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西人看南海纷争:中国施暴 以大欺小 /

西人看南海纷争:中国施暴 以大欺小

5月,中国在西沙群岛的石油钻井作业遭到越南方面的抗议和阻拦,越南国内继而爆发反华示威和暴乱频发,造成中方人员伤亡。面对两国的纠纷和暴乱带来的伤亡,西方媒体却几乎全盘倾向越南,民间舆论更是矛头直指中国。

随着中国国力的提高和世界影响力的增强,中国在西方主流社会中的地位却似乎并未发生本质改变。近些年来,本地华人数量不断增加,对自身权益的要求和呼声也越来越大。但是,华人在本地西人社会中的地位究竟如何?中越此次冲突,成了一面镜子,华人可以借此看清楚西方媒体对中国乃至华人的态度。

中越领海冲突 矛盾由来已久

马航失联后,越南出动大量人力进行搜寻工作,曾令中国民众感动不已。网上甚至曾掀起“去越南旅行、支援越南经济”的口号。然而不到两个月,这种看似甜蜜的中越民间情绪却急转直下。

中国海事局于5月3日发布航行警告,宣布5月2日至8月15日期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981”号钻井平台在中国西沙中建岛以南进行钻井作业。此举激起了越南的民族主义情绪,触及中越在南海长期以来的敏感点,并最终引发越南国内的反华示威游行和骚乱,在越南的中资企业成为越南示威民众的攻击目标。

据越南医院方面的消息称,至少十六名中国工人和五名越南人在中部河静省台塑钢厂遭暴力洗劫时丧生;至少一百多人受伤。但相关具体数字尚不清楚。与此同时,数百华人纷纷乘飞机或者火车穿越柬埔寨逃离越南。

对于冲突,中国方面表示西沙群岛钻探处所处的海域毫无争议。但越南和菲律宾长期担心中国在南海和东海的活动。对于中国纳入主权范围的南沙和西沙群岛,越南、汶莱、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台湾都各自宣称享有南沙和西沙主权。美国则支持上述国家和地区抵制中国,并指中国主张的“牛舌线”领土划分方案是“非法的”和“非理性的”。

中越冲突,看似事发突然,其实矛盾一直存在。越南国内的排华情绪,由来已久。一位二十多年前移民到加拿大的越南华裔Wendy向《加西周末》记者表示,自己虽然出生在越南,但由于华裔身份,从小经常受到周围越南人的歧视。她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被大人告知,每天晚上9点之后不要出门,避免遭到排华分子的袭击;她也曾亲眼见到自己的父亲因为华裔身份而被追打。移民到加拿大之后,Wendy依然对越南人抱有戒心。她向记者表示,自己的朋友几乎都是华人,她也很少与越南人交往。“你不能和他们聊中国越南的关系,”Wendy说,“他们肯定会为自己的国家争得脸红脖子粗,他们不会讲理。”

本地的第一代越南裔居民,大多在二、三十年前移民加拿大。相比起在台湾和日本境内举行反华示威活动的越南人,本地越南群体对此次冲突并未做出明显反应。但关注此事的越南裔居民提到中越领海纷争,依旧愤愤不平。温哥华某越南餐馆的业主,在近三十年前移民加拿大。他向《加西周末》记者表示,西沙群岛属于越南,中国之所以声称对西沙群岛拥有主权,是因为该地区蕴藏石油。在他看来,这一做法颇为投机取巧,也是中国一贯的作风。“都是因为经济利益,”他说,“中国要跟越南抢石油,这是一场金融战争。”

该餐馆业主的儿子Hung在加拿大出生长大,属于第二代移民。Hung向《加西周末》记者表示,中越冲突令他感到无奈,因为无论道理在谁一方,最终国家富强的一方终能取胜,从这点上来说,越南总是遭受欺压。在他看来,中国就像东方的美国,往往与强大、霸权等词眼划上等号。“我经常听到关于中国的不好的新闻,”Hung说。但他同时表示,事件的真相往往被政府掩盖。他相信,要了解一个国家或历史事件,需要阅读大量不同来源的资料,才能不受蒙蔽。他也表示,一个国家的政府不能与人划上等号,生活中他有很多华人朋友。对于在中越冲突中伤亡的华人,Hung认为,部分越南民众希望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是他们释放仇恨和情绪的方式显然是没有成效的。

