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甲午海战118年祭:中国败于劣质煤渣 /

甲午海战118年祭:中国败于劣质煤渣

甲午海战118年祭:起于外敌入侵 败于劣质煤渣(组图)

导语

在今天的局面中回顾历史,有一种紧迫感和现实的焦灼。1894年9月17日,中日爆发甲午海战,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在黄海北部鸭绿江口大东沟激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史称“黄海海战”。5个多小时的黄海大战结束后,日舰无一沉没,大清痛失5艘巡洋舰,北洋水师由此失去制海权。中日历史的走向也彻底被改变。这是近代海战史上第一场大规模铁甲蒸汽舰大战,被西方人称为“近数十年欧洲各国所未有”的大海战,交战双方投入兵力之多、时间之长,以及战斗的激烈程度,都是近代世界海战史上所罕见的。

甲午战后,大清海军反思北洋水师阅操:“多尚虚文,未尝讲求战事。在防操练,不过故事虚行……平日操演炮靶、雷靶,惟船动而靶不动,兵勇练惯,及临敌时命中自难”。

甲午海战118年祭:起于外敌入侵 败于劣质煤渣(组图)

买铁甲舰建设近代海军

“开眼看世界”的大清,看到自己已失去建造战舰的话语权,在买船问题上开明起来。但心怀鬼胎的英国人卖船时,提出建立英中联合舰队的主张,由英国人阿思本任舰队司令。将军权交给洋人的做法,不仅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在实际操作中,也纠纷不断。1863年9月,英中舰队开到天津后,不得不退船解散。

1866年,同治皇帝命沈葆桢总理船政事务,统管造船厂和前后学堂、水师营。“自力更生”的沈葆桢,建造3艘国产军舰后,成立了福建船政水师。“牡丹社事件后”的1879年,清政府诏令闽局轮船先行练成一军,它取代了旧式水师福建水师。福建船政水师成为近代中国最早水师,其主力战舰全是木制战舰。这些木制战舰在1884年的“马江海战”中,被法国舰队的铁甲舰,仅用30分钟即全部消灭在马尾港内。

在南方建立福建船政水师的同时,清廷命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积极创设北洋水师。1879年李鸿章向英国订造蒸汽动力包有钢板的巡洋舰,购扬威、超勇两舰;次年,又向德国订造定远、镇远两钢甲战列舰。1881年先后选定在旅顺和威海两地修建海军基地。几年之间,北洋有了舰,又有了港,水师已初具规模。李鸿章放言“就渤海门户而言,已有深固不摇之势”。

太监参与“校阅”

近代中国的海上军演,是由北洋水师搞起来的。但那时不叫军演,叫“阅操”。依北洋水师阅操制度,“每年由北洋大臣阅操一次”、“每逾三年,由总理海军事务衙门请诣特派大臣会同北洋大臣出海校阅一次”。

北洋水师规格最高的“阅操”,即第二次阅操,时间是1886年5月。此时,经过10年买舰及练兵,北洋水师已编练成军。北洋大臣李鸿章奏请朝廷钦派大臣校阅。慈禧太后见到奏折后,即派总理海军大臣醇亲王前往北洋巡阅。

醇亲王主动请求派储秀宫总管李莲英随行,以减少太后对自己的猜忌。慈禧亦有自己的打算,当即允准,加派太监、御医随行,“以时调护”。于是,总理海军大臣校阅北洋水师时,身边就多出个太监来。

当表演代替了军演

清宫画工所绘的这套《渤海阅师图》,十幅图依次命名为:《庙岛蜃市》、《阅师纪程》、《之罘形势》、《威海水道》、《威海船操》、《旅顺水操》、《海军布阵》、《兵船悬彩》、《烟台大会》、《登州振旅》。册页再现了那一次海上大阅操,也显露出北洋水师的滑而不实。留心《烟台大会》一图,会看到“随员坐船”和“大臣坐船”背后是烟台要塞。这个甲午海战之前增设的炮台,在日军山东半岛登陆战中,没等派上用场,大清就交了降书。

甲午战后,大清海军反思北洋水师阅操:“多尚虚文,未尝讲求战事。在防操练,不过故事虚行……平日操演炮靶、雷靶,惟船动而靶不动,兵勇练惯,及临敌时命中自难”。客观地讲,北洋水师没有真正的军演,只是按照《海军大阅章程》的程式进行,先是礼炮迎接,而后是依序排法和打靶。

