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剩女引外媒关注 西方网友愿当“妇男” /

剩女引外媒关注 西方网友愿当“妇男”

2012年各国25岁-29岁女性中单身者所占比例中,英日美较高,中印相对较低。

近日,一篇关于中国“剩女”现象的文章登上了英国BBC网站。文中称,那些年过27或30岁、受过教育的单身女性在中国被称为“剩女”(leftover women),“剩女”们在承受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压力的同时,也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快乐。

中国剩女引外媒关注 西方网友愿当“妇男”

外媒关注中国“剩女”现象。

该文引发各国网友热议,不少来自亚洲国家的网友表示对此感同身受,而一些西方国家网友则认为“剩女”一说有大男子主义倾向,大龄单身女性理应以追求理想为先,而非屈从于家庭压力。

中国剩女引外媒关注 西方网友愿当“妇男”

西方网友不解“剩女”

文中称,虽然中国人口普查数字显示,在25-29岁女性中,有五分之一未婚,同年龄段未婚男性的比例则超过三分之一,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单身男女就能轻易配对,因为中国男性倾向于娶年龄比自己小、教育程度比自己低的女性。

文中还引用了一篇在中国网络上流传的名为《有多少剩女值得我们同情?》的文章,该文认为,那些长得不漂亮的女孩往往期望以教育提高竞争力,“悲剧是,她们没有意识到,随着女性岁数增长,她们越来越不值钱。因此,等她们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时,她们已经人老珠黄。”

一语激起千层浪,一名来自美国的女性网友愤怒地表示,她完全无法认同“剩女”这个词汇所传递的观念,“与那些更年轻的女性相比,27或 30岁以上的女性竟然被认为无论在哪方面都占劣势,这在美国文化中是不可思议的。这种想法应当尽快抛弃。”一名男性网友则说:“为什么只谈‘剩女’不谈 ‘剩男’呢?作为一名男性我都觉得这太大男子主义了。”

另一名网友则调侃称这篇文章给了他圆梦的希望,“从小我就希望能和一个聪明、经济独立、有安全感的女性结婚,她不会鄙视我成为一个家庭妇男的理想。因此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学习中文然后搬去中国。”

与西方网友的“不理解”形成对照,亚洲国家的网友,尤其是女性网友们纷纷表示“感同身受”。

一名日本网友说:“这和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非常相像,当时25岁以上的未婚女性被称为‘圣诞蛋糕’,因为谁在25日之后还想要一块圣诞蛋糕呢?而现在的平均结婚年龄已经远超当时。同时我认为生育率的降低并不能归咎于此,是抚育孩子的压力导致了这种情况。”

一名韩国网友认为给大龄未婚女性贴“剩女”标签是件十分悲哀的事,她说:“在韩国也一样,只不过‘剩’的界线是30岁。许多女性在30岁前匆忙结婚,只因害怕‘被剩在货架上’。难怪离婚率那么高。”

一名印度网友说,在印度,情况相似,“一群有着高学历的27岁以上的独立女性选择一种更自由的生活,将她们的能力用于社会。生活方式因人而异,只要你经过深思熟虑,就应当拒绝别人随意贴上的标签并以自己的方式幸福生活。”

“剩女”揭示社会现象

联合国数据显示,2012年各国25岁-29岁女性中单身者所占比例中,英国高达74%,日本超过70%,美国接近50%,而中国和印度 则相对较低。此番数据似乎恰好与网友们的留言互为印证,不过也有网友认为,“剩女”不仅仅是中国或亚洲的问题,该网友说:“‘女人应当结婚生子’是一个 ‘全球性’态度,尤其是当那些运行着对冲基金或是赢得奥斯卡奖的‘女强人’还声称‘妻子和母亲是一个女人所能扮演的最好角色’时,‘剩女’的称呼只是再次 揭示了现代社会中女性角色的矛盾与尴尬。”

或许,在几许无奈与矛盾中,中国的“剩女”们都会赞同文中接受采访者说的话:“一流男人会找二流女人,二流男人会找三流女人,三流男人会找四流女人,被剩下的是一流女人和四流男人。因此,如果你是个‘剩女’,你就是一流女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