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苹果公司被迫“道歉”外国企业对华之道 /

苹果公司被迫“道歉”外国企业对华之道

德语媒体对中国官方媒体在挺国货的同时打击外国品牌的“运动”进行分析,并从苹果公司被迫“道歉”的案例解读出外国企业在华的“生存之道”。

德国《经理人杂志》(Manager Magazin)网页版周二发表署名文章,开篇先是再现了彭丽媛陪同习近平出访时的"精彩亮相":

"这位美丽的女士身穿黑色大衣,挽着丈夫的手臂优雅地走下飞机,左手拎着一只黑色的皮包。这张在莫斯科机场拍摄的照片刚一发布,网民们就开始欣喜地议 论:我们终于有了一位拿得出手的第一夫人!……随后人们在网络上开始纷纷猜测,彭丽媛提的手提包是不是意大利品牌Tod's的作品?不,很快一位网友就爆 料说,提包和衣服都来自广州的本土品牌'例外'。"

从苹果公司被迫“道歉”解读外国企业在华的生存之道(图)

中国官方媒体接着继续曝光,第一夫人支持国货,除了手提包和服装之外,化妆品用的是 "谢馥春",首饰则青睐阮氏珍珠,都是本土的百年老字号品牌。随之而来的,是媒体和网络上关于"支持国货"的舆论导向。《经理人杂志》的文章接着写道:

从苹果公司被迫“道歉”解读外国企业在华的生存之道(图)

挺国货的第一夫人

"是啊,如果我们现在自己已经有这么好的品牌了,为什么还要去购买昂贵的外国产品呢?--这样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情绪,正好与几周前官方媒体对外国产品的猛烈攻击不谋而合。"

苹果沦为炮轰对象

文章回顾了中国中央电视台3·15消费者日晚会上,对苹果和大众发起的攻势。几天后,另外三家德国名车制造商奥迪、宝马和奔驰也相继"中招"。缘由 是,车内装置含有致癌性物质。大众公司迅速对此做出了回应,召回38万多辆汽车。而被批评客服不佳、维修政策带有歧视性的苹果公司则在一开始选择了冷漠以 对。尽管网络上仍有大批忠实"果粉"表示支持,但最终,苹果还是架不住官方媒体的轮番炮轰,其总裁库克在官方网站上发表了一封"致尊敬的中国消费者的一封 信",并对于给消费者带来的"任何顾虑或误会"表示"诚挚的歉意"。

《经理人杂志》的文章最后总结道,从苹果这次的经历中,外国企业可以学到两个经验教训:

"第一,在中国,一旦国家媒体和网络社区联合起来,一家企业成为众矢之的可以是一夜之间的事情。对于每个生产日常消费品的商家来说,设立一个专门负责 观察中国社交媒体动向的工作岗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社交网络在中国的影响力比在任何一个西方国家都要强大。而对于任何看似不起眼的攻击,都必须要做出及时 的反应。

第二,外国企业必须做好准备应对来自中国本土企业越来越强大的竞争力。外国产品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在中国市场畅销无阻的时代,即将成为历史。中国的国产商品质量越来越好,商家也越来越谙熟营销战略。中国第一夫人的光彩亮相和与之相结合的精明市场营销就是最好的例证。"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