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音乐天才出国闯荡13载:李建忠要海归 /

音乐天才出国闯荡13载:李建忠要海归

李建忠要回流当海归,在多伦多文艺圈里引起了一些震动。

李建忠的专业水平是圈内公认的,他是多伦多华人屈指可数的小号手之一,就算是主流乐团,也没有几个小号手能跟他比的。出国前他是北京交响乐团小号首席,后来名噪一时的中国摇滚乐之父崔健,与他同期担任北交小号手,也屈居在李建忠之下。

上个世纪70年代,文革后中国艺术院校恢复招生,当时才13岁的李建忠凭着在艺术领域展现的天赋,考进北京市艺术学校音乐班,主修小号。4年后毕业被分配到北京市歌舞团担任小号手;1988年北京市交响乐团成立,他被调到北交任小号首席,从此开始丰富多彩的音乐生涯。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中国的交响乐从文革10年断层中刚刚恢复,全国人民对音乐的狂热令音乐界人士得到很多机会,在北交近10年,我参加了上千场交响乐的演出,有机会更当代国际一流的指挥家合作,还经常被借到中央交响乐团参加演出,这种演出对乐手的经验和水平的培养锻炼非常重要。”

李建忠

李建忠的小号独奏当年是北交的压轴,中国指挥大师,中央交响乐团的指挥家李德伦对他的水平非常欣赏,经常亲笔写邀请信把他借到中央乐团,这在中央乐团非常罕见,当年的中央乐团就像现在中央电视台一样,邀请歌手参加是看得起你,一般音乐界人士巴不得有这样的机会,一个电话就过来,哪用指挥大师亲自写信,中央乐团办公室主任后来也说,李德伦亲笔写信邀请的,只有李建忠了,两人后来还成了忘年交,后来李建忠以艺术家身份移民加拿大,就是李德伦写的推荐信,所以李建忠移民申请非常顺利,前后半年就获签证。

在北交近10年,李建忠的音乐修养得以迅速提高,更难得的是,期间他广交朋友,在北京艺术界建立了相当广泛的人脉关系,为他以后进入商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差不多是中国最早组织艺术界人士走穴的人了,当年中央电视台组织全球华人歌手在国内巡回演唱,万沙浪担任海外兵团团长,我任国内歌手的领头人,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唱,许多后来成为大腕儿的歌手当时都是新秀,登一次台拿个15或者20元报酬,他们现在的出场费当然都是天文数字了。”

商界打滚积攒第一桶金

与一般文艺界人士不同,李建忠很早就显露出经商的天份,北京艺术学校毕业后他担任专业乐手,当时中国刚刚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下海经商成为热门,李建忠早就看准机会,成为首都艺术界中最早下海的一批人之一。

“最初是当倒爷,现在的话叫做贸易,到广州把面料和布料,还有领带什么的,倒腾到北京,赚了些钱。后来在北京开修车行,鱼肉加工商店,还开过餐馆,我们家的同膳庄饭馆还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为北京十佳餐厅之一,当时的报纸我现在还留着。”

“那时的生活挺有意思,经常是上午在餐厅油锅边打转,下午穿着燕尾服演出交响乐,餐厅的客人看我怎么也不像音乐家,听交响乐的观众也无法把我跟厨房师傅联系起来。那时我可以挺骄傲的说,在北京餐饮界人士里面,我的交响乐应该是最棒的,而在交响乐人士里,我的厨艺应该是最好的。”

除了开餐厅,李建忠还开过广告公司,当年北京比较有名的北斗创意广告公司就是他开的,民生银行的整体形象设计推广,包括那四个隶书写的名字,都是他们公司一手操办的,那时民生银行是国务院批准的首家民办银行,现在的规模当然不可同日而语。北斗广告公司的业务后来扩展到海外,连非洲的乌干达都成为他们的客户。

在首都文艺界和商界都如鱼得水的李建忠很快就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我是北京第二批骑摩托车的人,第一批买私家车的人,也是最早使用大哥大手机的人,当时的大哥大电话每个零售2万多块,不少人生怕别人不知道,整天在公共场合拿着它大喊大叫,相比之下,我算是非常低调的。”

稀里糊涂移民加拿大

就在李建忠各方面发展红火的时候,家里出了些事令他难受,加上文艺界的各种现象也让他有些看不惯,已经移民美国的妹妹大力游说,他自己都说不清楚怎么就选择了移民的路。

“以前我对加拿大很不了解,有时开车经过加拿大大使馆,看到加拿大国旗还在想,这是哪个国家,怎么拿树叶当国旗,当时做梦都没想过自己会跟这个国家有什么联系。”

李建忠(左)与名指挥家赖德悟(中)和音乐教育家黄安理一起发起华裔青少年中国音乐行活动。

“身边的人对我移民加拿大都不理解,来之前北京的朋友都说,你到加拿大干什么啊?到了加拿大,这边的朋友也问我,你来加拿大干什么啊?有时我自己也问自己,我来加拿大干什么啊?”

