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痛失加拿大?中海油大并购引美国警觉 /

痛失加拿大?中海油大并购引美国警觉

“应该对中国并购尼克森说OK吗?”在距离中国7000公里之外的加拿大,一场争论正在上演。加拿大尼克森石油公司董事会22日宣布同意中海油并购,这笔并购达到151亿美元,如果成功将是中国最大的海外并购事件。世界媒体纷纷回顾2005年中海油竞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的事件,当时它在美国遭遇政治风暴,被迫撤回并购要约。美国媒体称,并购尼克森有两大标志意义,一是中海油翻身,二是美国近邻和盟友加拿大转向中国。加拿大政府试图避免过渡政治化,主张从经济视角评判并购。事实上,中海油距离并购成功还有许多道坎:尼克森公司股东大会、加拿大工业部以及竞争署都需同意。英国《金融时报》说,中海油需要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批准,还需要在英国申请运营牌照,因此这将是“衡量中国公司全球交易撮合能力迄今最当真的指标”。加拿大《环球邮报》称,美国可能施压加拿大政府阻止中海油并购。不过,加国主流声音目前看好这笔并购,加总理哈珀此前也表示“不想成为美国的俘虏”。

加拿大激烈争论中国并购

“一代人之前,丰田公司在加拿大滑铁卢地区建厂,投资达1亿美元,雇佣400多名加拿大人,当时,该地区民众正对他们的经济前景一筹莫展。丰田设厂的消息就像‘6月份迎来了圣诞节’。”对加拿大《记录报》而言,中海油并购尼克森堪比几十年前丰田在加设厂,该报25日回顾了“亚洲的老朋友”日本,聚焦于“亚洲的新朋友”中国。

24日,哈珀公开表示,“根据法律,并购必须对国家有净收益。人们不要过早对政府的决定下结论,这项投资在接受或拒绝之前将被彻底详细审查。”“加拿大会对中国并购尼克森说OK吗?”加拿大《蒙特利尔公报》写道,哈珀一直将自然资源开采作为政府最前沿政策,试图确保加拿大未来成为能源超级大国。英国《金融时报》说,今年2月哈珀访问中国,目的就是为加拿大油砂开采争取市场,他将这项工程比作中国的长城,还称“但只能更宏伟”。

加拿大媒体称,尼克森公司将在9月举行特别股东大会,届时需2/3以上股东同意并购。卡尔加里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学者米特兹在《金融邮报》上撰文说,并购的消息已经让尼克森的股东变得更富了,公司股票从17.29美元升至26.35美元。《蒙特利尔公报》称,真正的挑战在政治层面。中海油的并购需要联邦工业部长帕拉迪斯的批准,他需根据《加拿大投资法》决定并购是否对加拿大有“净收益”,评估期限是45天,还可延长30日或更长。加拿大竞争署也需评议并购是否明显削弱竞争。

“中海油再度出海。”英国《金融时报》24日写道,如果第一次未能得手,那就亮出鼓鼓的钱包,再接再厉。7年前因美国政界反对而放弃竞购优尼科的中海油,这次出价151亿美元要并购尼克森,而加拿大也是一片对外国并购持敌意的国土。从附带的“爱之炸弹”来判断——中海油将寻求在多伦多上市,并把其北美总部设在卡尔加里——中国对这笔交易志在必得。“加拿大政界除非头脑发昏才会阻止这笔交易”。

“你支持中海油并购尼克森吗?”加拿大《环球邮报》的在线民调显示,28%的人的选项是“支持,这对尼克森公司有利”,54%的人的选项是“不支持,这对加拿大的石油行业不利。美国《华尔街日报》24日则报道称,加拿大亚太基金会周二公布的民调表明,47%与亚洲有联系的加拿大人,选择中国作为签订贸易协议的对象,远高于日本的16%和印度的15%。

美国“市场观察”23日称,即使尼克森的股东赞成并购,这仍将是一个棘手的政治难题,中海油与尼克森的协议被民族主义与意识形态所羁绊。路透社引述美国马里兰大学学者莫里奇的分析称,“加拿大人一直在担忧美国的影响力和霸权,我认为他们对中国人统治的忧虑会更甚于对美国人的忧虑。”加拿大《温尼伯自由报》25日刊登社论说,尼克森协议打开了通往中国的大门,尽管欢迎中国公司来拯救一个处境艰难的加拿大石油公司,但加拿大不应该“天真”,还应知道另一面。现在的问题是一个由中国政府控制的公司是否应该在加拿大石油产业中扮演一个大玩家的角色。加拿大前安全情报局分析员科尔24日在《渥太华公民报》上更是扯到中国对叙利亚总统巴沙尔的态度、中国在南海和东海的举动,他说“任何奇迹都有结束之时”,担心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结束、减少购买石油,还担心“如果中美因台海开战——尽管这不太可能——美国会不会对中国石油禁运”。不过,扯了这么多,他还是强调,中国是当今唯一能在国内外进行数十亿美元投资的国家,这些担忧“并不意味着应该反对所有的中国投资”,加拿大需平衡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使用石油这种神奇燃料获得胜利的经验让任何参战者都铭刻在心。法国参议员波润格说,‘拥有石油者,将拥有世界。’”加拿大《环球邮报》说,加拿大在全球石油争夺中再次成为焦点,过去100年间,有超过1万亿美元投资于加拿大油气资源发展,其中多数来自外国,这对促进加拿大的繁荣至关重要。《多伦多星报》称,哈珀不会阻止这笔投资。实际上,加拿大总理将会拍手称快。加拿大艾伯塔的庞大石油储备只有中东能比,而世界头号债权国中国拥有的庞大资源(现金),是哈珀渴望发掘的。2010年以来,中资公司已向北美油气领域投入了170亿美元。“但是,中国至少还有另外2万亿美元并购火力”。

