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刘云山管控媒体 全力维护李克强形象 /

刘云山管控媒体 全力维护李克强形象

刘云山在1985年即已经被作为“省部级干部第三梯队人选”,成为最年轻的十二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他当时只有38岁,是与其中宣部长的前任、年长18岁的丁关根一起进入中央委员会的,比三年前以40岁年龄当上候补委员的胡锦涛还年轻两岁。

1986年,刘云山以中央候补委员的身份,昇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这是自治区党委书记周惠在内蒙最后一次、也是他政治生涯中的最后一次决定下级干部的昇迁。

有当地干部回忆说,刘云山在担任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期间,表现得既低调又敬业,甚至以下乡插队知识青年的朴素打扮,乘长途客运汽车微服下访基层。

此时的中组部,对于当年被周惠推荐的中央候补委员刘云山至少是不感兴趣。所以,刘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未能连任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十三大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在中共执政史上首次实行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邓力群、朱厚泽,以及当时的北京市委副书记李其炎均是在差额选举过程中未能如愿成为中央委员,不过,刘云山并不属于这种情况,而是事先就没有被列入候选人名单。

虽然未能连任中央候补委员,刘云山在六四以后的1989年12月,继续当选连任自治区党委常委。刘云山在六四清查过程中,从未争出风头,表现得比较低调。六四后两个月,他便报考了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党政管理专业——他的中专学历与大批科技官僚出身的“四化”干部的差距实在太大,为弥补这一弱项,也避开“六四”清查的一段政治溷沌时期,去上学是十分明智的。他于1992年取得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毕业文凭。

1990年元旦刚过,田聪明对刘云山等人辞行后,离开呼和浩特,去拉萨出任西藏自治区委副书记,担任胡锦涛的副手。他后来的政坛仕途就不那么顺利了。

田聪明走后,刘云山向自治区党委要求到基层工作。1991年10月,他被免去自治区党委秘书长和区直机关党委书记职务,以自治区党委常委,到赤峰市担任市委书记。但1992年3月,他昇任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不过,并没有回到自治区首府,而是继续兼任赤峰市委书记。当年10月,他参加了中共十四大,这次,他重新被安排为中央候补委员候选人并顺利当选。

刘云山返回赤峰市继续当书记,直到1993年4月,接到调任中宣部副部长的调令,离开内蒙。

刘云山进入中宣部将近十年,终于平安熬到顺利交班高升,一个很重要原因是他被另一个“贵人”——丁关根接受。为什么丁关根能看上刘云山?人们对丁关根评价一直较低,认为他属于中共历任中宣部长中的保守者,而知情人对刘云山则认为,至少在进入中宣部工作之前,他基本属于思想活跃、作风开放的青年干部。他进入中宣部后,接触过他的人也都认爲,他“脑袋非常清楚”。

文化革命中被毛泽东砸烂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在1977年恢复建制,但是,担任中宣部长的未必就能进入政治局。例如,胡耀邦时代的朱厚泽只是个中央候补委员。自丁关根始,中宣部长都能在权力中枢有一席之地,刘云山很有机会循这一轨迹步李长春后尘,不仅因为年龄优势在政治局留任,还可能进入常委会,继续分管意识形态。

李克强跟刘云山的关系不一般

1993年4月接到调任中宣部副部长的调令,告别内蒙,来到北京。当时,中央一口气调来三位中宣部副部长,除刘云山而外,还有从上海调入的龚心瀚,以及从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位置上平调的白克明。刘云山进中宣部当天,即被宣佈为常务副部长。

刘云山在中共十五大上荣昇中央委员,从此,独自主持中宣部日常工作,一个月后,被中组部明确为“正部长级”。与刘云山同时进入中宣部的龚心瀚、白克明排名在他之后,在他之前当上中宣部副部长的曾建徽、徐惟诚、刘忠德、翟泰丰,也都被名列刘云山之后。如此安排,加上刘云山明显的年龄优势,虽然一直并未明文宣佈,但就是瞎子也看得出来,刘云山是中宣部长接班人选。

从刘云山和李克强的个人简历来看,两人没有直接工作关系。刘云山担任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时,李克强还在北大任团委书记。虽然李克强随后调入团中央,但一直负责学校部,跟刘云山几乎没有接触。

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自1993年刘云山调到北京担任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后,跟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李克强的工作接触相当频繁。在李克强担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五年中,团中央每年都要配合中宣部开展很多大型宣传教育活动,刘李配合也很默契。知情人士称,刘云山和李克强的工作关系很快就变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关系,刘对李的印象和评价都很好,李私下一直把刘当成老大哥。

知情人士指出,后来,李克强离开北京调任河南,刘云山对这个小兄弟也百般呵护。李克强在河南的失误和舆论对其的负面评价,刘云山都严格控制自己掌管的宣传机器,阻止了这些负面信息的传播,很好地保护了李克强的正面形象。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