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美元遭金砖国冷待 贸易推人民币结算 /

美元遭金砖国冷待 贸易推人民币结算

金砖国家峰会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展现出积极主动的国际金融贸易合作姿态。金砖国家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应急基金以及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中国将在这些机构中发挥什么作用,这些机构又能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正能量?

“参股”应急基金 保护中国金融安全

在27日的金砖国家会议上,五国财长就创建1000亿美元应急基金方面正式迈出了第一步。有外媒报道称,巴西、俄罗斯和印度各出180亿美元,南非50亿美元,中国则计划拿出外汇储备中的410亿美元“参股”,占总基金额的41%。这一消息还未被正式确认。

目前,维护国际市场金融秩序稳定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世界银行[微博]与世界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都是美国在1945年二战之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产物。这些国际金融组织长期由欧美主导,较少考虑甚至还会损害包括金砖五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涂永红就认为,带有金融稳定功能的金砖国家应急基金的成立,相当于为中国等金砖国家增加了一个“金融稳定器”,“能够减轻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的量化宽松、货币超发等经济措施对金砖国家带来的金融风险,稳定汇率和大宗商品价格,有利于中国经济平稳发展。”

与各国金融合作 贸易不再用美元结算

除了主导建立金砖国家“金融稳定器”,中国人民银行还在本次峰会期间与巴西中央银行签署了人民币与巴西雷亚尔双边互换协议;与南非就投资中国银行(2.90,-0.08,-2.68%)间债券市场达成了投资协议。这意味着中国在与巴西进行双边贸易、与南非进行金融合作时,可以不再通过美元兑换,而是更多用人民币直接结算。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微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对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中国的经济规模、市场规模足够大,发展前景广阔,占全球贸易比重也日益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已初步具备了条件。”

不过,虽然中国已与韩国、马来西亚、阿根廷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货币互换协议,总资金规模超过万亿元人民币,向松祚仍然提醒,真正让人民币成为世界公认的国际性货币,除了加大在贸易结算中的使用比例,还需要升级到金融资产交易和结算货币。“而这需要中国进一步的金融改革和增强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

抱团建开发银行 提高中国金融话语权

在金砖国家准备成立的一系列金融组织中,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最受期待。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微博]认为,成立开发银行非常有必要,“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各成员国的金融支持中,发展中国家获得的份额一直没有增加,也没有和自身经济实力相应的话语权。金砖国家成立开发银行可提高在世界金融领域的话语权。”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赵庆明[微博]认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能形成一条中国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紧密联系的途径,并且倒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加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份额,有助于打破由欧、美、日控制的国际金融体系,形成新的国际金融秩序。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