美国警惕“失去加拿大”

美国《商业知情者》24日刊文解析“美国如何把加拿大输给中国人”。文章说,1949年共产党打败国民党控制中国之后,华盛顿一再哀叹“谁失去了中国?”最终导致一些人职业被毁,国务院受到抨击。在今天高度紧绷的政治环境中,如果一些政客指责奥巴马政府把加拿大的能源领域推入中国的怀抱。那也在意料之中。路透社报道说,美国参议员霍文称,共和党议员26日将提出新的能源立法,帮助打赢同中国进入北美能源的战役。霍文称,“我们没有着手开始,中国人已经进发了,犹豫者成了失败者。”他还称,中海油的尼克森并购是奥巴马今年1月拖延批准基石XL油管计划的“直接结果”,该油管被用来将加拿大油砂输往美国得州的炼油厂。在奥巴马表态几周后,哈珀声称,加拿大需要开发更多机会将油卖到中国。

“霍文是何许人也?”美国《商业知情者》写道,他来自北达科他州,该州涉及基石XL油管,而霍文为这个项目进行“侵略性鼓吹”已经很长时间,他竞选的主要捐款人都是能源公司。

美国福布斯新闻网说,美国多年来一直在寻找安全的石油供应源,以避免委内瑞拉和中东的政治不确定性。而加拿大似乎是一个绝佳选择,它是美国后院的友好盟友,政治上稳定,并且,近年来由于新技术和创新手段,加拿大打开了大量新的石油储量。文章认为,近年来,从多伦多和温哥华的住房市场到艾伯塔的石油产区,中国在加拿大的影响力变得很强,但尼克森并购事件将这种趋势完全带入另一个层面,导致这种形势出现可以说是美国的“战略失败”。

“我们作为一个国家和供应商,将来不想成为美国的俘虏。”哈珀上月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谈及油管计划时这样说道。加拿大《环球邮报》25日说,上世纪70年代,加拿大78%以上的石油和天然气工业被外国控制。90%的公司被外国控制,主要是美国。文章称,这样的数字促使特鲁多政府推行能源计划,到八九十年代外国公司控制的比例出现下降。

“中海油长了一智”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将是衡量‘中国公司’全球交易撮合能力迄今最当真的指标。”英国《金融时报》25日评论说,完成该交易面临非常多的监管障碍:由于尼克森是加拿大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因此该交易需要获得加拿大的批准;由于尼克森拥有墨西哥湾的深海资产,因此该交易需要获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批准;此外由于尼克森拥有北海的资产,中海油还需在英国申请运营牌照。文章写道,中海油上一次宣布在美国进行逾100亿美元的并购时,遇到了华盛顿猛烈的政治攻击,最终被迫收回并购要约。那次交易失败给中国石油企业留下了很深的阴影,以至于多年来它们一直不敢再次尝试在美国投资。相比之下,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前景看起来要光明得多。加拿大《环球邮报》说,中海油为寻求赢得渥太华的信任,谨慎耕耘,在伟达公关的参谋下,做出了一切正确的举动以争取渥太华的支持:承诺对尼克森现有资产大量投资、获得尼克森董事会的支持而不是试图敌意并购、誓言在多伦多上市、承诺把卡尔加里作为中海油北美和中美总部。一位了解该公司的消息人士说:“这显然是一个商业尝试。它给人的外观、味道和感觉都是一个商业实体。”

“中海油达成以151亿美元并购加拿大油企的交易后,每个人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获取能源的下一个目标是哪里?”美国《华尔街日报》25日刊文说,从地理方面的因素来考虑,加拿大与英国的石油开采和生产企业最有可能成为中国油企并购的目标,拉丁美洲尤其是巴西近海仍然具有吸引力,中东和北非在一段时间内仍然是禁区,除了地缘政治风险,在那里作业的中国工人面临被绑架等危险。

伦敦大学学者克里夫2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无论加拿大政府同意与否,中海油的并购都是正常的市场商业行为。中国积极进行海外并购无非是基于两点考虑。首先是战略资源获取,这和美国在上世纪向世界极力汲取能源储备的做法类似。另一方面,中国希望展开低成本的海外市场投入,为经济复苏后获得利润做准备,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经济复苏离不开能源和其他原材料。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