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习近平访欧步步刺痛美国 奥巴马意难平 /

习近平访欧步步刺痛美国 奥巴马意难平

从习近平宣称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开始,世界不可避免地已经进入了G2时间。虽然中美两国决心要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奥巴马与习近平日前在核峰会间隙亦就两国关系国际问题进行了全方位沟通,但在国与国交往中,细节往往胜于雄辩,正是一些细节透露出一个国家政策的动向。事实上,当中国无处不在地将美国的风头比下去,奥巴马怒火中烧、心中醋意难平。

在3月25日至26日,奥巴马赶在习近平之前“旋风式”访问欧盟、北约总部及比利时,前前后后不足24小时。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历史上首次对欧盟、北约总部及比利时的访问。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奥巴马反复阐述美国的“价值观”,回顾美欧在一战二战中的肩并肩,数次向欧盟、北约及比利时领导人强调“团结”。

尽管白宫1月21日就公布了奥巴马将在3月底参加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比利时参加美欧峰会,但据称早在去年11月北京举办中欧领导人峰会时,欧盟领导人阿什顿(Catherine Ashton)就当面向习近平发出了访问欧盟总部的邀请。此前多次到访比利时出席美欧峰会却并未访问欧盟总部的奥巴马,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仓促访问欧盟总部、北约总部、比利时,正好赶在习近平前边,本质上是硬挤出来的日程。奥巴马旋风式访问习近平的目的地,言外之意是要赶在前头给习近平一个警告。

奥朗德热情迎接习近平

本来奥巴马是核峰会的倡议者,美国才是核峰会的主导者,而即便是总结胡锦涛的陈词旧调,习近平首度出席峰会就首次祭出核安全观,也摆出了将奥巴马甩在后头的架势。原本美日韩三国在核峰会期间要进行一场弥补裂痕的团结大会,习近平却抢先一步会见了朴槿惠,让韩国在历史问题上的立场更加坚定。安倍特意学了韩语问好,朴槿惠甚至头都没抬。

习近平25日人还没到法国,就在法国主要报纸上发声,强调法国的特殊地位。这和奥朗德(Francois Hollande)访问美国时,奥巴马接机迟到15分钟、将法国比喻成女儿迥然不同。如果说习近平26日先访问周恩来、邓小平等留学的里昂是表明自己效仿毛邓的大志向,那么习近平在会见奥朗德之前参观戴高乐基金会及其生前办公室,则是在暗示中国看重法国独立的风骨,鼓动法国向美国造反。与奥巴马2009年访问法国拒绝萨科齐的晚宴独自出游,习近平热情地接受了奥朗德的晚宴盛情。

从巴以问题、乌克兰局势上越来越鲜明提出不同于美国的意见,到首次将访欧置于访美之前,再到具体访问时步步把美国比下去,北京的去美国化步伐比想象的要迅疾。

纵然有声音认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不会计较一时表面的得失,但事实证明,奥巴马对这种言论并不认同。此前2013年10月由于美国联邦政府持续关门,奥巴马被迫取消了赴印尼与文莱访问并参加APEC峰会的计划,习近平独领风骚。白宫当时就坦承这会削弱美国在全球最大新兴地区发挥领导作用的能力。为此奥巴马今年4月即将进行的亚洲之旅,就是对上次缺席APEC的弥补。当习近平以历史性的力度与欧洲规划到2020年的合作计划,并在核峰会上展现超越美国的强烈愿望,刚刚被普京重创急于展示肌肉的奥巴马还会等闲视之?

显然,旋风式访问欧盟总部就是顺势与习近平展开竞争。

毫无疑义,欧洲是美国的传统势力范围,美苏争霸也是美国主导西欧与东欧的竞争,但美国将欧洲视为自己的小伙伴而不是朋友,这一点已经让人觉得傲慢无比。而从中国将欧洲定位成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就可以看出,习近平的礼遇远远大于奥巴马。中国视欧洲是朋友而不是跟班,愿意与欧洲同道崛起为平衡美国霸权的一极。在前不久的克里米亚问题上奥巴马与欧洲盟友分裂的背景下看,习近平“恰逢其时”地赶在访美之前来联络与欧洲的感情,让奥巴马情何以堪?这种气场酝酿下的奥巴马做出旋风访问比利时的举动也就不足为奇了。奥巴马需要赶在中国前边,至少在象征性在行动层面,让欧洲认为美国比中国重要。

习近平奥巴马各怀心事

也许你会说,奥巴马访问欧洲强调与盟友的团结,是为了惩罚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暴行。然而不能忽视的是,普京的背后站着雄心壮志的习近平。尽管俄罗斯诗人丘特切夫的诗中写道:用理智无法理解俄罗斯,用普通的尺子无法衡量俄罗斯,她有独特的气质,对俄罗斯你只能相信。但任何伟大的有个性的民族与国家,都难以超脱国际政治大势的窠臼。自17世纪世界格局纳入体系轨道以来,一个个体系在颠覆与被颠覆中传承。通常,颠覆者都是冉冉上升的力量,尤其经济当量,不是老大便是老二。与历史上的颠覆者相比,俄罗斯的状况实在不尽如人意,经济增速勉强超过1%,经济结构依旧严重失衡,GDP即便按购买力评价计算也只能排名世界第五。是什么让俄罗斯有勇气做个颠覆者?

正如普京在演讲中特意强调感谢中国的理解,正如普京面对西方制裁时所说,愿意和俄罗斯合作的伙伴多得是。俄罗斯的滚滚石油、天然气正以成倍的体量运往北京,俄罗斯的尖端军机正在售往北京,中国就是那个能够为俄罗斯兜底的人。

在日趋多极化的世界,从来没有任何国家能够置身之外。正是中国这个仅次于盟友的伙伴,已然成为与美国旗鼓相当的力量,俄罗斯才敢于绝地发起反攻。奥巴马稍微有点常识就知道,美国当下的重心不是与俄罗斯纠缠在乌克兰,而是如何应对来势汹汹的中国进攻。

奥巴马是芝加哥律师出身,履历决定了他并不是一个有着大格局、大计划的人。从奥巴马上任以来,不断处理危机应对事情而不是给出宏伟蓝图,即可以印证这一点。在欧洲问题上,面对习近平的攻势,外界很难想象奥巴马不会作出反应,因此,赶在习近平之前首次访问欧盟总部也就在了情理之中。

不过观察人士倒认为,当美国独霸世界的大势已去,奥巴马诸如旋风式访问的小动作只会显得捉襟见肘,倍感小气。美国要考虑的不是紧盯中国,而是反思自己。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