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新华社热捧农业学大寨 疑为毛泽东招魂 /

新华社热捧农业学大寨 疑为毛泽东招魂

中共已故领导人毛泽东120周年诞辰将近,中国官媒新华社刊发题为《湘西乡村洛塔:一个毛泽东时代农业典型的变迁》,文中对毛时代的“农业学大寨”典型罗塔赞誉颇佳。有分析认为,在新一届领导执政后,“去不去毛化”成为关注的焦点。近日作为耳目喉舌媒体的新华社热捧农业学大寨,或是中共政治上为毛泽东精神正名。

官媒新华社在文章中大赞毛时代的“农业学大寨”的典型地区——湖南洛塔。政治学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开盛分析称,文章“体现了习执政后的一贯思路与精神,即在政治上强调毛时代的正面意义。加上正值毛诞辰时期,强调其家乡的典型也就顺理成章。”

此次喉舌媒体新华社的刊文也被看做是中共正面回应“去毛化”。“去毛化”的争论由来已久,尤其是在近年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争论再度在左右派之间掀起舆论对轰之时,中共官方每次措辞都被视为管窥中共是否有意“去毛”、摆脱政治包袱的窗口。

在2013年毛泽东寿诞120周年的特殊年份。在民间,每年全国各地都会举行纪念毛泽东的活动,2013年更是达到了空前的高潮,“去毛化”不足以左右民间的纪念活动。各地尤其是湖南开展了一系列的悼念毛泽东的活动。韶山作为毛泽东家乡,是北京以外纪念毛泽东活动的主场,显示内地“毛诞大典”拉开序幕。5月24日,湖南湘潭韶山市召开“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动员大会,宣布湖南省10项纪念活动已全部确定,耗资数十亿的12项建筑工程也即将完成。

而在中共高层,对于“去毛化”却一直未给出正面的答复。虽然如此,近日却出现官方活动场合悬挂毛泽东头像一事。湖南官场在召开新闻发布会现场的显着位置悬挂大幅毛泽东头像。而这却并非偶然现象,有消息透露称,湖南多个官方单位都被要求重挂毛泽东头像。

初掌大任不久的习近平可以说是在毛时代的“阳光雨露”下成长起来的,受毛泽东思想的影响颇深。当掀起“去毛化”的争论之时,习近平在2013年1月5日提出“两个不能否定”,即“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当时就有中共党史学者解读了其中内含的政治意义,即习近平曾在讲话中表示,如果否定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就无法站住,就会天下大乱。

然而有观察人士提出担忧,如果说习近平的“两个不能否定”是对毛泽东正面的肯定,那么2013年毛泽东寿诞120周年民间的修葺工程以及官方悬挂毛泽东头像的做法,却难免有“个人崇拜”抬头之象。有资深媒体人分析称,在公开场合悬挂毛泽东头像的做法,是公然致中共早年有关《决议》于不顾,企图再搞“个人崇拜”。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