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广西人非洲淘金记 有赚大钱有娶黑人 /

广西人非洲淘金记 有赚大钱有娶黑人

在素称“黄金海岸”的非洲国家加纳,约有5万广西上林县人,掌握着该国几乎所有的中小型淘金矿。上林商人证实,他们圈子里产生了6到8个身家上亿者。随着上林淘金者在加纳发财,针对他们的抢劫案增多。很多上林淘金队手上都有AK47,工地常备有手枪和八连发猎枪。

广西上林人非洲淘金记:有的赚亿元有的娶黑人(组图)

他们既非传教士,亦非慈善工作者,而是一群嗅到了金钱味道的“淘金客”。2007年起,摄影师Paolo花费数年时间,探访12个非洲国家和中国,记录下了这些改变非洲面貌的中国面孔。

广西上林人非洲淘金记:有的赚亿元有的娶黑人(组图)

王鑫(音)是赞比亚谦比希铜矿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负责人之一。他与两名赞比亚代表前来调查这个巨型项目,其中包括他们身后正在建设的耗资3亿美元的铜冶炼厂。但因当地工人罢工抗议每月工资不足200美元,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一度放缓。

广西上林人非洲淘金记:有的赚亿元有的娶黑人(组图)

罗辛庚(音,右)是中国国有巨头中国有色金属矿业公司子公司NFC非洲矿业公司的负责人。NFC公司拥有赞比亚谦比希铜矿的一部分,雇佣了2000名赞比亚员工和500名中国员工。

广西上林人非洲淘金记:有的赚亿元有的娶黑人(组图)

在赞比亚谦比希的中国有色金属矿业公司的办公室外,巨大的海报把象征中国的长城和象征赞比亚的维多利亚瀑布拼接在一起。

广西上林人非洲淘金记:有的赚亿元有的娶黑人(组图)

刚果主要的商业和石油城市黑角港的海滩上,杰西卡·叶的家庭。2000年4月,抵达布拉柴维尔身无分文,但7年后,家族的80名成员加入了她。她在各个领域都很活跃:餐厅、夜总会、商店零售、水泥进口等……她的丈夫张克谦(音)曾是中国新华社驻布拉柴维尔的记者。中间的小姑娘是他们的女儿,名叫棒棒(音)。

广西上林人非洲淘金记:有的赚亿元有的娶黑人(组图)

张克谦在黑角港的家中,这里曾经是德国领事馆官邸。张克谦辞职后创办了一家名为Sicofor的木材公司。该公司在刚果有800多公顷的特许伐木权。

广西上林人非洲淘金记:有的赚亿元有的娶黑人(组图)

李先生(Chua Booan Lee,右)在他管理的Sicofor木材公司。公司将木材处理成薄片,然后制成胶合板出口中国、美国和欧洲。刚果法律规定,木材公司80%的木材必须在刚果国内加工处理,但没人尊重这条法律。将木材运至中国加工利润要大的多。

广西上林人非洲淘金记:有的赚亿元有的娶黑人(组图)

一名中信-中铁建筑公司的中国工人在修理阿尔及利亚一条高速公路旁的管道。中铁集团中标建设这条长528公里的高速公路,建设速度预计花费40个月。这条公路建设是阿尔及利亚最大的工程,于2012年4月通车,74881名工人参与了建设,其中包括近万名中国工人。

广西上林人非洲淘金记:有的赚亿元有的娶黑人(组图)

中信-中铁国际财团驻地,一名中国工作人员挥手阻止持有阿尔及利亚授权的摄影师在中国宿舍区拍照。工作人员认为这个驻地和大使馆一样,是中国的领土。

广西上林人非洲淘金记:有的赚亿元有的娶黑人(组图)

中信-中铁国际财团的工人正在阿尔及利亚的住所吃午饭,当天他们的午饭是鱼肉和羊肉。中国工人会把吃剩的饭喂猫狗。阿尔及利亚媒体指责个别中国人会吃这些猫狗,这在穆斯林看来无法接受。

广西上林人非洲淘金记:有的赚亿元有的娶黑人(组图)

