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石油老兵的离去:没有遗憾 只有不舍 /

石油老兵的离去:没有遗憾 只有不舍

转动的阀门,如同转动的年轮,时间就这样在石油老兵徐皖清的手中流过,一晃35年,他迎来了退休的那一天。一名经历过二战的著名美国将军曾经深情说过,“老兵不会逝去,他们只会慢慢凋零。”石油老兵的“告别演出“,没有遗憾,只有不舍。

生于1953年7月的徐皖清,1972年当兵入伍,1978年转业成为一名光荣的石油人。脱下军装穿工装,退伍的老徐身上依然有着军人的热血和钢铁般的意志。在油田工作35年,老徐一辈子攒下最珍贵的东西,就是这满满一皮箱的各种荣誉证书。翻看这每一张证书,都会让他想起曾经的激情年代--“我为祖国献石油,哪有石油哪是家。”

回想起曾经青春飞扬的激情岁月,他笑着说,别人是攒钱,我和老婆全攒成证了。这张28年前江苏油田轩委颁发的《油田前线优秀青年》“光荣证”,还带着石油会战的风尘。

这一身崭新的红色工装,是油田最新换装的新式工装。为了这个注定会是生命中重要一天,老徐把这一身崭新的工装和工鞋留到今天才穿。“新工装很精神,可惜却是第一次穿它,也可能是最后一次穿它了”换上新工鞋的老徐此刻百感交集。

尽管是最后一天上班,大家都不想再让他劳累,闲不住的老徐找出自己亲手做的垃圾桶,在大站的绿化带里捡起了垃圾。

终于要和这些曾经朝夕相伴的“老伙计”说再见了,老徐最后一次认真地为它们刷漆保养。

最后一次把大站所有的灭火器都检查了一次,安全生产是一根他绷了35年的弦,他终究放心不下这个安全工作要求极高的岗位。

这一辆老徐专用小车,他基本上每天要推着在大站中转几圈,找活干。

尽管大站已经够干净了,但老徐还是习惯性地拿起扫帚。

今天的注水泵有点小问题,老徐带出的徒弟王文斌抓住机会,最后请师傅亲自诊断下问题。

老徐负责的是污水处理岗,对每一个闸门和设备都如数家珍,要交班了,必须要把自己所有的不放心地方都再向年轻同事叮嘱一遍。

脱下只穿了一天的崭新工服、工鞋,背上背包,拉开大门走出工作了35年的大站,这一刻,老徐的脸上有种再也掩饰不住的黯然和不舍。踏出这扇熟悉的大门,再回来时,他只能以另外一种身份。

终于要离开自己的心爱的岗位,老徐和徒弟一起在大站前合了个影,这笑容有不舍,也有踏实。因为这是他亲自带出来的好徒弟,把大站交给他,老徐很放心。

回到家里,换上休闲装,老徐依然精神。他开心地说,以后,终于有时间好好陪陪比他早退休4年的老伴了。1979年结婚那天,因为都忙于工作,老徐一个人去登记处领回了结婚证。老伴孙月娥退休前也是名老资格的石油人,当过采油工、发电工、输油队长,获得过标兵、劳模的称号,曾经的风光比起他一点也不落下风。图为:老徐妻子一起休闲健身,就算是这个时候,他也永远腰板笔直,表情严肃,军人的习惯还一直保留在他的下意识里。

老徐说,他这一辈子干过天下最苦的两件事-当兵和当石油工人,最苦,但也最有意义。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