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俄法国领军 全球再掀去美元化热潮 /

中俄法国领军 全球再掀去美元化热潮

反美元的“金砖国家”联盟正在形成,他们赶在老牌西方发达国家之前首先了打一场对抗美元的货币战争。

中国人民银行4日宣布,已经与韩国银行签署在首尔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此后,央行将确定首尔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双方将充分协商和相互合作,做好相关业 务监督管理、信息交换、持续评估及政策完善工作。而在此之前,中国央行已经与法兰西银行(法国中央银行)、卢森堡中央银行签署了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授权中国银行法兰克福分行担任法兰克福人民币业务清算行;授权中国建设银行(伦敦)有限公司担任伦敦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美元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支付结算及储备的地位正接受挑战。

面对逐步走上世界舞台的人民币,美元深深感到了威胁,种种怺象表明它将拥有与之分庭抗礼的能力。未来总有一天中国经济会有接近甚至超越美国的影响力。根据博鳌论坛发布的《新兴经济体发展2013年度报告》的统计,中国已与E11(新兴11国)中的韩国、印尼、阿根廷、土耳其、巴西这5个国家先后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中国与E11内部双边货币互换规模达7,300亿人民币。

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愈来愈受欢迎。今年第一季度,中国贸易总量的18%都以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约合1.09万亿元,这一比例起逾去年第四季度的14%。5年前,这个比例仅有1%。

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最新报告显示,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排名第八位。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连美国人自己也更青睐人民币。4月美国对大中国地区的人民币交易权重暴涨229%,人民币汇率上涨,促使大量美国企业改用人民币支付从中国进口的商品,美国超越中国台湾成为第五大人民币离岸中心。

近年来多国正在逐步达成共识,逐步降低美元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支付结算及储备中的比例,以消除美元化及货币错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美元发行泛滥的危害。

美盛旗下西方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组合经理人Desmond Soon也指出,海外中央银行持有人民币储备的需求正在稳步增加,因为人民币愈来愈多地被用于贸易结算当中。

与人民币通过不断签订互换协议推进国际化进程不同,俄罗斯正气势汹汹急于把美元拉下马。

《华尔街见闻》指出,俄罗斯央行行长近日即将出访中国讨论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俄罗斯要联手中国打造绕开美元的新经济体系,反美元的“金砖国家”联盟正在形成。

俄罗斯之声评论称,俄罗斯要用这次会议向世界展示新兴国家反美元同盟技术细节。事实上,乌克兰危机以来,面对西方的制裁,俄罗斯一直急于推进“去美元化”。年初俄罗斯副财长Sergei Storchak指出,金砖国家将在5年内设立1,000亿美元资本额的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意味着将挑战世行和IMF目前地位。

高盛前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创造的“金砖四国”(Brics)概念,最初指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四个国家,后来加入了南非(South Africa)。

高盛没有料到这些新兴“金砖国家”在赶超英国、法国、德国等老牌西方发达国家之前,他们首先打一场对抗美元的货币战争。

全球再掀“去美元化”热潮

世界对美元的独霸状况已经感到“疲倦”了。由此,欧盟推出了欧元,而现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这方面进行着积极的努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后,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一直是激烈争论的话题。就在近日法国巴黎银行(下称“法巴”)遭美国监管机构天价罚款之后,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霸权地位开始不断招致其他货币经济体的“奋起”反抗。尽管如此,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短期内或很难被撼动。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由于不满美国对法巴近百亿美元的天价罚单和暂停美元清算业务,法国央行行长 Christian Noyer日前对美元提出了直接警告。除法巴以外,美国监管当局已经就违反制裁令对欧洲多家银行开出了高额罚单,这样的惩罚措施往后还不会止步。

法财长吁减少用美元

法国财政部长Michel Sapin同样表示,法巴所受到的罚款将使欧洲有理由“动员”更多的交易以欧元结算,这样欧洲地区的银行就不会如此深受美国监管当局钳制。

“虽然还离不开美元,但欧元应在国际贸易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首席执行官Christophe de Margerie近日同样呼吁增加欧元在是有结算中的使用。“虽然石油是以美元计价,但没有理由以美元支付石油款项。”

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这方面进行积极的努力。

首先,金砖国家在创建银行方面迈出了第一步。“俄罗之声”称,金砖国家决定联合自己的力量以相互帮助。发展中国家经济体有意创建一种能够相互进行金融支持的机制。预计,金砖银行将于2016年正式开始运营。其直接参与国有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

俄罗斯KFS集团公司股份管理处处长罗曼·安德列耶夫认为,金砖开发银行将在世界金融领域成为当之无愧的“替代者”。

其次,人民币的加速国际化或会对美元的国际货币核心地位构成一定威胁。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在国际金融领域一度全面出击。在全球层面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呼吁要通过创建超主权储备货币来逐步取代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

随@货币互换、清算行的全球布局,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日渐清晰,离岸中心全球开花、人民币全球支付地位不断晋级等一系列成绩都成为市场对人民币“另眼相看”的重要理由。与此同时,欧洲与中国政府有关货币业务的合作关系日益密切,特别是今年以来的双方“互动”频频。目前欧洲已经有四个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分别是法兰克福、伦敦、卢森堡和巴黎。

“目前在国际贸易中人民币的使用相对于中国的经济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但长远来看,更多的交易将采用人民币。举例而言,大宗商品一般是使用美元进行交易,但大型的买家和卖家都是中国人。现在伦敦已经开始通过引入人民币计价的合约来进行这种交易,而我们将看到这种交易更多地发生。”

伦敦金融城政府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包墨凯近日在上海表示,目前人民币的使用主要还是集中在英国和中国企业的交易中,而在英国和美国的企业的交易中使用人民币短期内还不会发生。

尽管如此,由禁令激起的反对声浪短期内或很难对美元的地位构成威胁。美国官员认为,在商业经营上,美国是不可替代的、绕不开的地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主要大国同意国际间货币结算以美元结算,于是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广泛使用。

美元作为外汇储备货币比率降

美元是外汇交换中的基础货币,并在国际支付和外汇市场中担当重要的地位。不过,美元作为国际贸易计价和支付的主要货币的功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使用美元作为外汇储备。据了解,20世纪70年代末,美元作为外汇储备货币的比率最高达近80%,但到20世纪80年代末,这一比率下降至46%左右,近期,又重回60%以上。

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公布的全球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报告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外汇储备总额升至约11.86万亿美元,在已分配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60.9%,其仍将是占主导地位的储备货币。不过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美元储备逐季递减至目前的3.76万亿美元,且在已分配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从去年同期的61.8%略降至当前的60.9%。

“若继续下降,就确实意味,到2025年,美元将成为一个次要的储备货币,而中国央行可能会加快此种结果的发生,因其持有大约一半的世界储备金。中国当局和其他各方用其他货币作为新的储备货币而非美元,这是完全可能的。”有经济学家如是说。

从全球储备货币过去数百年的变迁来看,一国货币并不会成为千秋万代的王者。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持续的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使得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多数经济观察家都认为,美元将最终被由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的多货币体系所取代。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