西人眼中的东方霸主

中越此次冲突也引起了西方各大媒体的关注,相关报道不断更新。《加西周末》记者阅读多家西方媒体的报道后发现,无论是报道内容,还是网上读者评论,无一例外倾向越南。其中,网络评论几乎全部将矛头指向中国,以“bullying”(霸凌)“stupidity”(蠢事)等字眼形容中方在西沙群岛钻井作业和反击越南的行为。而媒体报道则援引大量越南官方、军方和示威者的言论,充分展示越南方面的情绪;对于中国方面,仅援引外交部发言人的态度,甚至在发生伤亡事件后,也没有任何来自中方工厂受害者的声音。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下,中国俨然一个施暴者、强权者身份,而越南则是拼死抵抗的受害方。

中国:东方美国

加拿大全国邮报(National Post)在5月7日发表一篇名为“Chinese Ships Intentionally Ramming Vietnamese Vessels In Battle Over Ocean Oil Rig”(中国船只在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战斗中故意冲撞越南船只)的报道。标题中的“intentionally”(故意)一词,从一开始就将中方行为定了性。

这篇报道表示,“越南没有与中国军队抗衡的希望。不像中国,越南希望和平解决,也没有派遣海军战舰靠近价值十亿美元的深海钻井平台。但是越南一位高层官员表示,一切忍耐都是有限度的”。该报道还指出,中国所表现出的自信以及日益增长的经济军事力量,令周边许多小国家感到威胁,但是这些小国又需要与中国这一重要的贸易伙伴保持关系。而美国则将自己的军事和经济支点转往亚洲,关注这些小国的需求,以遏制中国的影响。对于中越历史上围绕这一海域的冲突,该报道表示,“中国在40年前占领了西沙群岛,74名受美国支持的南越士兵在随后的武装冲突中丧生。中越在1988年再次爆发了赤瓜礁(Spratly Island)海战,共有64名越南海兵丧生。”在5月14日的另一篇报道中,全国邮报则将中国在西沙群岛领土范围内的钻井活动描述为“具有侵略性(aggressive)地宣称领土归属”,“不顾越南和菲律宾等小国家的抗议”。

可以看出,在这些报道中,越南完全以弱小、受迫害、顽强不屈的形象出现,而中国俨然财大气粗。对于西沙之战和赤瓜礁海战,全国邮报仅从越南方面的损失出发,对事情发生的原因和经过只字不提,不难想象这样的文章会给读者带来“东方美国”印象。

那么,读者对这起事件的反映如何呢?《加西周末》记者翻阅全国邮报“中国船只在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战斗中故意冲撞越南船只”的报道后的近200条评论,发现几乎所有舆论都将矛头指向中国,抗议中国的暴行和对弱小国家的欺凌。

网名oleary80的网民称:“太好了,中国终于在领土侵略问题上被上了一课。越南那幺小,却敢这么做,真令人惊讶。”网名William的网友则表示:“是时候有人起来对抗中国了。”仅有一位网名明显为华人的网友表示,中国在历史上就对南海诸岛享有主权,但他的发言遭到诸多网友围攻。

