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华裔150万 被指低估 恐影响社区服务 /

华裔150万 被指低估 恐影响社区服务

加拿大统计局昨日公布了2013年「全国住户调查」报告,但加拿大平权会抨击报告所引用的数据低估了实际情况,这样对社区服务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而华人社区服务机构在对数据是否出现低估情况表示关注的同时,也希望能多一点耐心,用时间来检验数据的真实度。

由于以自愿填写问卷的方式替代了强制长问卷,统计局方面承认,新问卷不及旧问卷详尽,且它的社区信息也比不上旧问卷。但他们仍强调新调查报告仍能细致描绘出加拿大的面貌、反映出最新的全加文化。

对此加拿大平权会全国总干事黄煜文指出,统计局此次搜集到300多万人的问卷资料,但却少了87.25万份问卷,这样会令统计结果出现较大偏差,对一些类别会出现比较大的低估。

「举个例来说,根据统计局的数字,从2006年至2011年间,祖籍中国的加拿大华人人口从1,346,510人增加到1,487,580人,增加了141,070人。但在2007年至2011年间,仅从中国大陆移民来的新移民人数就有至少有144,292人,再加上那几年间来自香港、台湾、东南亚国家的华人新移民,再综合上来而又走的移民数、新生华人一代及去世的华人等,算下来的总数怎么都比统计局给的数字要大得多。」

黄煜文指,他认为目前加国的华人总数不止统计局所认为的150万人左右,而是将近170万人。

「统计局的数据低估了华人的人口数量,而在这样错误的数据上制订的计划,自然不能满足需要。比如说要兴建养老院,政府的拨款就会比实际需要要少。」

疑自愿填写问卷出现较大偏差

华咨处行政总监谭黄梅初士也担心,没有了长问卷的人口调查,会不会因缺少细节而令人口图象变得模糊。

「因为不是强制性地要填写问卷,有的人就不填。没有你的数据,在制订计划时就不会考虑到你的需求。以往的数据显示,新移民的失业率要高于加拿大的平均水平。假设这个失业率是19%,而有4%正处于失业的人没有填表,统计出来就是新移民失业率只有15%,政府一看,数字还过得去,就不会特意拨款来解决问题,相应制订的政策和计划也就有问题。」

而多华会行政总监叶志华则表示,由于报告刚出台,还不能很快与现实情况做印证。

「目前有人担心这些数据低估现实,我认为这都还只是缺乏确凿根据的猜测,需要更多时间来验证,是低估还是真实反映了现实。」

但叶志华也表示,虽然近几年中国移民的数量没有前几年那么多,而多华会的服务压力并未因此减小。

「我们位于士嘉堡区和万锦市的服务中心,都要进行扩张,增加英文班,安居辅导等各种服务。请大家多一点耐心,这些数据到底可靠与否,我们不久便会知道。」

普查附上声明 用家风险自负

加拿大统计局发表2011年《全国家庭调查》首批数据,同时附上免责声明,因为新调查属自愿性质,用家做历史对比时风险自负。

统计局周三发布的多数文件,背页都有加印免责声明。其中指出,自愿填报的《全国家庭调查》,与现已废除的强制长表完全不同。

该机构在文件中多次重复:「《全国家庭调查》的估计数据,来自一份自愿的问卷,无回应的偏差,可能比2006年普查长问卷更高。」

比对2006年与2011年普查结果,最小社区出现最大差异。

统计局说,较大的社区,2006年与2011年的调查结果大致相同。但在2.5万人以下的普查分区,调查结果最可能出现差异。它说:「这些差异原因在于加权计算法,与任何调查一样,小地理区域的加权值更大。」

填写新普查表较长问卷更多

联邦工业部长巴隶司(Christian Paradis,图)周三发布通告强调说,与旧的长问卷相比,更多加人填写新普查表。

巴隶司说:「政府承诺在搜集统计数据时,兼顾保护加拿大人隐私。加拿大人做出响应,逾250万家庭交回问卷,回应率达到68%,这是加国历来最大规模的自愿调查。」

政府增加调查问卷投放家庭比例,所以更多人填报调查表。但《全国家庭调查》的回应率,远逊于普查长表94%的预期收回率。

统计学家指出,在自愿调查中,重要的不只是多少人填写问卷,而更在于谁填写问卷。特定群组可能较少交回问卷,比如低收入人士、原住民。那将导致数据出现偏差,很难补救。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