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回流移民后代:身在香港 心系加拿大 /

回流移民后代:身在香港 心系加拿大

“如果香港在体育赛事中与加拿大对赛,我肯定会支持加拿大。”

在香港工作和生活,却认为自己是个百分百的加拿大人,这种心态否存吗?又或者身在香港,却认为自己比身在温哥华或多伦多“老家”时更认为自己是加拿大人,这种心态又是否存在呢?

以上问题来自最近的一项研究。研究对象是回流香港的加拿大移民后代。

这项研究由英属哥伦比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及香港中文大学联合进行。研究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发现年龄介乎23-32岁的受访者都热爱自己加拿大人身份。有关研究结果于上月在《国际迁徙与融入期刊》(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nd Integration)中公布。

回流人士(这个称呼并不很准确,因此研究对象也包括在加拿大出生的青年人)往往被戏称为“纸上公民”(citizens of convenience),即指他们对加拿大缺乏归属感。不过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社工系教授殷妙仲表示,今次研究发现这个说法并不正确。殷妙仲指出,接受研究的人士“以加拿大的文化价值观及习惯将自己与香港的中国人区分开来”,他们同时对自己作为加拿大人的身份有强烈的认同感。

其中一位接受研究的人表示:“如果香港在体育赛事中与加拿大对赛,我肯定会支持加拿大。”

殷妙仲在访问中指出:“如果你在一个陌生环境里尝试找寻自我,加拿大文化便成为你界定自我身份的依据。”

殷妙仲1993年从香港移民到温哥华,他以过来人身份讲述这种现象:“来到香港时,别人把我看作加拿大人;可是在加拿大时,别人却又把我看作中国人。我不是说这些人在加拿大时不是加拿大人,问题是他们感受不到。只有离开了加拿大以后你才会认为自己是加拿大人。”

加国移民回流香港的情况很普遍,但确实人数却难以确定。殷妙仲和其他研究人员引用之前的估算,指香港有三十万加拿大人,不过他认为这个估算过于保守。 《南华早报》也曾通过比对人口普查数据、移民数据及死亡率进行估算,发现自1981年起加国回流的人数至少有十五万,但不包括在加拿大出生的所谓“回流人士”。但无论真实数字如何,从加国回流香港的移民及他们的后代人数确实很多。

殷妙仲表示,18名接受调查的人士当中(10人来自温哥华,8人来自多伦多),大多表示加拿大提供的发展机会不足,因此决定回流香港。他说,“加拿大经济不是不好,只是经济性质不符合年轻人期望。他们不少都希望投身国际企业之类,但加拿大经济则无法为他们提供这些机会。”

研究虽然否定了有关“纸上公民”的部分说法,但对于相信移民后代将能步融入经济的人来说,可能会对研究结果感到不是味儿。殷妙仲指出,在加拿大“港式家庭”长大的年轻人缺乏在当地社会发展所需的人际网络,当地种族主义逐成为他们事业发展的一个障碍,并深化他们“社会资本有限”的弱点。

殷妙仲表示,这并非表示加拿大政府需要阻止年轻人出国寻求更好出路,而是应该善用国内人力资源。他说,“如果有一批高学历并已受训的青年人在社会得不到重用,我们就应该好好点讨:到底是教育出了问题?还是经济出了问题?”

殷妙仲坦言这项研究并不完全适合用来解释现时中国内地人移民加拿大的趋势。他说:“假如父母保留了中国户口,那么他们下一代的情况,就会跟我在香港研究的年轻人一样。”

随着加拿大最近宣布终止投资移民计划(IIP),经济移民政策的转变也将会影响中国移民回流的情况。

殷妙仲表示:“说到内地人,我可以打个赌。虽然加拿大政府已取消投资移民计划,但听说当局有意推出一个门槛更高的移民计划。假如根据新计划,有钱人只要用钱便能够买得加拿大国籍,那么情况会是怎样?我相信,终有一天,他们的子女都会自动回流中国继承父母生意的。”

(翻译/Christiana Choi;编审/Nelson Cheng)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