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北京燃放烟花再致重度污染 烟花可换礼品 /

北京燃放烟花再致重度污染 烟花可换礼品

尽管市气象台昨日下午发布了霾黄色预警信号,并建议少放花炮,但大街小巷的鞭炮声仍不绝于耳,加上扩散条件较差,昨天的空气质量毫无悬念地飙升至六级严重污染。另据统计,自除夕零时至正月十五24时,全市因燃放烟花爆竹接火警106起,同比下降45%,受伤210人,同比下降23%,无伤亡、摘眼球情况;昨天全天,全市因燃放烟花爆竹伤人15人,同比下降29%,火情12起,同比下降37%。

PM2.5浓度一路上升

污染

从前天傍晚开始,本市已经出现薄雾,随着元宵节的到来,雾未见散去,但市民点燃烟花爆竹的热情却起来了,劈里啪啦的响声不绝于耳。市环保监测中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显示,从昨日10时开始,全市的PM2.5浓度一路上升,至17时许,35个监测站中有26个空气质量级别达到5级“重度污染”或6级“严重污染”,9个站点PM2.5小时浓度超过300微克/立方米。18时,榆垡站的PM2.5实时浓度高达305微克/立方米,房山站也高达303微克/立方米。而除夕后的2月10日凌晨,本市PM2.5平均浓度也就在400微克/立方米左右。

市气象台下午发布的霾黄色预警信号指出,预计24日傍晚到夜间全市大部分地区能见度将小于3000米,有霾,空气污浊。据介绍,“霾黄色预警”指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或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续。

元宵节为蛇年春节本市五环以内地区可以燃放烟花爆竹的最后一天。气象台和环保监测部门均称,雾霾气象条件下不适宜燃放烟花爆竹,呼吁市民减少燃放。

火情伤情均下降

燃放

记者今天凌晨从市烟花办获悉,蛇年春节自除夕零时至正月十五24时,全市因燃放烟花爆竹接火警106起,同比下降45%,受伤210 人,同比下降23%,无伤亡、摘眼球情况。另据记者了解,今年春节期间全市销售37万余箱烟花爆竹,同比去年57万箱,下降了35%。

今年是我市烟花爆竹“禁改限”的第八个春节,全市十六类禁放点和6.4万余处禁放点、1337处烟花爆竹零售网点和909个集中燃放点未出现安全问题。按照万人火情率和万人伤情率进行统计,今年全市万人火情率及万人伤情率均处于良好等级。其中,正月十五全天,全市因燃放烟花爆竹伤人15人,同比下降29%,火情12起,同比下降37%。

据北京警方通报,昨晚6时至今早8时市消防部门均处于一级战备,市局警航总队共出动2架直升机对重点地区进行空中监测和图像信息传输等任务。

未放花炮可换礼品

回收

市环保监测中心预计,今天本市将迎来降水,空气质量略好转,但预计全市仍为重度污染,建议老年人、心脏病和肺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减少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应减少户外活动。

另外,从今日零时起,本市所有烟花爆竹销售点全部停售,进入回收环节。市烟花办将开展为期三天的“礼品换花炮”主题活动,最大限度将市民手中烟花爆竹予以回收,并统一进行处理。据介绍,因为今年的烟花爆竹销售量比往年有所回落,预计回收量将超过往年。

市安监局介绍说,回收工作将按照先重点区域后普通区域、先五环内后五环外的顺序进行,当日回收数量和累计回收数量须逐日报告安监部门。零售网点的回收工作必须有专人值守,必须在视频监控设备拆除、切断电源后人员方可撤离。

闹元宵·上香

“都焚香,空气更不好”

雍和宫香客排长队 部分市民不烧香

昨天是正月十五,由于恰逢周日,雍和宫迎来蛇年又一波上香高峰。因为空气质量并不是很好,记者发现一些市民自觉减少了焚香。

排队一小时上炷香

“今天去雍和宫,被上香的人群吓到了,只能默默祈祷了。”昨天8时来到雍和宫门外时,刘先生看到一眼看不到头的排队长龙,心里顿时凉了半截。记者在现场看到,雍和宫门前设置了警戒线,从雍和宫大街北面过来的香客不能直接进入,需向南找到队尾排队进入,而这条队伍竟一直绵延向北新桥路口,便道上挤满等待进入的香客。

