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对越作战被俘老兵讲述 自己被俘经过 /

对越作战被俘老兵讲述 自己被俘经过

1979年3月16日下午,北京。中国外交部第三次“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新闻发布会座无虚席。外长黄华与广西、云南前线指挥部通电话后,向中外媒体宣布:参加这次边境战斗的中国军队胜利完成作战任务,已于当天全部撤回国内,“中国在越南从此已无一兵一卒”。历时28天的战争理论上就此结束,但事实上,中国参战的50多万名官兵中,仍有数百人下落不明。有的已流尽最后一滴血,长眠在亚热带红土地;有的因负伤或迷路未赶上部队,正在异国密林中遭受饥渴与恐惧的煎熬。而更多的失联未归者,已被解除武装,在越南人枪口下痛苦而屈辱地度日,他们已成了“战俘”。

解放军对越作战被俘老兵讲述自己被俘的经过(文/图/视频)

图为1979年我 150师448团被俘官兵

直到硝烟散尽的当年5月,交战双方互报战俘名单,中方才知道:解放军在这次“惩越之战”中总共有239人被俘(448团占202人),其中一人因伤病死于羁押期间,实际交付遣返者为238人。另有少数失联战士经过艰辛跋涉,在战后一、两个月中陆续归队,虽然被折磨得皮包骨、遍体鳞伤,但总算躲过了被俘的厄运。

归来的238名官兵在医院接受体检或治疗后,一律送到南宁市郊的吴墟机场的“学习班”。他们在这里没有行动,且必须接受审查人员夜以继日盘问,详述被俘经过与在押期间的表现,同时还得检举他人变节行为、“有损祖国利益”言谈等。

可怜这两百多名战俘,才出外国的牢狱,又进祖国的囚笼。几个月后,严苛的审查终于结束,238人无一例外,都失去了解放军的军籍。情节轻者,带着有污点的人事档案复员回乡;情节重的,开除党籍、记过降级。那位带领全连向越军投降的50军150师448团连长,以军人渎职罪被判刑15年。

30年过去,燃烧的山林早已恢复生机,昔日战地变为购销两旺的边境贸易市场。但愿有良知的人们仍然记得:两万多位炎黄子孙曾在这里捐躯,两百多名中国战俘曾被打下屈辱的烙印。有战争就会有战俘,与崇尚自由的西方相比,中国人对待被俘同胞是否太多冷酷、太少宽容?

由于官方对上世纪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战刻意隐瞒,尽管过去了34年,但有些真相未曾公开,至今还是一个迷。

比如说自还击战中牺牲的具体人数是多少,就是一个出入很大的一个迷。有的说8000多人,有的说11000多人,有的说26000多人,有的说50000多人,不知那个是真的。

牺牲人数是个迷,被俘战友回国后的情况也显得神秘莫测,众说纷纭。有的说,他们回国后就被开除军籍,集中在一个地方学习。然后,该判刑的就判刑,没判刑的就全部押送回家。回家后受到政府的歧视,日子过得非常惨,让人想起就揪心。

前两年开始,我就一直想找一个战俘战友进行采访,让他讲讲心里话,倾诉一下他的心声,看看他们这几十年是怎样走过来的,生活过得怎样。

知道我在找战俘采访的事后,有一个曾在战俘集训队做过文书的战友跟我说,他认识两个战俘,一个是医生,还是我们兴宁的,另一个是战士。他说,会尽努力帮我联系。最后,战友告诉我的结果就是他们两个早已经不在了。后来,又听到这样一个传说:我们被俘的战友,在越南时都被注射过药物,命活不过50岁。听到这样的话,我虽不相信,但我也打消了采访战俘的念头。

前几天去外地跟战友聚会,又聊到了战俘的问题。我说,一直想找个战俘战友进行采访,遗憾的是,传说已经没有一个战俘战友在世了。跟我一起去的在深圳生活了30年,户籍还在广东和平县的战友陈作常听到后说:丘总,我就到知道一个战俘战友,他就是我们县的,不过没有联系过,听说他在外地打工,具体在哪里不知道,我可以帮你联系。听到陈战友的话,我高兴地说:跟你接触这么长时间了,你怎么不早说呢?回去后,你就赶快跟我联系一下那位战友,看他能不能接受我们的采访?

回到深圳的当天晚上,陈战友就说已经联系到那位战友,并说可以到深圳接受我们的采访。

这位战友名叫陈裕炉,2013年7月10日,来到我这里接受采访。他是广东省和平县人,1976年入伍,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

据陈战友介绍,他原系41军121师361团3营8连炊事班战士。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后,他随部队进入越南境内。他是炊事班战士,没有配枪,也没有配手榴弹。2月20日的时候,部队被打乱,他误以为自己已经掉队,就跟着前面的部队前进,谁知自己已经一个人走在了全连的前面,误入越军阵地,还被越军开枪擦伤手臂后被俘。

陈战友的出现,可以证实战俘已经全部不在人世的传说是一个天大的谎言。从陈战友的对话中可以了解到,他在越军俘掳营没有受到不人道的虐待,回国后也没有受到政府的残酷镇压,只是社会环境的关系,造成了个人或多或少的自悲心理。他享受了参战老兵的待遇,也希望政府能给予更好的照顾,保证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解放军对越作战被俘老兵讲述自己被俘的经过(文/图/视频)

图为我军被俘老兵陈裕炉

据我所知,陈裕炉是第一个敢于面对社会,敢于面对网络说出自己那段历史的战友,我们敬佩他的勇气。虽然他只是一个炊事班的战士,知道的情况不多,作用不大,但最起码可以证明网上所说的许多都是没有事实依据的谎言。对于网上的谎言,如果相关部门不加以澄清或解密,谎言也会被当成真理一样流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