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不明白为什么中国离婚女人就像二手车 /

不明白为什么中国离婚女人就像二手车

摘要:《英中时报》发表魏文超的文章,谈论中英女性的离婚差异。他说的有一定道理,现在转发如下。不过,必须强调几点。(1)英国以前离婚率跟中国一样也是很低的;(2)经济基础是离婚的前提,英国的福利,特别是对单亲妇女的福利高,是她们离婚的物质基础;(3)离婚率与文化变迁,教育水平,居住条件,以及羊群效应有关,中国女性还缺乏英国女性的这些条件;(4)当个人的乐趣超越家庭的责任时,离婚率也会偏高。

《中英时报》魏文超:中英女性:离婚大不同

在英国生活数年,英国女性对待婚姻,感情的豁达态度给我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身边同事Tania和前老公签下离婚协议书的第二天就卖掉戴了七八年的结婚戒指,晚上邀了一班姐姐妹妹在酒吧大搞PARTY,庆祝自己从婚姻的枷锁里成功出逃。朋友Marie则在发现同居男友偷吃后毅然决然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两年过去了,她早已从以前的阴影中走出,也收获了另一份甜蜜的感情。与英国单身未婚女性相比,英国失婚女子在婚恋市场上并没有明显劣势,她们追求幸福的权利也没有因为曾经离异的经历而打折扣。相比之下,中国离婚女性的境遇就显得非常悲惨。从打算离婚的那一刻开始,夫妻双方,甚至两个家族之间撕破脸,大吵大闹是免不了的,离婚的整个过程更是充满泪 水,痛苦,让人唏嘘。离婚女性,不论本人条件多好,她的命运在别人眼里马上变得悲惨起来。单身母亲更是面临再嫁难,生活贫困及独立抚养孩子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日渐脆弱的婚姻关系,是选择捍卫,还是放手,这是当代中国女性不得不面临的难题。

在离婚的问题上,英国女性之所以有如此洒脱的态度,其背后是社会的普遍宽容和法律的绝对保护。虽然英国人以保守自居,可其整个社会鼓励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的发展,英国人也普遍崇尚自立及自我的独立个性。特别是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开始在英国盛行,越来越多的英国女性有机会彻底从家庭的传统禁锢中解放出来,女性被赋予了更多的选择自由。结婚或离婚完全变成是个人的事情,别人没有权利也不会想参与意见。其次,英国法律更倾向保障妇女和子女的权益,在离婚财产分配时女性通常会获得更多利益。女性在抚养子女、照顾家庭上的贡献也成为她们获得更多财产分配的砝码。这就为她们离婚以后的生活提供了保障。同时,英国的社会福利分配制度也充分考虑到女性的权益,单身妈妈更是受到政府特别照顾。她们不但可以申请失业救济、婴儿补贴和住房补贴,还能依据抚养孩子的性别、数量等获得政府分配的住房。

相对于英国,目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其离婚率也是一路飙升。统计显示,截至到2011年,中国离婚率已连续7年递增。平均每天有5000多个家庭解体,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离婚率更是达到或超过了35%,这一比例已接近欧美发达国家。中国离婚率的攀升很大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增长。中国传统文化要求女性在家庭中扮演忍让,奉献的一方。所谓再不幸的婚姻“咬咬牙也就过去了”,“既然别的女人都能忍,为什么你不能忍?”而当代中国女性,随着其自身教育水平的提高与经济的独立,已经可以有权利和能力向某段关系勇敢的说不。这不得不说是社会的进步。而另一方面,我们却遗憾的看到,离婚女性在中国社会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面对汹涌而来的离婚大潮,中国的法律体系在保障离异女性利益的问题上更是存在盲点。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并没有像西方社会经历自下而上的自我爆发式发展,中国传统的父权思想根深蒂固,女性从一而终的观念仍然牢牢控制主流社会。在中国,离了婚的女性被认为是二手货,处理产品,在婚恋市场上只能面临任人挑拣的尴尬。

笔者在国内的一个远房亲戚,公务员,人品长相都是一流。可自打离婚以后,据她讲,身边各色人等都开始打她的主意,甚至连菜市场卖菜的小贩都开始托媒人来向她说媒。而她的境遇绝不是特例。尽管笔者不赞成以职业区分人的高低贵贱,可是在中国女性普遍“上嫁”的婚恋行为下,离婚女性的劣势显露无遗。借用网络上流传的一句对女性来讲很残酷的话:二手女人像二手车,二手男人像二手房。车子掉价,房子保值。

此外,中国法律不注重离婚女性权益的保护。2012年出台的新婚姻法,规定了夫妻离婚时房产由出资方所有。在女性仍为弱势群体的中国,这一规定被普遍批评为鼓励了男性对婚姻不负责任的态度。女人婚后因为依赖感加上孩子、家庭耗费了大量精力和金钱,所以在事业上受挫严重,这样会直接导致她们的社会生存能力不强。一旦离婚,女性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决定了其与离婚男性相比生活更容易陷入贫困。根据中国山东省以县为单位的调查,离婚后一年中,女性的生活水平降低70%,而男性不降反升。这其中单身母亲处境更为悲惨。目前,中国的单身母亲已经成为中国新的贫困群体,而这一现象并没有引起中国社会的丝毫重视。

笔者并不否认,在当今中国,越来越多的女性面对自身婚姻解体时选择坚强,勇敢,忠于自己的内心。但是相对于英国女性,中国离婚女子无疑面对更多的社会压力和歧视,这也大大影响了她们选择的自由度。目前中国的社会舆论普遍选择以鼓励女性自强自立的方式来试图解决当下中国的婚姻危机,然而,我们的社会和相关机构是不是也应该好好思考,可以做些什么帮助中国女性实现真正的平等和自由。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