才能真的“硬起来”,才是最核心的问题。24日,中国在航天与深海潜水器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太空实验室成功交会对接、蛟龙号载人潜水艇下潜超过7,000米。此类“上天入地”的成就,与那些寄希望于武力对抗来展现大国强国形象的民意相比,显然要实在得多。不过,大国的崛起,向来不单单是经济势力和综合国力的崛起,还需要有大国心态作为后盾。前提是,摒弃受害者阴影,并适当给美国松绑,方可迈开步子谋强国发展之路。

(泉野 撰稿)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