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南方周末就新年献词出错刊“特别更正” /

南方周末就新年献词出错刊“特别更正”

令各界广泛关注的南周事件又有后续动作。最新一期《南方周末》1月17日刊登“特别更正”,就先前遭换稿的新年献词出错处提出说明。

署名“南方周末编辑部”的“特别更正”说:“2013年元月3日出版的第1507期《南方周末》《新年特刊‘追梦’》,有三处不能不说的错误…。”

南方周末就先前遭换稿的新年献词出错刊登“特别更正”

“特别更正”并指:“报纸的错误永远是‘白纸黑字’式的…规范流程永远需要尊重与遵守,我们前所未有地意识到这点。”

南周新年特刊新年献词作者戴志勇也在个人微博贴出这篇“特别更正”内容的照片,而少数媒体官方微博也予以转发。

对这篇“特别更正”,有些网友持续声援南周,但也有些网友质疑这篇“特别更正”没说明清楚事情全貌及由谁负责。

河北的网友留言说,“河北:尊重与遵守,面对的却是简单与粗暴。”广州的网友则指,这是“欲言又止,无法言语的无奈啊!”

辽宁的网友认为,“又往编辑身上泼脏水,那是人家写的吗?”四川的网友则说:“欲加,无辞。”

但上海一网友质疑:“就是最后的结果?不是非要闹得你死我活,只是慨叹那些在289号(指南方报业集团总部大楼地址)门口被喝茶、被扣留、被**的人,他们的抗争是为了这么个结局吗?”

山西网友质疑说,“为何不指出错误的真正缘由在何处?难道仅仅是事实性和错别字的失误吗?”但也有江苏网友说:“虽然语意含混,但可看出依旧不依不饶。好样的!”

南周新年献词呼吁中共当局回归宪政,但却遭换稿,结果引起南周的编辑和记者抗议,并引发中国各地民众、艺人、名人、网友声援,还传出包括台湾艺人伊能静在内的一些人被当局约谈(网友称“被喝茶”)。

经过一周抗争后,2013年第二期的《南方周末》1月10日如期出版。罢工的编辑与记者返回原岗,按照内部传出来的双方协议,原总编辑黄灿将离职下台,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取消对南周的事前审查制度。至于成为众矢之的省委宣传部长庹震,有消息称他过一段时日也会被调走,但据了解,庹震得到中宣部支持,暂时不会受到直接惩处。

此前有媒体指出,原本,《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事件的是管理体制和能力的问题,关键时无章可循,事件闹到这么大,还没有搞清到底是谁在修改的稿件,是按 照什么流程和准则进行的,这才是中国媒体的大问题。但正因为不知道是用什么样的程序和准则来审查,用什么方法进行修改,这才难免让外界自然上纲上线的认为 成了政治问题。相信这也绝不是中共想看到的结果。同样,也相信中共也绝不愿意看到某些人代表党粗暴干涉媒体报道自由的不正常现象,更不相信监管部门没有相 应的标准规定和执行程序。

其实,由此所暴露的管理体制问题,在其他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比如说重大事故突发,地方上的第一反应经常就是瞒报,再比如当问及一些敏感问题,发言人 的第一反应经常是否认,但当真相揭晓的时候,都难免难堪。这里所揭露的一个现象就是,中国一些地方政府的各级官员很长一段时期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脱离现 实,变得不学无术,官气冲天,对上不对下,即摸透领导的心思,但不关注一般民众的心理,越来越变得不懂得如何处理和他们的关系,还以为胡萝卜加大棒依旧有 效。他们也许没有恶意,但却不求上进,不求改变,长期如此让他们都变成了僵化了石头。这些石头的存在,过往不是问题,因为中国还是一片黄土地,但今天,黄 土地上开始建设拔地而起的高楼,石头就成了障碍。

南周风波,如果被从管理失误升级到政治事件,这个结果会是滑稽的,但责任是谁的呢?媒体人会回答:逼出来的!想一想,生硬的命令式、强制的胁迫式,这是管理吗?强力压制不同意见和不同声音,这是管理吗?这是每一个管理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