伍德(Wood)与保镖在雪佛龙石油公司总部附近的施工现场勘查,伍德1948年生于上海,上世纪70年代末抵达尼日利亚开始建立他的工业王国。如今他的王国包含15家工厂,1600多名工人;并兼营建筑公司、旅馆和饭店。他是总统的正式顾问,获得了非洲酋长的称号,被授权可以使用警车。他甚至可以调用警察作为自己私人保镖。

广西上林人非洲淘金记:有的赚亿元有的娶黑人(组图)

伍德的妻子(中)所经营的金桥饭店有五层高,可容纳1500个客人。议员安东尼·索坦正在此宴请嘉宾,庆祝他的70岁生日。这位伍德夫人是伍德的大老婆,伍德还有一位更年轻的中国妻子,作为非洲酋长,他可享受多妻制。

广西上林人非洲淘金记:有的赚亿元有的娶黑人(组图)

尼日利亚拉格斯,联合钢铁厂的中国技术员和尼日利亚工人商讨工作。中国技术员穿着工作靴,而尼日利亚工人只穿着拖鞋。当地的底层劳工对他们的中国雇主并不满意。低廉的薪资和恶劣的工作环境并没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实质性的改善,文化习俗的差异也令他们对中国人相当排斥。

广西上林人非洲淘金记:有的赚亿元有的娶黑人(组图)

尼日利亚拉格斯,联合钢铁厂的中国技术员和尼日利亚工人商讨工作。中国技术员教授尼日利亚工人实际操作。在非洲基础建筑设施建设的竞标中,以中国公司的低价位,鲜有西方公司可以与之竞争。西方公司也找不到中国工人那样发疯似工作的员工。

广西上林人非洲淘金记:有的赚亿元有的娶黑人(组图)

阿尔及利亚郊区阿尔杰,中国中建总公司的技术人员对新住宅进行查验。这是阿尔及利亚首次建设15层高的住宅项目。面对阿尔及利亚的住房短缺,中国建筑总公司在该国建成了3万到5万5千栋公寓。

广西上林人非洲淘金记:有的赚亿元有的娶黑人(组图)

阿尔及利亚郊区阿尔杰,一名男子牵着骆驼走过街头,背景的楼盘即中建总公司的住宅项目。

广西上林人非洲淘金记:有的赚亿元有的娶黑人(组图)

王叶昌(音)是15年前到尼日利亚发展的电子工程师。他负责Nabisco饼干厂的生产线,每天生产70吨饼干,这只是尼日利亚全国饼干需求的1%。饼干厂于上世纪60年代由英国人建立,先后由印度人和尼日利亚人运营,但都以倒闭收场。2001年由中国人接手后,一周七天,全天24小时开工,分两个12小时班次,雇佣大量当地劳力,很快成为尼日利亚的盈利大企业。

广西上林人非洲淘金记:有的赚亿元有的娶黑人(组图)

在尼日利亚拉格斯的“张先生“餐馆,当地的中国企业家协会每个月都有一次聚餐。协会有200多个中国人,他们通常都很年轻,20多岁,但都很有钱,生意也很好。餐馆服务员所穿的中国制服也都从中国进口。

广西上林人非洲淘金记:有的赚亿元有的娶黑人(组图)

刚果共和国首都布拉柴维尔以北200公里英布鲁坝,中国国家机械装备总公司(CMEC)的中国工人与刚果同事在休息。该公司凭借其120兆瓦的电力生产能力,将使刚果全国电力生产量增加一倍。在当地,为示区分,CMEC要求中国工人戴着黄色安全帽,本地员工戴蓝色安全帽。当地员工一天的薪资是3美元。

广西上林人非洲淘金记:有的赚亿元有的娶黑人(组图)

刚果共和国布拉柴维尔,中国技术人员和刚果工人交谈。中国威海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WIETC)在当地兴建了40栋欧式风格别墅。公司最头疼的问题是中国工人与刚果工人之间的关系。刚果工人每天的工资是3.5美元,也没有合同,并且抱怨仅仅一些小错误就被殴打。

广西上林人非洲淘金记:有的赚亿元有的娶黑人(组图)

刚果房屋建筑和计划部长克劳德·尼斯楼视察巴贡贡的工地。尼斯楼本人也是一个建筑设计师。中国公司WIETC在此建造的别墅即由他设计。刚果政府没收了几百户人家的产权建设这些别墅。这些豪华的房屋将成为刚果中产阶级家庭的新家。