1884年李鸿章第一次北洋阅操,看过鱼雷打靶后,向朝廷奏报:雷艇快捷如风,射放有准,是“制敌利器”。1891年李鸿章第三次北洋阅操,夜观鱼雷艇,记录下“试演泰西袭营阵法”、“均能中靶”……优良的战舰、坚固的炮台、圆满的军演,皇皇业绩皆留在李鸿章喜气洋洋的《巡阅海军事竣折》中,但就在李鸿章最后一次北洋阅操的两个月后,一场现代化的海上战争——甲午海战爆发了。

BRIEF 2

黄海大战之败竟是起于劣质煤渣

北洋海军射击命中率其实高于日本海军

日本人知道,如果不能与北洋水师决战,并击败它,陆军的进攻终将成为无源之水。丰岛海战后,日本联合舰队又进行了整编。

甲午海战118年祭:起于外敌入侵 败于劣质煤渣(组图)

劣质煤渣惹的祸

9月14日,联合舰队由仁川向大同江口进发。伊东钓亨决定以大同江口的渔隐洞为临时根据地,制定了一个自9月16日至24日,从大同江口渔隐洞根据地到海洋岛、小鹿岛、威海卫、大连湾、旅顺口、大沽口、山海关、牛庄(营口)的巡弋计划,以寻找北洋舰队进行主力决战。此时,中日两国舰队虽已相距不远,但彼此却全然不知对方的位置所在。

日本《廿七八年海战史》记载的准确时间是1894年9月17日10点20分,吉野号前桅桅盘内的瞭望士兵发现了远处海面的煤烟。由于海面曲度,日军尚未看到北洋海军舰艇船体。仅从烟雾数量判断,不只一两艘舰船。从烟雾浓重的黑色来看,显然不是英国舰队。木村急忙登上舰桥,观察东北偏北之天际,“煤烟丛腾,心想必是敌之舰队。”

随着两支舰队逐渐接近,出现在联合舰队面前的竟然是北洋舰队的全部主力舰船。日本随军记者川崎三郎在《西京丸的战斗报告》中写道:“开始只见煤烟,后来出现樯顶,再靠近,见舰体……敌人却是包括清国北洋水师全部精锐之大舰队!”

此时的北洋舰队,还是对已经准备作战的日军联合舰队一无所知。北洋舰队之所以被日军先行发现,原因竟然是煤炭!北洋舰队的燃煤一直由唐山开平煤矿供应,但1894年后,曾为醇亲王府总管的张翼在李鸿章保举下接手开平煤矿,开始用劣质碎煤供应北洋海军,因为北洋舰队经费日渐缺乏,买煤给价不高。大战在即,北洋舰队在旅顺港补充的依旧是劣质碎煤。可日本舰艇使用的却是无烟煤,这让北洋舰队在对手发现自己一个小时后,才恍然看到敌舰。

日本旗舰首先被击中

1894年9月17日12点10分左右,丁汝昌下令北洋舰队全部起锚,驶往大东沟外的开阔海面迎战。此时,亚洲最大的两支舰队只相距十七海里。丁汝昌排出的是以“定远”和“镇远”两艘铁甲舰为核心、其余舰艇在两翼一字排开的横队。日军则分为第一游击队和本队两部分,以两个首尾相随的纵队阵形驶来。

12点50分,在两国舰队相距近六千米的距离上,定远舰主炮发出了第一枚炮弹。北洋水师首先开火,日军没有还击,只是加快速度从北洋舰队前方冲向其右翼,以便让北洋舰队陷入侧面射击的盲区。日军主要舰炮为120和150毫米口径速射炮,射速虽高,射程却较短。伊东佑亨命令,在三千米距离上才允许开火。

第一艘被击中的军舰是日本旗舰“松岛号”。12点55分,松岛舰320毫米口径的巨型主炮被北洋舰队150毫米口径舰炮的炮弹击中。川崎三郎在战后报告中写道:“12时55分,敌弹命中我32厘米炮塔。”

