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地图激活被拐女子记忆 找到失散母亲 /

地图激活被拐女子记忆 找到失散母亲

在临桂县宛田瑶族乡瓮洲村委樟村屯一户农家里,一对母女一边聊天一边洗菜,湿润的眼彼此相望。头花发白的母亲盯着女儿,深怕一眨眼又不见了。这是3月5日中午,一幕迟来了24年的温馨场景。24年前,如今已31岁的刘女士被拐离开家乡。24年后,她无意中在地图上看到“宛田”的地名,顿觉熟悉,认定这就是她的家乡。最终,在当地民警和村民的帮助下,她与家人团聚。

村头的大榕树一直在刘女士儿时的记忆里。

失散24年的母女终相见。

看到熟悉地名

被拐女返乡寻母

3月3日上午8时,临桂县公安局宛田瑶族乡派出所来了一名操外地口音的女子。她向民警求助,希望能帮她找到失散多年的家人。

女子姓刘,今年31岁,家住江苏省宝应县。刘女士对童年有少许印象,她向民警介绍,自己在7岁时,由于家庭困难,母亲便把她和3岁的妹妹送到亲戚家寄养,并打算待家庭条件好点再将姐妹俩接回。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姐妹俩在亲戚家没住上几天,就被人贩子拐卖到了福建;此后,她和妹妹也失散了。

刘女士称,随着年龄增长,她越来越想念母亲和家人。“看见别人有母亲疼爱,而我只能在脑海回忆儿时妈妈模糊的音容笑貌,那种感觉格外凄凉。”随着年龄增长,她寻亲的念头日益强烈。

2010年,刘女士在网上查看地图时,临桂县宛田这个地名出现在她眼中,“我当时眼睛一亮,顿觉这个地名很熟悉。”刘女士说,她当时离家时年纪太小,根本记不得母亲和其他亲人的姓名,待看到“宛田”两字,她顿时有了少许印象,“外婆家依稀在宛田”。说到情深处,刘女士流下了眼泪。

陪同走村串巷

帮她找儿时回忆

听完刘女士陈述,民警一边安慰她,一边让她尽量回忆一些片段:家乡有什么标志性建筑物?亲人有什么明显特征?以便缩小寻亲范围。

刘女士回忆称,由于父亲去世早,母亲带着她和姐姐,还有两个妹妹来到外婆家生活,“我好像有两个舅舅,其中一个是哑巴。”在刘女士印象中,母亲之后曾改嫁给村里的一名代课老师;外婆家附近有一条大河;河上有座浮桥。

民警根据这些线索,很快将寻亲地点锁定在该乡宛田村委的江北屯和大埠屯、瓮洲村委樟村屯、瓮潭屯。民警驱车带着刘女士穿过狭长的宛田街,来到江北屯的大桥旁,试图让她回忆起儿时的环境。但毕竟24年过去,当地变化很大,刘女士再想不起更多信息。

大半天过去仍一无所获。民警带着刘女士在街边吃米粉,一边商量下一步寻找计划。粉店里,村民唐某听闻此事,他根据浮桥和“哑巴舅舅”这两个线索,猜测刘女士可能是樟村屯李某的表妹。

民警和热心的唐某马上带着刘女士赶往樟村。汽车刚经过村口一棵大榕树,刘女士就激动地对民警说:“这里就是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每次捕鱼都会经过这棵树。我有印象!”

母女分离24年

缘分不断终聚首

在唐某带领下,民警和刘女士很快在村里找到了李某。一见面,李某就激动地说:“她和在家的大表姐长得真像,真的是我表妹!”弄清事情来龙去脉后,李某忙带着她来到自己的姑姑家——他的姑姑正是刘女士的亲生母亲。

母女俩一见面,没有言语,热泪便夺眶而出,刘女士紧紧拉着母亲的手越握越紧。而与女儿失散多年的母亲也没想到还会有和女儿重逢的一天,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一个劲盯着女儿。母女团圆,刘女士一个劲地向民警和热心乡亲表示感激。

“我想在宛田陪妈妈住上一个月;然后带妈妈一起与远嫁广东的大姐相聚;再转上东北和三妹相聚。”刘女士向南国早报记者说出自己的下一步打算。不过,他们一家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找到失散的小妹。刘女士说,和小妹是在福建火车站附近的一家旅店失散的,小妹当年才3岁,对童年应该已没有任何回忆,“不管她过得好不好,愿不愿意回家,就想看她一眼”。说到这,刘女士和母亲的眼泪又落了下来。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