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全民痛陈事难办 中共整风遭现实拷问 /

全民痛陈事难办 中共整风遭现实拷问

在名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整风运动狂潮中,近期,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曝光河北衡水以及江苏丰县两位市民办证难情况,一时间一众网友在网上分享自己“办证难”经历,纷纷痛陈最基层的政府职能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这无疑是给中共此轮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提了个醒——并非高官们相互不痛不痒的“揭揭短”,隔靴搔痒的“出出汗”就能解决问题,让官员们真正成为“人民的公务员”,而不是依仗手中公权力作威作福、愚弄百姓,这样习近平的整风运动才能真正称得上产生实效。

全民“吐槽”办事难 屡见不鲜

10月1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曝光“北漂小伙为办护照返乡6次多跑3,000公里”的办事经历,原本合规合理的办证要求遭到了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百般刁难,虽然最终相关不作为的工作人员遭到了惩治,但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纷纷在网上晒办证经历。名叫“琐罗亚斯”的网友说,“有一次他去教育局,进了办公室一共就俩人,一个看电影一个玩游戏,玩游戏的说,等打完这一局。”还有一位网友说,“有一回补办身份证,服务员非得等他给出‘非常满意’的评价后,才能把户口本和回执还给他。”

一位微博用户表示,“他办一个户口证明,却遭到了百般刁难,前后总跑了4趟,最后还是发脾气后才给办的。”而网友“橙花六罗”则说,“他补办个身份证,派出所和学校互相推诿,都说身份证在对方手里,来回折腾了6次,每次都得1个多小时,在他终于都被气哭了以后,工作人员才承认,原来身份证已经丢了。”

于是外间纷纷质问: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的素质关系到群众的满意度,也关系到政府的形象,这些权力本来就是老百姓赋予的,怎么能本末倒置呢?熟悉中国基层政治生态的观察人士指出,类似的基础腐败行为在中国可谓屡见不鲜,尤其是县市一级地方,往往存在这样一种生态,“不送钱、送礼,不托关系、走后门办不了事情”,一些工作人员尸位素餐,仗着手中权力“吃拿卡要”成风,即便是原本是一些政府职能部门职责内应办的事,民众往往还得付出巨大的“成本”。

习近平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标在于“解决作风不实、不正、不廉”,“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目标,分析人士指出,那么,让民众真正感受到基层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作风的转变,彻底治愈“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顽疾,方能称得上正在意义上的走“群众路线”。

“零容忍”方能重拾民心

与普通民众打交道最多的官员就是基层政权中的工作人员,在民众的心目中,这些人就是“党和政府的代言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关乎中共政府的形象,基层腐败行为的猖獗,势必严重破坏中共在民众中早已的不再光辉的形象。这些都是中共高层需要重视和警醒的。

中国有句古话,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基层的“作风不实、不正、不廉”也如同能够毁堤的蚁穴,虽然相对于千里之堤来说小的近乎可以忽略,但久而久之终会酿成溃堤大祸。在基层工作人员行为中的吃拿卡要、尸位素餐等腐败行为,虽然比不上薄熙来案等具有轰动效应,但却与民众是生活息息相关,直接侵害了民众的利益,直接导致民众与官员的关系恶化,最终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官民互信。因此,中共不仅要严处薄熙来、刘志军等大案要案的,对于基层“小”的腐败行为,以及作风不正也要做到“零容忍”。

“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习近平上位之后的1月22日在中纪委全会上强调。加上他之后至上而下推进的整风运动,可以看到,中共高层显然已经开始注意基层腐败的危害性,那么下一步就是怎样真正做到上行下效。

7月12日,习近平赴河北考察期间就曾强调“坚决防止搞形式、走过场”“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以官僚主义反对官僚主义,是不行的。”由习近平亲自督阵为起点,中国这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热潮,显然需要警惕不要沦入“形式主义反形式主义”的窘境。这就需要更进一步的落到实处,扎根于民众,真正让普通民众看到为官为政者作风转变,真正做到以民为本,方能重拾民心、再获信任。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