虽然顶着艺术家移民的光环,但是刚来时为了生活,李建忠还是象大部分新移民一样,什么活儿都要干。他在印刷厂干过装订工人,在餐馆做过帮厨,在日本汽车配件厂做过工人,什么苦都吃过,他说自己最大的特点是适应力强,到了新的环境很快就能适应当地的生活。

按照记者的观察,除了适应力强,李建忠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聪明,有悟性,这个特点令他学习新东西事半功倍。

他的聪明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
小时候他读书成绩好,业余锻炼也取得很好的成绩,他是北京市中学生自由体操亚军,全市中学生桥牌比赛第二名,又是足球队主力;

生意做得红火时,他本着低调做人的宗旨,师从当时北京画院名画家李怡学国画,联习书法,其书画水平很快达到专业水准,不少文艺界人士结婚或者布置新房,都会来向他求画或者书法作品;

李建忠的小号水平很高,萨克斯风管吹的也很好,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歌唱水平,他从未正式拜师学过唱歌,只是跟着电脑教学学过发声,自己琢磨声乐特点,后来他的男高音跟专业歌手比起来也毫不逊色,他带的学生人数虽然不多,却能够走出国门,与大唱片公司签约;

他来加拿大后有次到朋友家参加派对,有位日本厨师尝过他做的菜之后,坚持要推荐他到其任职的日本餐厅担任厨师,那是一家五星级酒店里面的日本餐厅,以前很少华人厨师在里面工作,李建忠去了之后大约1年,就升任总厨长,是首名大陆背景的华人担任此职务,他自己研究出来的酱料配方连日本和韩国厨师都想偷;

他在日本汽车配件厂工作时,自己研究出一个改良汽车零件的方法,为该厂带来巨大的效益;
他甚至还和朋友一起(2个人)盖了一栋2层高有2700英尺的独立屋,水电煤气防火等指标全部通过政府检验,这个够牛了吧?
来加拿大13年,李建忠干过很多行业,但是艺术专业始终没有搁下。

他参与创办并担任小号手和主音歌手的蓝月亮乐队,曾是华人社区最重要的乐队,华人社区特别是大陆移民社区的大型活动,蓝月亮乐队是必不可少的添加剂; 他教出来的学生现在都是各大合唱团非常喜欢的歌手,并且可以独立登台演唱,甚至与唱片公司签约; 从去年开始,他自己的公司-第一大陆投资有限公司,利用其国内的人脉关系,组织华裔音乐青少年回国与国内青少年交流,返祖寻根,虽然不赚钱甚至贴钱,却圆了自己多年的梦想,这种活动还将继续进行。

现在李建忠在加拿大身兼安大略省青少年交响乐团团长和李德伦交响乐基金会董事,进行的是他认为最重要的两项工作:培养下一代音乐人才和继承李德伦的遗志,推广交响乐。
扯了这么多,还没说到李建忠到底回国干什么,现在就要说到正题了。

绿色食品促成回国机缘

万锦市7号公路与沃顿大道交界处的商场里面,有一间华人开的家具店,生意很差经常冷冷清清,老板是李建忠夫妇的朋友,有次经过这个商场他们突然决定去看看这个朋友,谁知去了以后发现门脸全换了,里面灯火辉煌生意相当不错,原来改成卖Menchis冰淇淋的商店了,并且标明是特别健康的酸奶冰淇淋( frozen yogurt),既然来了就买一盒尝尝吧,这一尝不要紧,竟然尝出一笔大生意。

李建忠夫妇平时就对绿色食品感兴趣,试过之后对这个品牌的健康冰淇淋很有好感,挺想到北京开一家连锁店,就尝试跟Menchis美国总部接触,谁知越聊越大,最后竟然把大中华区的总代理给拿下了,于是就有了香港美淇士股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部在香港),李建忠太座的名字里正好有个“淇”字,与冰淇淋同音同字,这桩生意又是她发现并大力促成的,于是顺理成章用了“美淇士”这个名字。

酸奶冰淇淋,是Frozen Yogurt 的中文叫法,又叫优格冰淇淋。富含有活性菌类,低脂、低糖或无脂无糖,有美容减肥改善消化功能、提高免疫力的作用。适合于各个年龄阶层的消费人群。很多国家的年轻人把优格冰淇淋代替正餐。在美国、韩国和加拿大更是特别的流行。

美淇士冰淇淋是美国洛杉矶一对年轻的夫妇丹娜和亚当(Danna & Adam)于2007年创办的,两人最初的约会就是在一家酸奶冰淇淋店,为了纪念美好的回忆,两人决定开一家酸奶冰淇淋店,并推广绿色健康食品,第一家店迅速得到社区和消费者的认可,由于该店地处洛杉矶好莱坞附近,不少好莱坞电影明星都上门帮衬,很多人上门要求为他们开分店,短短几年时间,分店已经开到300家,遍布欧美和亚洲,现在正以平均每天一家分店的速度向全球推广,大中华区的业务开展后,将会在短时间内将集团分店数目增加到过千家,光是在中国他们的目标就是800家以上。

“我们计划先在北京开一家旗舰店,然后逐步向外围城市推广,推广健康生活方式一直是我们夫妇的梦想,这种酸奶冰淇淋健康美味,正在逐渐取代传统奶油冰淇淋。先进的概念加上中国庞大的市场,我们对完成在大中华地区业务指标非常有信心,别忘了我做生意的背景和经验,这些难不倒我。”

李建忠表示,自己这辈子曾经辉煌,该有的东西都有了,最后十年做件好事,把真正的好东西带给中国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