广西上林人非洲淘金记:有的赚亿元有的娶黑人(组图)

刚果布拉柴维尔,一名非洲妇女接受名为“中国美”的护理项目。这家店在当地非常成功,卖假发、做指甲、售卖中国传统药物、甚至春药,也提供中国按摩和纹身服务。这家店的美容产品是中国制造的,店主同时也是刚果总统恩格索妻子的美容师。

广西上林人非洲淘金记:有的赚亿元有的娶黑人(组图)

萨弗南·德·布拉扎高中是刚果首都最好的学校,但是其校舍急需修补。让·马兰加是中文教授,正在给学生们讲解期末考试的内容。马兰加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学习,除了当老师,他也为中国老板们在建筑工地上当翻译赚钱。

广西上林人非洲淘金记:有的赚亿元有的娶黑人(组图)

安哥拉,罗安达和洛比托之间,一名中国工人和在沿海公路修建间隙休息。中国国际基金(CIF)在安哥拉投资了不少项目,包括这条连接了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和洛比托的公路。

广西上林人非洲淘金记:有的赚亿元有的娶黑人(组图)

中国建筑公司江苏分公司在安哥拉的总部,值夜班的中国工人和他的女伴在休息。该公司负责人称,中国工人如果和当地妇女发生性关系被发现,将会被立即遣送回国。

第一张照片,一个中国人捧着一大块黄金,背后站着手握AK47的黑人保镖;第二张照片,一个年青中国男子搂着他的黑人妻子,肆意地欢笑。

这是谭信华发来的两张照片。谭介绍说,图中的中国人都是他的广西上林县同乡,在非洲国家加纳投资金矿。有一说法称,在加纳,约有5万上林人。素称“黄金海岸”的加纳,现在几乎所有中小型淘金矿都是上林人的天下。他们以做砂金为主。

“有餐馆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金子的地方就有上林人。”谭信华形容说。谭是80后,和许多上林的年青人一样,高中没读完就去了加纳。他在加纳的库玛西有自己的淘金生产线,他泡在那里,已经3年没回国,只用越洋电话和家中父母沟通。他的目标是未来3年内跻身千万富翁。

“上林帮”过去8年的加纳淘金旅程,像是美国18世纪西部淘金史的翻版:血汗、暴富、枪战,以命相搏。有人负债累累被遣返,有人在与黑帮的暴力冲突中丧生,有人患虐疾一病不起,埋在了异国他乡。

更多衣锦还乡的传奇也在上演:有人回乡一出手就送亲戚一块金砖;有人在香港转机回广西途中,用电话下单订购了南宁的别墅和法拉利跑车。不下三位上林商人证实,这8年,他们的圈子中产生了6到8个身家上亿者。

大量被雇佣的工人,巨量的石油消耗,可观的税收,被污染的河流,被挖得千疮百孔的土地,上万支流落在上林商帮中的枪支,此起彼伏的抢劫,这一切使加纳人对于上林帮形成爱和恨两个矛盾的极端。

自2012年10月底到今年初,加纳发起数次遣返中国商人的多部门联合行动,中国政府已介入谈判,与加方交涉。在紧张不安的等待中,上林帮的采金作业仍在继续。

肉眼探金的绝技

谭信华2010年第一次出国就来到加纳,在上林人自己的金矿里打了一年工,2011年11月开始创业单干。

上林素有采金传统,上世纪90年代曾上演过“万名金农闯关东”。“上林人个虽小,但团结,敢斗狠,把牛高马大的东北人都打怕了。”谭信华描述说,“当时东北一些涉及上林人的金矿暴力案,当地警察都不敢管,要出动武警。”

从2005年开始,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又使上林人涌向了加纳。这个故事称,一个上林老乡带了全副身家500万跑到加纳,3年后就变成了1个亿。

在加纳的上林人多集中在库马西市、奥布阿西、打夸市、敦夸市,而这些是小金矿的集中地。“能出来的人,一般都会把亲戚和朋友都带出来。”谭信华说。谭目前就有30多位亲戚、同学及朋友在加纳。这些人主要来自上林县的明亮、大丰、巷贤三个镇,总数约在3-5万人之间。