“春节回老家过的,初一没来成,所以今天过来了。”刘先生和妻子走了一刻钟,才在北新桥路口找到队尾,最终排队排了大约1个小时,如愿进入雍和宫,上了蛇年第一炷香。香客多了,卖香的商贩乐了,队伍沿途经过很多商店,几乎所有的店主都拿出各种样式、价位的物件就地推销,销量不错。

进入雍和宫内,香客大多没有时间去认真参观,而是直奔香炉前上香。在雍和宫外,就能看到从红墙内喷出一团团的白色烟雾,卷着香气扑向雍和宫大街上的人们,从外面看大殿都笼罩在烟雾中。“我今年没买香,都焚香这空气肯定更不好了。”市民李先生与他人不同,只是虔诚地拜了拜,他觉得表达个意思就成。初一就来过一次的李先生告诉记者,昨天焚香的人比初一多了不少。

临近关门还有人赶来

昨天下午2时,香客还在源源不断地赶来,但排队的人已经明显比上午有所减少。直到临近关门,还陆续有人赶来。

记者从东城交通支队了解到,昨日的人流、车流压力比往年要大很多,这与今年元宵节恰逢周日有关。相比正月初一雍和宫大街采取临时封路措施管控不同,元宵节并未禁止车辆通行,交管部门加大了管理力度。雍和宫大街的双向机动车道中间,全部码放了锥筒,沿途各个交叉的胡同口处,都有协管员值守,指挥从胡同内驶出的车辆只能右转,禁止掉头、左转,加大机动车通行能力。

闹元宵·活动

国际友人老舍茶馆过节

晨报讯 随着一声声敞亮的“里面请——您勒!”肤色各异的老外携妻带子,陆续走进老舍茶馆,赏宫灯,品茶香,摇元宵,猜灯谜,叙家常……享受地道的中国节——上元节。

由北京月讯杂志社、北京对外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北京沙龙·亲历北京”第二季活动昨天在老舍茶馆举行。部分外国驻华使馆外交官、外国旅游局驻华负责人、外国驻京商会负责人和国际驻京组织负责人近百人应邀出席。“元宵节是中国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我很喜欢这一天。”来自美国的女外交官向记者说。

记者获悉,“北京沙龙·亲历北京”为系列文化活动,以深度体验游的方式,每月一次邀请国际友人感受北京的文化魅力和传统习俗。

平谷秧歌花会进城拜年

晨报讯(记者 陈琳)昨天,平谷区的元宵节热闹非凡,每年春节的“保留节目”——中国乐谷观乐节暨秧歌花会进城大拜年活动吸引数万居民扶老携幼走上街头,不少市民来自城区和周边区县,甚至还有河北、天津的游客。

据介绍,欢乐节已连续几届邀请国外巡游表演队伍参与,今年来的外国朋友最多,共有50名,来自英国、澳大利亚、墨西哥、喀麦隆、印度等9个国家的5支代表队。

参加巡游表演不乏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河北省昌黎地秧歌、顺义曾庄大鼓、延庆旱船等。而北店舞龙、大华山高跷、熊儿寨旱船、金海湖五虎棍等平谷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毫不逊色。

小山村举办“绿色”灯会

晨报讯 元宵节“家家挂灯,人人赏灯”已成习俗,九渡河镇的灯笼村红庙村昨天举行了一场以“绿色低碳”为主题的灯会。灯会没有增添新花灯,而是在之前花灯的基础上设计了新的花样,同样让村民眼前一亮。

红庙村自2006年开始灯笼制作。在新形势下,走绿色生态节约型的花灯已成为红庙村灯笼产业的重要路线。2012年,红庙村的灯笼就已经完成了5000多盏翻新的“绿色”灯笼,很多客户都已经开始签订长期翻新合作。今年,红庙村还把车间废弃的钢材、通道的顶灯等运用到花灯中,使花灯可拆卸循环利用。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