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上官天乙:替移民部长先生害臊 /

上官天乙:替移民部长先生害臊

新官上任三把火,古今中外皆然。这不,加拿大联邦移民部长科德尔新官上任不久,第一把火便已胜利烧完:修订新移民法实施条例,提高移民标准,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再想移民加拿大从此难如上天。以致令人起疑,担心部长先生有歧视华人的倾向。

现在,部长大人好像又在盘算第二把火该怎么烧了。据报道,科德尔提议,未来移民加拿大的人士,都应签署一纸合约,承诺到达加国之后,先到中小城市或者边远地区,例如大西洋省份、安大略省、卑诗省或者魁北克的农村,住它个三五年。科德尔声称:“我希望将移民政策充当地区发展策略,促进全国经济的发展。”科德尔的一个高级部下则补充说,届时如果新移民胆敢过河拆桥,拒不履行合约,移民部将毫不客气地要他们“拿包袱走人”。

我不禁想起伟大毛泽东时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当时轰轰烈烈,后来怨声载道,现在则变质成了给毛伟人涂大花脸的五颜六色油彩。

我还想到中国的户口制度。数以亿计的中国农民就因为是农村户口,曾经从生到死给牢牢拴住在贫瘠的土地上,不得自由流动,变相成了现代世界的农奴。像我这等不安本分的农家子弟,想到城里见见世面,便只好拼命考大学。不过现在连中国领导人似乎也开窍明白了,如此这般对待农民兄弟实在不仗义,不人道,侵犯了人权,所以中国的户口制度正在淡化,改变,甚至一度有过彻底取消的传闻。

我又想到美国人今天提起恐怕要脸红的黑奴问题。那是一个世纪以前的陈年老账了。黑奴原来也是移民,不过许多人并非出于自愿,而是由于太穷,无法生活,只好把自己卖了,结果被人当作财产物品从黑非洲“移”到美国。

总之我想来想去,想到的竟都是已经过去,或者正在成为过去的,不堪回首的往事。不,准确地说应是文明人所不齿的丑事。把移民部长大人要一鸣惊人烧将出来的第二把大火,跟这些丑事联系在一起,分明是在寒碜他老人家开历史倒车,我知道不大像话。但又没办法,因为实在联想不到更好的故事。

当然,科德尔的宏伟设想与毛泽东时代的上山下乡相比,从形式到性质毕竟有所不同。形式上,知青上山下乡先是响应伟大号召,受骗上当,后是被迫无奈,不去不行;强迫新移民到边远地区则是契约行为,完全合乎现代法制。性质上,上山下乡是变相劳改,新移民则是去开发边远地区,为建设加拿大新家园贡献力量。

跟中国臭名昭著的户口制度也不能一概而论。户口限制是终身的,新移民开发边远地区却不过三五年时间而已。本来,限制国民迁徙自由在加拿大是犯法的。为此,加拿大律师协会移民组主管某先生献计,政府可以给新移民一个临时居住许可,令“他们在指定地区定居下来以后,才能转为永久居民。”意思大概是说,这些临时居住的新移民可不算“国民”,政府特别恩准他们“合法”地当一段时间“黑人”,所以也就不在有关迁徙自由的法律管辖范围之内。科德尔的三五年构想好像吸收了某先生的智慧。

但是科德尔实际上还是想把新移民永久拴在加拿大的边远地区。是他的移民部高级下属一语暴露了天机:“人们在一个地方住了几年,建立了家庭,便不想搬家。”既来之则安之,先强迫后自愿,于是,新移民很可能就会在边远地区长住下去。

至于黑人卖身为黑奴,新移民卖身去边远地区居住,原来也有不同:黑奴无法自己解放自己,新移民却可以,只要他肯下决心,背包袱回原来的国家,科德尔部长并无意强留。这仿佛又是文明进步的一个表现。

尽管如此,一个慷慨大方向难民伸出援手的国度,一个著名自由民主国家的部长,竟然乘人家想要移民的危难之机,想出掩耳盗铃的馊主意,签订变相卖身的“合约”来占小便宜,跟莎士比亚“一磅肉”中的那个犹太奸商坐到了一条板凳上,还是难免有些掉价,让人失望。为甚么不能堂堂正正,用税收杠杆财政补贴等政策导向,鼓励国民移居中小城市,开发边远地区呢?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