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拒当世界第一 因日本早有悲惨先例 /

中国拒当世界第一 因日本早有悲惨先例

日前,世界银行声称,“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4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另一全球知名财经杂志《经济学人》杂志也撰文说,“美国世纪终结,太平洋世纪来临”。这种论调没有让中国人兴高采烈。相反,不少人认为这是在捧杀中国经济,回顾历史和显示,中国人的反对并非没有道理。

如被认定为“第一” 中国一些最惠国待遇将被取消

据《重庆日报》15日报道,事实上,中国GDP全球第一的论调,并非第一次出现。例如,上个世纪90年代,一些欧美经济学家就预计中国的经济规模将在2019年超过美国。201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一份报告中称:中国GDP总量将在5年后超越美国。

曾国平认为,“第一”论调的真实用意,是打压中国经济。其主要路径,一是汇率,二是国际贸易。就前者而言,目前人民币汇率正处在下降通道,如果被认定为“GDP全球第一”,人民币可能被迫升值,这会抑制中国商品出口,同时扩大进口,国外商品抢占中国市场,让在技术实力上不占优势的中国同类企业无路可走。

就后者而言,蒲勇健认为,中国如果被认定为“第一”,在世贸组织中可能被界定为发达国家。目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帽子可能被摘掉,多边贸易中的一些最惠国待遇将被取消,同时在国际碳排放中将承担更大的业务。例如,中国生产的笔电和汽车,将面临更高的环保门槛,有些国家会借此构筑贸易壁垒,阻碍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

实上,上世纪80年代,日本也遭受了类似的捧杀。当时,日本与美国经济的差距已缩小,《日本世界第一》一书描述了美国经济在许多方面都已被日本打败,索罗斯更是预言世界经济和金融实力正从美国转移到日本。期间,到处充斥着诸如“日本威胁论”、“日本购买美国”和“日美大逆转”等的书籍和媒体的大肆炒作。在经济高速增长和媒体的过分渲染下,在“日本世界第一”的捧杀之中,日本的国民信心急剧膨胀,随之膨胀的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相继破裂,陷入“失去的十年”。

美专家:中国拒当世界第一 矛盾心理仍存在

前美国东亚及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科特•坎贝尔在英国《金融时报》刊文称,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马上就要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比许多人预计的至少早了10年。这是世界银行主办的国际比较计划(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简称ICP)4月报告得出的结论。

不过,知情人士指出,中国的顾问和代理人至少在一年前就展开防御,试图说明该报告所依据的方法和数据站不住脚。

文章称,中国拒绝做世界第一,原因大概有几点。

首先,如果各国日益觉察到中国的优势,从而在防卫上有所转变,那么世界第一对中国就无疑有不利影响。美国可能为此将重新调整亚太战略,或者限制对华贸易。

其次,中国还未准备好接受自身日益提高的地位所相称的全球角色。用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谢淑丽(Susan Shirk)的话来说,它实施的是一种“浅层接触”政策,利于赢得全世界的尊重。

但是,文章指出,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自然环境恶化,国内贫富差距等问题日益凸显,表明中国实现真正的世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