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华裔诺奖得主62年后返中 如此告诫学生 /

华裔诺奖得主62年后返中 如此告诫学生

阔别家乡62年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教授,近日偕夫人重返故土。24日,他们先后到访河南两所高校,在谈起如何取得成就时告诫学生「要摒弃功名利禄,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还透露自己当初选择物理,其实也是「无心插柳」。

崔琦24日连赶两场,先后到河南工业大学和郑州大学参观考察并与学生交流。据《郑州晚报》报道,关于高等教育,崔琦说,现在很多人批评中国的高等教育,其实中国和国外教育有很多传统的不同,有不同的历史背景。中国从汉代以来遵循的八股模式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遵循前人,没有创新,缺乏新意。他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两天就能发展起来的,需要慢慢进步,不要给太大的压力。

「中国为甚么总出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不是中国的教育制度有问题?」面对同学们的疑问,崔琦说,教育想要出成果,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从个人来讲,「不要迎合社会,要摒弃功名利禄,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

1951年离开故土赴香港港学习的崔琦,至今已有62年。少年时代到了香港后,他不会讲英文,就读于当地的非英文学校,但是香港的高校并不接受非英语中学的学生。后来,崔琦考上台湾大学,立志学医,由于和故乡亲人沟通不畅,他无法得知赴台求学的选择是否会给家人带来影响,于是放弃赴台读医学的机会。「偶然的机缘,我去美国学了物理,有奖学金。」由于自己对物理学科本身的乐趣,让他不断钻研,这才最终「无心插柳成荫」。

今年已经74岁高龄的崔琦,精神状态很好,由于长期在国外生活,他的中文表达不是很顺畅,在与人交流时,偶尔还会停下来思考几秒,再继续讲话。

崔琦1939年出生于河南省宝丰县肖旗镇范庄村,此次因时间紧而无法亲临宝丰县。但是在这里还生活着崔琦的堂兄弟崔章义、崔高祥等。「2004年,宝丰县政府修复了崔琦旧居,新建了崔琦纪念馆、崔琦广场、崔琦父母墓地。如今,这些地方已经成为『平顶山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基地』。」宝丰县副县长郜现营说。

崔琦的美籍挪威裔妻子琳达是他的大学同学,他们有两个女儿。1989年,崔琦的大女儿崔大熙在武汉的中南民族学院教了一年英文。其间,她曾带着两个中国学生做翻译,回到范庄探亲并住了一个晚上。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