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轰炸东京美飞行员 致信浙江老人感谢 /

轰炸东京美飞行员 致信浙江老人感谢

81岁的廖兆暄,戴着助听器,说话就像喊。这位美籍华人作家走访浙江衢州等地,寻找71年前拯救美国飞行员的中国老百姓。

“我要把这个美好故事,展现在全世界面前。”昨日,北京一家宾馆内,廖兆暄大声地说。

昨日,81岁的廖兆暄向记者讲述走访浙江衢州等地的经历。

美国轰炸机坠毁后,村民捡到的坠毁美国轰炸机的残骸。

获救的美国飞行员送给救命恩人的一美分硬币。

“美好故事”打动作家

1942年4月18日,反法西斯战争中,16架美国轰炸机空袭日本东京等地(又称杜立特行动)。投弹后,由于燃料不足等原因,除一架降落在苏联西伯利亚,其余15架均坠落于浙江、安徽、江西等地。15架飞机上的64名美国飞行员被中国军民救下,其中51人是被浙江衢州老百姓救助。

“我难以置信,中美之间有这样美好的故事。”移居美国15年的廖兆暄,在一次社交活动中,偶然听美国人讲起此事。身为作家的他,有了重现这些故事的冲动。

他给这个故事起名《情洒太平洋——杜立特机组和中国老百姓》。

获救美军心怀感激

从前年开始,廖兆暄采访了多名当年参加行动的美军飞行员及后代,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

“那些飞行员一生都对中国老百姓心怀感激,在每年的纪念日聚会上,都会谈到中国老百姓的伟大和友爱。”廖兆暄说,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美国飞行员和他们的后人对那场营救了解不多,甚至搞不清楚中国的地名。

今年6月开始,81岁的廖兆暄回到中国寻访,先后两次前往浙江衢州等地。他找到了当年营救美军飞行员的中国百姓后代,访问当地档案馆和研究者。

昨日,衢州档案馆和《衢州晚报》人员均证实,廖兆暄先后两次前来探访,“这么大年纪,让我们很感动。”

将真实展现那段历史

“寻访中得到许多让人兴奋的线索。”廖兆暄说,寻访中他找到当年美军一个飞机发动机遗骸。

在衢州汪村有个山洞,更让廖兆暄激动,“那是为美国飞行员储备外地运送来的西餐,专门挖的。”

走访中,廖兆暄得知当年送走美军飞行员后,衢州百姓遭到日军疯狂报复。

“日军还使用细菌战。”在衢州当地,廖兆暄见到当年细菌战致残百姓,这些人如今都得到政府免费治疗,“但是伤痛还在,这是对当年侵略者最好的控诉,这些我都会写出来,真实展现那段历史。”

■ 背景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为重整士气,1942年4月18日,作为对日军突袭珍珠港的报复,美国16架B-25米切尔型轰炸机空袭东京等地。

按照原计划,美国航母到达离日本400海里处海面,轰炸机B-25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归航时到中国衢州机场降落。但航母驶至离日本800海里处,遭遇日本巡洋舰。为避免日方发现,B-25轰炸机提前起飞,轰炸东京等地后,飞到中国已是晚上,由于气候条件恶劣和飞行员对航线陌生,加上临时改变计划未能通知中国政府,衢州机场未能及时开放。一架降落在苏联西伯利亚外,15架B-25燃油用尽后全部坠毁,机上的75名飞行员,在黑夜中迫降、弃机跳伞,全部降落在中国的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省。3人在迫降时丧生,8人因降落在日占区被俘,其余64名飞行员被中国百姓营救,51人集中在位于衢州汪村的空军航空第十三总站,后与在其他地方被营救的13人一起,被送往大后方经重庆以及驼峰航线或参战或返回美国。

■ 讲述

家人吃玉米糊 “怪人”吃米饭

71年前,衢州江山市张村乡田青蓬村,廖明发还是个七八岁的孩子。

1942年4月21日,廖明发听砍柴回来的父亲廖诗原说,山上有人摔伤,他要去抬回来。说完,廖诗原背起家门口的一把竹制躺椅,掉头就往山上跑。

家里来了个受伤的“怪人”

廖明发回忆,过了一段时间,父亲抬着一个棕红色头发、高鼻子、蓝眼睛的“怪人”走进家来。

“这人满脸是血。”廖明发回忆,当时他和小伙伴都被吓了一跳,大家不敢往前走,站在附近偷偷地看。

家人脱下“怪人”的衣服,只见他满身伤痕,右腿的骨头还露了出来,每移动一下,“怪人”就发出一阵尖叫,可他说的话没人听得懂。

为了给“怪人”治伤,家人还上山采草药疗伤。

尽管当时年纪小,廖明发第一次看到洋人,还是让他终生难忘。他回忆,尽管言语不通,但是“怪人”十分友好,每次见面都会笑着点头。

“怪人”受到优待吃鸡蛋

更让廖明发奇怪的是,家里人对这个“怪人”很优待。当时家人拿出了鸡蛋,做了一碗蛋汤给“怪人”吃,廖明发躲在房门口,看着碗里的鸡蛋直流口水,因为平时只有过年他才能吃到这些。

平时节俭的父亲,还拿出了自己最好的衣物给“怪人”穿。

此后的两天,每次到吃饭时刻,家里总会给“怪人”单独做一份红米饭,而廖明发和其家人却只能吃玉米糊。

廖明发听父亲说这个“怪人”是美国飞行员,是帮中国人打日本人的。他也愈发好奇,经常盯着对方的蓝眼睛看。

两天后,县政府派了一位江山中学懂英语的女教师,带着几名穿军装的人来到村里,接走这位飞行员去了衢州。

一枚珍藏71年的硬币

廖明发记得,“怪人”离开前,家人用竹竿和竹躺椅扎成一个轿子,给“怪人”遮阳。

临走时,“怪人”拉了廖明发的手,逗了逗他,还给廖明发的父亲一枚硬币以做纪念。

“家人当时不知道是1美分的硬币,把它当成了纪念章珍藏。”如今已年近80的廖明发说。

父亲廖诗原去世后,这枚硬币传到廖明发手里,并嘱咐他好好珍藏。

如今这枚经过71年风雨洗礼的硬币已经被磨得十分光滑,仍能看见林肯头像以及“1909”的字样。

廖明发说,父亲有个遗憾,去世时也不知道自己救的美国大兵叫什么名字,“他想跟人家再见一面”。

回信“永不忘慷慨帮助”

七八年前,衢州当地历史研究者收集到廖明发及其父亲救援美国飞行员的故事,并和美国方面取得联系核实。

美国方面确认当年在廖家那名美国飞行员叫查尔斯·奥扎克,是杜立特行动中3号机组的领航员。

当时还健在的奥扎克看过资料,确定廖诗原就是当年救助自己的中国百姓,还特意让女儿回了一封信。

如今,这封信被收藏在江山市档案馆。

信中说:“父亲确定他就是当时廖先生和村里人所帮助的那个人,我父亲对廖先生赞不绝口,并怀着感恩之心、愉悦之情记住他曾得到的帮助。他将你们牢记于心,多次提醒我给你们回信。他永远不会忘记曾得到的慷慨帮助。”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