加纳素有“黄金海岸”之称,黄金开采已有百年历史,目前探明黄金储量约985吨,占世界黄金总产量的3%,为仅次于南非的非洲第二大产金国。

“最早来加纳采金的中国人来自黑龙江,上世纪90年代末,湖南株洲人相继进入,但真正做成气候的是上林的采金者。”加纳·中国矿业协会秘书长苏震宇介绍说,上林采金群体以砂金开采为主,洗砂环节离不开水,因此砂金生意多集中在加纳的澳芬河、Tano River等河流沿岸。

加纳以岩金为主的大型金矿,早先被Newmont、Gold Fields、AngloGold Ashanti等英、美大矿公司圈走。只有河滩边的砂金,不适宜大型采金设备,而加纳本地人对砂金采用挖坑、搬料、淘金等人力方式,效率低、产量少,一直做不好。

直到2005年,上林人将砂泵技艺传入加纳,才彻底改变了加纳砂金开采的格局。上林的砂泵技术只有上林人才懂,技术不外传。因此在中国采金人圈子里,流传着“非上林人不组机”一说。

在加纳,上林商人一般和当地地主NANA(村庄酋长)合作,寻找持有采矿许可证的地主,缴纳2-3万塞地(注:加纳货币)的“进场费”。谭信华买的地是25英亩,交了2.5万塞地,相当于人民币8万元。买的地上如有农作物,则按农作物价值一次性赔偿20年。

加纳法律将金矿分大矿和小矿两类:25英亩以下小矿仅限加纳本国人开采。但上林人自有绕过法律关卡的办法。

“只要和酋长们说好条件,就能采。”谭信华说,因为土地是酋长的,矿产证也在他手里,我们可以说,这是本国酋长的矿,我只是帮他开采而已。

为了强化和地主们的利益联盟,上林人会与地主签约,地主占矿区股权的10-12%,每天产完金后,地主会在晚上过来将属于他的份额拿走。也有不同的方式,比如一个月给地主1万塞地,那就不用给地主矿权。

如何确定你买的土地有金?只有初中文化的谭信华介绍说,上林人已形成看金的独门经验:看地形,在开采前清洗一小片土地,“一看就知道有没有金”。

谭信华的矿雇有5个上林同乡、两个当地人。对当地人工资都是现结,一天给12塞地,平均月工资是280-300元塞地,是当地工资的三四倍。上林人多为壮族,与当地黑人相处久了,当地人也会说一点壮话。

至于上林籍的工人,则有6000元/月的底薪,外加每天产量2-3%的提成。“三年下来,就算只是打工,也有30万左右的收入。”谭信华说。

加纳矿业商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加纳全国黄金产量为360万盎司,其中30%来自小型矿场。苏震宇估计,上林人控制的小型矿场,实际的产量占比可能达到40%。

家乡因此成了上林人的设备重镇。众多挖掘机、钩机、水枪等被采购后运到上林,按金矿的需求重新改装,再通过深圳海关运往加纳。今年3月份最多时,上林县通过深圳盐田港发往加纳的设备就有100多个集装箱。

暴涨的枪支行情

随着上林淘金者在加纳发财,针对他们的抢劫案此起彼伏。3月份,一位上林人遇劫身亡,劫匪用AK47在他身上打了27枪。

“2011年一年,我们在库玛西的采金工地就被抢劫两次。”上林采金者李增全说,当时在白天发生了枪战,中加两方人员互有死伤。

“异国生存,首先是保命,财是次要的。” 上林采金者胡宏石说。胡的工地上常留有200克金子。“如果几十个劫匪来了,几十把枪肯定没法反抗,那就把这些金子和钱拿走吧,不伤人就好。”

对于报案,上林商人从不抱指望。“有什么用,能破案吗?”谭信华说,报了案,警察来工地敲竹杠会更频繁,先前每次塞给几十元人民币就会走,现在要给数百元。

为保安全,在加纳的上林淘金者常常三四个工程队住在一起,或是共同出去卖金,这样可以集中七八名保镖。很多上林淘金队手上都有几支AK47,金矿工地常备有手枪和八连发猎枪。经常有上林商人和匪帮枪战的消息传出。据估计有上万支枪支掌握在以上林淘金队为主的中国商人手中。由于需求水涨船高,当地8连发“来福”猎枪售价已从先前的1800塞地暴涨到3000塞地(约1万人民币)。

