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安倍拜鬼乃天赐良机 北京应转忧为喜 /

安倍拜鬼乃天赐良机 北京应转忧为喜

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当地时间上午11时半左右参拜靖国神社。安倍于2012年12月26日就任首相一职,12月26日恰逢其上任一周年。这是安倍晋三作为首相首次参拜靖国神社。这也是自2006年8月15日小泉纯一郎参拜以来在任首相首次参拜。

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1日发表题为《安倍“拜鬼” 北京应转忧为喜》的文章,作者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员薛理泰。文章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013年12月26日参拜了靖国神社。北京对安倍“拜鬼”之举,谴责语句之严重,外媒认为类似于1979年北京在中越爆发边界战争之前所做出的警告。中国学者提出,2014年是农历甲午年,又是一战爆发100周年,不能排除中日“甲午战争”重演的可能性。有鉴于此,安倍“拜鬼”引起的事态的严重性可能迅速升级。

对此,笔者持有异议。钓鱼岛争端持续进行,若擦枪走火,引起中日两国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固然不能排除,可是,基于下述理由,两国爆发类似“甲午战争”的全面冲突是不可能的:首先,中日两国高层(即使安倍本人)均没有这个意愿,况且两国根本尚未启动为这一全面战争而必须付诸实施的战备工作;其次,中日两国均不能忽视美国的立场,而目前美国不希望中日两国在钓鱼岛争端上爆发一场军事冲突;再者,钓鱼岛争端并不是中日两国的核心利益,纵使为此爆发一场高科技局部战争,也不甚可能,因为这场局部战争的特点是高强度、大消耗、高风险,双方均未在物质上甚至精神上做好准备。

文章指出,安倍“拜鬼”之举映射出两个动态,值得密切注视:一是今后日本将加强同中国对抗的力度,以有进无退的姿态出现,甚至提高到国家意志较量的层次;二是安倍政府挟其国内民众支持的空前力度,对来自美国的压力增强了抗压的能力。

文章称,对于安倍“拜鬼”之举,北京从大战略评估着眼,理应转忧为喜。至于军政两界做出各种表态,作为策略上的运用,自有必要性,可是,如果此类表态果真反映了北京高层的忧虑所在,随着安倍“拜鬼”的步伐做出过度的应对措施,不啻随鬼起舞,则大可不必了。

倘若日本右翼政治势力重新评价二战历史的功过之分的主张得逞,日本民族主义随之高涨,则锋芒所向,势必指向美国。在此情况下,日本摆脱了“战后体制”,成为“正常国家”,岂非损害了美国国家利益?到时候逼迫美国改变在亚太地区军事存在的现况的国家,将不是中国而是日本了。这应该是安倍“拜鬼”以后,美国主流媒体纷纷予以恶评的缘由。

文章称,设若如此,对北京而言,安倍“拜鬼”之举,岂非佳音吗?何忧之有呢?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