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朱镕基哪来的2000万?全部用作捐赠款 /

朱镕基哪来的2000万?全部用作捐赠款

据凤凰网1月17日援引中新网报道:“退休领导人参与大额捐赠,成为2013年中国慈善捐赠领域的新趋势”。 “退休领导人首度入围榜单。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由于捐赠2000万成立实事助学基金会而入围百杰榜,排在并列第70位”。

毫无疑问,无论对一名单靠薪水生活的工薪层来说,还是对一位单凭死工资消费的政府官员而言,2000万元或许都不是个小数目。那么,已退休多年的朱镕基又哪来的这2000万呢?尤其在当前这种反腐声浪一浪高过一浪的背景下,这样的款项一经出现便会让一些不明就里的观众心生窦疑,其实也实属正常无需置喙。然而,倘若能再看看凤凰网17日援引新京报“退休领导人做慈善:16家基金会拥有72名退休高官”一文,料想便会真相大白疑云渐散。

据报道:“2013年9月4日,朱镕基发起设立的实事助学基金会项目启动暨签约仪式在湖南省吉首市举行。朱镕基将此前著书所得2000万元版税悉数捐出,成立了这个以扶贫济困、助学育人为宗旨的基金会”。 “当时有评论称,作为前国家领导人参与慈善事业的制度化尝试,实事助学基金会的成立意味着中国现代慈善将进入崭新的阶段”。

据了解,朱镕基自2003年3月从国务院总理的位置上退休,先后共出版了《朱镕基答记者问》、《朱镕基讲话实录》和《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三书。领导退休出书由来已久,世人早已习以为常并不新鲜。然而,出书而能获得如此高额稿酬,却并非人人都有此缘分。试想,呕心沥血勤奋创作30余年,著作等身的莫言虽获诺贝尔文学奖殊荣,奖金也不过区区800万瑞典克朗(约合750万元人民币),像这类纯属政府官员工作记录式的文字汇编还能如何?

那么,在图书市场不景气的大背景下,这几本既无硝烟弥漫惊险战争打斗场面,又无曲折动人爱情故事情节,亦无离奇神话鬼怪传说内容的记者问答、实话实说工作汇编,何以能获得稿酬比诺贝尔奖金高出近三倍的不凡佳绩?何况,整个发行运作过程,既没有上级摊派发行,也没有组织下令订阅,一个退休多年的政府高官“工作汇编”,究竟是凭着什么样的魅力,使其产生了洛阳纸贵般的市场效应?此情此景实在令人在赞叹之余,心生无限联想。

物以稀为贵,书,亦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如此?试看哪位高官的书中可曾有过:“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样的文字?又有哪位高官在书中可曾袒露过这样的心扉:“我是全心全意地把党当作我的母亲的。所以我讲什么话都没有顾及,只要是有利于党的事情我就要讲,即使错误地处理了我,我也不计较”。 同样,又有多少高官在公开场合可曾高调发出过:“我这里准备了一百口棺材,九十九口送给贪官,一口留给自己”撼人心声?又有多少高官毫不掩饰地能够对媒体袒露过:“我从来不吓唬老百姓,只吓唬那些贪官污吏”动人快语?正是凭着这些能让百姓不时萌生强烈共鸣的文字和语言,才使得他的“工作汇编”每次都成了畅销书。

1991年9月19日,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在做客中新网视频时称:《朱镕基讲话实录》“(市场反映)可以说特别火爆,很少见的。一上市就断货,很多店都没有,也有很多发行商带着现金在我们这里排队等书,但是我们印不出来。另外也有人带朋友打招呼,说提前供一下货,但是我们确实供不出来货。因为四大本,印出来要有一个周期”。

何以至此?就是因为:“第一是作者的人格魅力,他的讲话水平,讲话艺术,讲话风度,大家很期待;第二个这本书谈的都是国家大事,以及群众关心的重要事情;第三,这本书绝大部分内容都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很多内容也是读者很早就想知道的,这次等于是揭秘的性质,很多东西以前没有公开,所以读者觉得还是很期盼”。黄社长所言无疑条条在理,令人心悦诚服。

对涉案200亿的谷凤山来说,2000万或许不过是个毛毛雨;可对众多本分善良的普通百姓而言,2000万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在这2000万身上,不仅让百姓再次看到了朱镕基惊为天人(港媒语)的非同寻常魅力,也让世人再次领略到了一位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风姿。而这种魅力和风姿,正是华夏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推进改革和战胜腐败双胜利的希望所在。

至此春节将至之际,谨向共和国第五任总理朱镕基再次表示由衷的敬意!(文/奇之傅)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