加纳森林盛产鳄鱼和其它各种鸟类、老虎、蛇,当地人从来不吃。上林商人们因为有枪,就经常跑到湖里和山里打猎,天天吃穿山甲肉,喝鳄鱼汤、老虎汤,把当地人都惊呆了

上林淘金者面对的另一个大敌是加纳盛行的虐疾。加纳热带传染病多,矿区又多在森林深处,距开在大城市的医院较远,病了医治不及,就只能埋尸异国。

而最近才出现的威胁是,由于上林人在加纳绝大多持的是旅游签证而非劳务签证,都是从第三国进入加纳,签证先天不足,故常遭遇加纳移民局驱逐。

“先前移民局的官员过来时,拿几箱矿泉水,给几百塞地就可以把他们打发走,”谭信华抱怨,“现在会把你关起来,交更多的保释金才能放人,或是遣返。”如果上林人躲进丛林,移民局会将工地上的机械等物资都拿走,机器一台上百万元,损失惨重。

库玛西的上林小世界

与高风险相对应的是高收益。“在加纳的上林淘金者赚钱的几率是50-60%。”胡宏石说。

上林人在加纳投资的采金生产线超过1000条,以每条300万元成本计算,上林商帮在加纳的投资多达30亿元。这些淘金工地,一般一个工地配两台挖掘机,一天产200-300克黄金算是平均水平。运气奇佳者一天能采到1公斤;当然也有倒霉的,一天只有30-50克,甚至挂空挡。

一般工地如果每天采300克,按当前国际金价280元/克算,一天收入接近10万元人民币,扣除费用,一天仍有数万的收入,年入千万并非神话。

上林人在淘出金后,会把金矿转

手卖给湖南人、浙江人和福建人,甚至还有印度和当地的购金者,买家多带到国际现货市场出售,售价按照当天国际金价下浮一定幅度后出售,买家吃的就是其中的利差。

如果是以浙江、福建人为主的国际买家,只有少部分通过当地银行汇款方式到卖家帐上,大部分的做法是直接在国内转帐到上林人在国内的户头中。

一位工商银行广西分行的人士透露,在2011年5、6月份,上林县曾经在半个月内金融系统涌入10多亿外来存款,引发国家层面的关注,因为上林县2012年财政收入才刚刚突破3亿元。

围绕着暴富的上林人,在库玛西等数个加纳城市里,出现了大小不一的中国城。城里中餐馆、酒店、超市、医院、KVT一应俱全。由于加纳当地人不吃蔬菜,甚至有人专门到库玛西种菜,供给上林商人。

谭信华抱怨,由于大多是从中国国内空运而来,中国城里的商品,价格一律是国内的3倍以上。 “康师傅方便面国内是4块钱一包,这里是12块钱,而青菜则是20元/斤。”

由于上林商人多采用国内的机械工程设备,故此三一、柳工、力士德等都在加纳有服务网点。“零部件价格也是国内的三倍,爱要不要。”

中国医生在这里也极受欢迎,待遇可以达到2万元/月人民币甚至更多。

就连性服务行业也被带动起来。“有一个福建老板开了个酒楼,直接从国内带了上百个小姐过来。”谭信华说,“当然,小姐的月薪也是国内的几倍,否则谁会跑这来?”

在加纳的上林商人绝大多数为男性,有的直接娶当地女性为妻,生个黄黑相加的孩子,讲着一口流利的壮话。随着孩子长大,有的人开始头疼要不要带孩子回去接受国内的教育。

上林商人的金钱还带来当地赌场的繁荣。在上林采金人聚集的敦夸,一些赌场专门为淘金人设置赌博游戏,据传至少20%的淘金收入投进了赌场。有人为此倾家荡产。

谭信华从不光顾赌场。他希望在3年内积攒起千万的财富,然后给父母盖一个很大而安享晚年的大宅院,同时在南宁安家,娶一个漂亮的媳妇,“开一个茶庄,偶尔给客人讲讲我在加纳淘金的故事”。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