越南:悲壮示人

中越此次冲突发生后,越南对外广泛利用国际舆论为自己造势。根据CBC News的报道,越南方面组织一批外国记者乘船前往有争议的海域,并尽力靠近中国钻井平台,希望国际媒体给予事件最大程度的曝光。对内,则利用该事件作为疏导国内民众不满情绪的渠道。CBC News指出,越南当局对公开示威活动通常采取镇压措施,但是这次却听之任之。越南总理阮晋勇在当地时间5月15日晚,甚至曾以总理之名向数以百万计的该国民众发了一条短信:“总理请求和呼吁每一个越南人,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合法的行动捍卫祖国的神圣主权”。希望借此消除越南政府早先在对待中国态度上的软弱,平息国内的民怨。17日,越南的电信公司又以总理阮晋勇的名义接连向民众发出三条手机短信,要求民众不要参加”非法的示威游行”,并要求民众“表现爱国主义,不要盲从过激行为,不参加非法示威游行,为保证社会的安定、安全和秩序做贡献”。21日,据越南每日快讯报道,越南总理阮晋勇要求紧急补偿在越南反华暴乱中受影响的企业,帮助这些企业克服损失,早日恢复生产经营。

越南政府对待中方的石油钻井作业和国内反华暴乱的态度,乍看之下显得自相矛盾,其实正是越南政府利用反华暴乱来重塑政府形象,并在达到目的后及时加以控制,避免真正损害中越之间的经济连接。

越南政府很清楚,在经济上,越南不堪中国一击;在军事上,越南与其他国家没有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单靠一己之力,无法对抗中国。无论是从经济还是军事角度来说,越南都不是中国的对手。但是越南国内的政治经济压力,迫使当局需要寻求疏导民怨之道。越南权力顶峰的越共总书记阮富仲、国家主席张晋创和总理阮晋勇,分属南北两派。北派把握职权,南派依靠经济,派系之争向来严重。经济、民生也每况愈下。5月8日,越南基准股票指数暴跌超过6%,是近13年来最大单日跌幅,此后股市仍持续下滑。面对早已怨声载道的民众,越南政府默许、纵容情绪高涨的示威者,使用暴力打砸抢烧外国企业,以“爱国牌”来转移国内矛盾。

因此,可以说,越南政府从最初默许示威者暴力打砸,到后期出动警方控制局面,抓捕数千名暴乱者,并向中国政府作出“谈判”“和平解决”的姿态,都在其政府的计划之中。

而在这一问题上,西方媒体不出意外地认为越南长期受中国经济制裁,民怨颇深,因此以抗议和示威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虽然没有挑明,但是多篇报道在字里行间充满对越南抗议者的同情,并暗指越南政府控制示威局面,是出于对中国经济制裁的惧怕,实属无奈。

CBC News在一篇报道中援引一名示威者的原话称,让民众抗议是最好的方式。该示威者表示,越南当局曾上门要求他不要参加示威,避免极端行为和暴力的产生,但是该示威者认为民众只有通过示威才能表达自己的情绪,官方的控制毫无逻辑。法国路透社援引一位60岁的示威者的话,称越南已经在抵御外来入侵上奋斗了许多年,越南人希望和平、稳定和发展,“但是中国人一直把我们拉入战争”。美国华尔街日报则援引IISS-Asia的执行董事Tim Huxley的原话表示,“越南不可能打败中国,但是可以浴血抵御”。

一位网名为James H Murphy的在越工作的西人,在华尔街日报的文章后发言表示,“中国迫不及待地想向世界证实自己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为此不惜以欺压弱小的国家为代价”、“中国想要在国际社会获得尊重,但是没有人会尊重一个欺凌者”。另一位网名为James French的网友则声称,只有两种答案可以解释中国在西沙群岛进行石油钻井活动:“第一,中国再次降低了愚蠢的底线;或者第二,中国想要发动战争,或是营造战争形势。”

伤亡:罪责仍在中国

大量西方媒体报道、网民舆论,都将中国视为长期以来的施暴者。正如越南裔青年Hung所说,中国在北美许多人心中,是一个“东方美国”、“霸权主义”的形象。中国国内有舆论认为,打砸和伤亡事件波及台湾、新加坡甚至日本工厂。中国从越南撤侨,有利于向世界证明越南的排华行径,回击中国挑衅论。然而,这样的想法实在天真。即使在示威游行上升至暴力打砸,有中国人在示威暴乱中伤亡后,媒体和舆论也没有给予伤亡者任何同情,更没有给予这场冲突中的施暴者以谴责。

