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哈尔滨上演“步步惊心”走着走着就消失了 /

哈尔滨上演“步步惊心”走着走着就消失了

亲,珍惜你在哈尔滨的每一个朋友吧,因为他们可能走着走着就……消失了……”这看似揶揄,又透着点儿心酸的微博痛指哈尔滨近来频发的地面坍塌事件。

“步步惊心”剧情:

9日早,哈尔滨市南岗区铁路街与上方街交口人行道上,惊现长3米、宽2米的大坑。

12日23时许,哈尔滨市南岗区工程师街35—1号门前人行道突然塌陷,一辆轿车的两个前轮陷入坑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14日14时45分,哈尔滨市南岗区邮政街62—2号人行道与马路连接处,出现了一处塌陷,洞口长约2米、宽约1米,但地下空洞很大。

14日,南岗区辽阳街90号发生路面塌陷,4人坠入路面塌陷处,2死2伤。

16日下午,哈尔滨市南岗区燎原街与大直街交叉口出现一处塌陷,惊现3.3米深空洞。

17日,哈市东直路与红旗大街交口路段出现地面下沉、塌陷、裂纹的情况

17日早5时,道里区机场路康家路段路面塌陷,导致一辆罐车侧翻。

8天时间,7起坍塌事故,2死2伤,2车坠坑。地面塌陷如此频繁,有人恐慌,说这是2012的前兆。笑话,2012前兆只在哈尔滨上演?观乎整个“剧情”,路面的豆腐渣工程、维修的不及时、安全监管的不到位、路基被挖空、管理者不作为,才演绎了接连不断的“步步惊心”。

哈尔滨8天内发生7起路面坍塌事故致2死2伤(图)

一位外国朋友曾问我,你们中国为什么天天在修路?是啊,现实中,有多少公路在天天修、月月修、年年修,似乎总也修不完。好不容易修完了,也用不了几年,便莫名其妙的遭到损坏。近年来,全国各地“地陷”频繁,追溯源头,路建企业恶性竞争,竞标价的一低再低、转包次数多、吃回扣的多,导致材料都采用质量标准的“低限”,虽然公开的数据相对合理,但实际实施工程中的人为操作业内人士已司空见惯。“偷梁换柱”的人们,试问当你的亲人走在你修建的公路上时,你是何心情?

据哈尔滨排水部门介绍,其中3起塌陷是由于8日一场急雨引起排水管线泄漏。事后,排水部门要求“‘软硬件’同时跟上,在抢修中要完善硬件设施,在管理制度上将进一步精细化。要求大雨过后,巡视人员增加巡视周期和密度,注意地表的细微变化,及时发现塌陷隐患。排水部门提醒,市民也要提高防范意识,24小时为居民解决排涝问题。”事后诸葛亮!平时为何不注意地下线路的保养?为何不注意地下水的疏通和排泄?雨后为何没第一时间检查管线?为何非要等到用生命来回填的时候才想到你所要求的“软硬件”要跟上。请问相关部门,市民如何提高防范意识?市民没有超能力,不会预测未来,自古以来市民吃的是米饭,走的是公路,本以为脚踩平地心里有底,谁能料到走的却是“阴阳路”,踩的却是“奈何桥”。

近几年,哈尔滨的街道越来越宽,地下商场越来越多,高架桥穿梭在城市之中,地铁工程也在如火如荼的挖掘中,这些无疑加快了城市建设、城市现代化的脚步,但城市建设不能光顾“面子”,就算只做表面文章,也请先把路上的补丁填平,请先把人行道上的砖块铺好,请先把无盖的窨井盖严……,请城建者把犄角旮旯的小问题先解决,再去给城市缝制光鲜亮丽的外衣。

希望哈尔滨不要像灾难片《地陷危机》一样,因为哈尔滨没有“马特”,哈尔滨只有“手足无措”的城市管理者和“心不在焉”的建设者。希望城市的管理者和建设者找出塌陷问题的根源所在,做好亡羊补牢的善后工作的同时,也做好提前的预防工作,让哈尔滨人可以不再“杞人忧地”,让哈尔滨人可以毫无顾忌的走在新时代的康庄大道上!

马路“吃人”需要有人负责

一些专家和市民认为,屡屡发生的悲剧拷问着城市基础设施的质量和管理水平,市政部门应更加重视人们生命的价值,在规划设计和建设上尽可能周全细致、保证质量,不能把事故原因都归于“意外”,如果始终没有人为“走路死”负责,那么城市质量就难尽快提高。

记者了解到,基础设施设计标准可能存在过低和相互不配套的现象,这些“短板”容易导致事故发生。金珂锐说,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路灯接线盒距离地面应为30厘米至50厘米,高新区的路灯虽然符合标准,但当时降雨导致部分路段最深积水50厘米以上。

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建筑师蒋群力认为,目前建筑工程领域的法律法规相对健全,但不排除个别工程存在质量把关不严的问题。现在一些工程项目重建设轻维护,需要对工程设施进行常态化检查维护才能防患于未然。

对于部分城市路面频现塌陷的现象,曾有政协委员调查后认为,施工单位盲目抢工期,偷工减料、违反工序、违规操作,往往回填不实,在地下设施周围形成空洞隐患,这是造成地面塌陷的根本原因之一。可以说,城市地面塌陷很大一部分属于“人祸”。

一些专家认为,各地应建立起更为清晰的市政责任机制。河北工程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教授李思敏认为,相关道路、线路的产权单位应对地面及地下附属物经常性检查检测,形成制度,责任到人。防止出现问题时责任不清,互相推诿。

还有专家认为,“走路死”发生后必须有人被追责。如果每次都不追问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类似的事件将难以避免。“应以严格的问责督促相关部门定期进行检修。”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律师马巧华说。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