北洋海军射击命中率竟然高于日本海军

日军终于按捺不住,在抵达三千米距离之前开始射击。日军一发120毫米口径爆破弹在北洋舰队旗舰“定远”的飞桥附近爆炸。日军的炮弹几乎在同时还打断了定远舰前桅杆,导致定远舰无法用信号旗指挥。刚一开战,北洋海军旗舰就失去了指挥通信能力,陷入各自为战的不利局面。

日本最新锐的吉野舰上已经装备了先进的测距仪,操作者只需像使用望远镜那样对准目标,让目镜合焦,就能快速显示出目标距离。从战后两国军队炮火对射的数据看,日军火炮的发射速度是清朝军舰的三倍以上,但从两国战后损毁数据的详细统计来看,北洋海军的射击命中率竟然高于日本海军。

考虑到双方火炮装备上的技术差距,双方炮手的射击水平可能差距更大。这或许是由于多数清朝海军士兵都在同一舰艇服役超过四年,对装备的熟悉和运用程度强于迅速扩充建成的日本海军。【详细】

BRIEF 3

邓世昌之死

作为军人他守了本分尽了职

历时五个小时,被西方人称为“近数十年欧洲各国所未有”的大海战,交战双方投入兵力之多、时间之长,以及战斗的激烈程度,都是近代世界海战史上所罕见的。

甲午海战118年祭:起于外敌入侵 败于劣质煤渣(组图)

“致远”舰缺乏重型装甲防护

长时间炮击战斗中,日军火炮的射击速度和爆炸威力的优势开始显现。海战持续到下午,北洋海军已经有超勇、扬威两艘舰艇沉没。当战斗持续到下午15点10分时,日本海军“扶桑号”的240毫米口径大炮击中了定远舰前部的军医院。

这发炮弹几乎改变了整个战场的局势:日军炮弹强大的燃爆能力,将拥有大量木制构件和家具的军医院点燃,浓烟几乎让定远舰部署了绝大多数重炮的前部无法射击。日军舰艇迅速接近定远舰,准备近距离施以最后的攻击。

危急关头,“致远”挡到了“定远”前面,保护正在燃烧的旗舰。致远舰虽然拥有北洋舰队最高的航速,却没有重型装甲防护。在日军猛烈炮击下,致远舰最终爆炸沉没。

邓世昌坠落海中 拒绝营救

北洋海军由于旗舰信号旗被打掉,早已失去了统一指挥,各舰最终被日军包围。日舰本队绕到北洋舰队阵后,继续集中火力攻击超勇,超勇孤立无援,终于被击中沉没。不远处的扬威也中炮起火,不得不向大鹿岛方向撤退,行到中途搁浅。

在两个多小时的激战中,致远号官兵始终在管带邓世昌的带领下与日军恶战。这时,致远号水线下已被击出两个大洞,海水汹涌灌入。

孤注一掷的邓世昌命令致远舰开足马力撞向吉野号。躲避中的吉野用速射炮猛轰致远,致远舰被击中沉入大海。邓世昌坠落海中,他拒绝营救。全舰250名官兵,除7名遇救外,全部壮烈殉国。

看到致远号沉没,济远管带方伯谦惊恐万状,连忙挂起“本舰重伤”的信旗驶出阵外。济远舰在逃跑时慌乱中又撞到了正在搁浅中的扬威号,扬威舰被撞得裂开了一个大洞,不久便在黄海沉没。扬威管带林履中悲愤交加,跳海身亡。与济远编为一队的广甲管带吴敬荣看见济远逃走,随即也下令逃跑。

“近数十年欧洲各国所未有”的大海战

日军指挥官发现,虽然长时间的围攻炮击,但似乎永远没有将定远和镇远击沉的可能。定远和镇远厚重的装甲起了关键作用,让这两艘战舰像沙袋一样抗击打。在漫长的围攻下,松岛舰内腹部受了重伤的三等水兵三浦虎次郎询问他人:“定远舰怎么还打不沉啊?”

当时在远东观战的英国舰队司令菲利曼特尔评价定远和镇远的价值时说,日军之所以不能够彻底消灭中国海军,正是因为有了这两艘铁甲舰的缘故。

这场历时五个小时,被西方人称为“近数十年欧洲各国所未有”的大海战,交战双方投入兵力之多、时间之长,以及战斗的激烈程度,都是近代世界海战史上所罕见的。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