在路透社一篇名为“Up to 21 dead, doctor says, as anti-China riots spread in Vietnam(医生表示,死亡人数上升至21人,反华暴乱在越南扩散)”的报道评论中,有一位网民呼吁维护人权,但即可被众多网友反驳称无需与中国谈人权。网民nomoremaos表示:“真好笑,中国现在自食苦果。”网民malays则表示:“到了中国测验新武器系统和为下一次大战练兵的时候了。……任何明智的中国人都不应该在这个国家(越南)投资,因为这个国家对中国人有长久的仇恨,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体现。”虽然有网民表示,越南抗议者的杀人和砸毁工厂行为是愚蠢的,将自己国家的经济推向危机,但他同时表示,中国政府应该为暴乱负全责,因为如果中国不讲石油钻井设在越南的领海中,就不会招致抗议和暴乱。

在华尔街日报有关越南反华暴乱导致人员伤亡的报道评论中,62条评论仅有约4、5人对打砸行为提出谴责,其余仍将关注点放在中国对越南的欺压上。可以看出,在中越对峙中,西方社会舆论的一边倒倾向。“中国威胁论”始终存在。

华人 “意淫”心态不可取

主流社会如何看待华人?回答这一问题需要通过观察主流西人媒体的态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华人移民或留学海外。一些华人大手笔买车、买房,体现“露富”心态,导致本地民众心理失衡,产生妒忌。也有一些华人,习惯在自己熟悉的文化圈里活动,不了解和尊重他国习俗和法例,引起本地民众的不满。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世界影响力的增加,不少华人存在一种近似“意淫”的心态,对自身在主流社会和西人眼中的形象不自知,甚至沾沾自喜。5月16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栏目以近1分半钟的时间报道了BC省就“人头税”一事向华人道歉的新闻。对比越南对中国钻井平台的强烈抗议,这条道歉的新闻想必能令不少华人心中自豪感膨胀。

承认历史是必要的,政府的道歉是华人应该要求的。但道歉本身并不意味着华人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受害者并非总能赢得同情和认可。在越南暴动打砸中方企业、造成华人伤亡后,西方媒体和舆论也并未因此而将华人视为受害者。海外华人无需处处过于敏感,认为自己受主流社会歧视,也不应认为中国国力提高、自己腰包富裕,就能赢得他国民众的尊重。作为海外华人,有必要了解主流社会对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坐井观天,或顾影自怜。

甲午年 中国人海外频受袭

今年是甲午年。120年前,清政府在甲午海战中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战后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化,标志着当年大清帝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在日后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甲午年仿佛成了一个咒语。今年年初开始,中国公民在海外遇袭、被绑架事件频发。

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370号班机失踪,机上逾百名中国公民失踪。

4月2日,一名上海女游客在马来西亚遭菲律宾武装人员劫持。

5月16日,非洲伊斯兰极端组织“博科圣地”袭击了在中西非国家喀麦隆执行建筑项目的中方驻地,绑架10名中国工人。此后,10名中国工人一直处于失踪状态。警方估计,中方人质被绑架者从喀麦隆带到了尼日利亚。该公司员工在喀麦隆负责修复一条公路。

5月18日,两名在缅甸万宝矿产有限公司开发铜矿项目的中国员工遭绑架。与两名中国承包商一同遭绑架的还有一名缅甸人,但缅甸人当天就被释放。

5月20日,一名中国游客在巴基斯坦骑行时,遭塔利班人员绑架。巴基斯坦塔利班组织声称对此事负责,并要求用此人换回被政府关押的同伴。

5月21日,一名中国工程师在利比亚东部城市加西遭武装分子枪杀。

5月22日,一名中国女商人和她的女儿在菲律宾南部遭武装人员绑架。受害者是现年45岁的卡拉OK厅老板迪娜‧林‧依拉汗和她19岁的女儿林雅红(音)。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