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华青择业凭兴趣 父母应更新知识减争议 /

华青择业凭兴趣 父母应更新知识减争议

为人父母者,总是希望自己的儿女能找到一份体面、安稳且薪水丰厚的职业,例如医生、律师或工程师等。但新一代的年轻人对自己职业规划有自己的想法,两代人如何在这一问题上取得共识,第六届「行行出状元」青少年职业讲座给出了一些建议。

这个由「展望青年领袖计划」(Vision Youth Leadership)、烈治文山市议员陈志辉及安省培正同学会联合举办的讲座,邀请了消防员、防炸弹专家、兽医、城市规划师、律师、行政人员职业培训、电脑行业、殡仪业等各行业人士讲解,吸引了许多华裔青年及其家长。

正在读12年班的华裔青年Arthur Yeung说,他对资讯科技比较感兴趣。「一来是够酷,新时代的科技嘛;二来也是和家长意见不同时最好的妥协了。它既能有好的收入也符合我的兴趣。」

麦马士打大学副校长陈万华博士(左1)和烈市议员陈志辉(左2),向与会的华裔青少年及家长们讲授从业经验。(明报记者摄)

Arthur的母亲在一旁笑称,她自己是从事会计业,也很希望儿子也从事类似的职业,「但他有自己的想法,想去试试,那我就带他来听听那些行内人的说法。」

Authur接着母亲的话说:「读法律、读医科太枯燥了,而且要读那么多年!」

此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展望」主席李树德表示,他们的这个讲座不仅只是针对青少年,也针对青少年的父母。

他说:「时代在变化,新的行业不断出现,旧的行业也有新的机会。作为父母,也应该让自己的行业知识更新才能跟上形势发展,减少与子女在择业上的争吵。」

他举例,有一位华裔青年顺从父母的要求,完成了工程专科,把毕业证书交给父母算是有了交代,转头就去学自己喜爱的艺术,现在成了大学的副教授。

他说:「他白白浪费了4年的时间去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专科。现在的行业往往要求从业者投入大量的精力,日夜苦干。如果年轻人选择的是自己喜欢的行业,做起来会不那么辛苦,否则就会身心俱疲。」

梁先生和女儿参加讲座,感兴趣的是比较冷门的殡葬行业。

对此梁先生有自己的看法:「我们父女俩做了一些研究,发现这个行业的成功者,都是对这个行业有热情,而且对社区有关怀意愿的人,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将它当作一盘有钱赚的生意,那样做不长。我希望女儿能从中学到,不管从事什么行业,要对它有认真的态度,投入去做,终究会有成功的时候。」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